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考点一 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  )。

A.保障人身健康与安全

B.减少和控制危害

C.维护设备和设施

D.减少和控制事故

E.进行风险管理

2.安全管理工作方针是(  )。

A.安全第一

B.兼顾效益

C.预防为主

D.防消结合

E.综合治理

考点二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3.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依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  )。

A.遵章办事,违者严罚

B.重新培训,更换岗位

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

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

考点三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4.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下列描述事故发生五要素的选项中,正确的顺序和内容是(  )。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5.某公司锅炉送风机管路系统堵塞,仪表班班长带领两名青年员工用16.5MPa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对堵塞的管路系统进行吹扫,造成非承压风量平衡桶突然爆裂,导致一青年员工腿骨骨折。按照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风量平衡桶材质强度不够

B.用16.5MPa气体直接吹扫

C.员工个体防护缺陷

D.青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考点四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6.某公司厂房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液氨储存设备和液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事故调查表明,导致该起事故的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工人安全意识差、随意堆放可燃物、车间作业环境不良、安全出口不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为了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采取了以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符合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的措施是(  )。

A.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持作业环境良好

B.改善车间作业环境,疏通安全出口

C.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D.增强短路保护装置,提高液氨系统的可靠性

7.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预防伤害事故主要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相接触。关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主要包括(  )。

A.防止能量蓄积

B.设置屏蔽设施

C.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D.减少管理缺陷

E.改变工艺流程

8.下列属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防范对策中的限制能量对策的有(  )。

A.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

B.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

C.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

D.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

E.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飞石伤人

考点五 轨迹交叉理论

9.某公司组织对供水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人员甲固执己见未听劝阻,在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条件下进入阀门井,下井后即晕倒在该井中,最终造成窒息死亡。事故调查发现,该公司未制订有限空间作业制度,阀门井在进行检查前已被污水污染,含有毒气体。下列有关该事故的说法中,符合轨迹交叉理论观点的是(  )。

A.违反安全规定和阀门井存在有毒气体共同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B.阀门井受污染产生有毒气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C.甲性格偏执、不遵守规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D.该公司的有限空间作业制度缺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0.某铁路列车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因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死于车辆连接作业事故,而安装自动连接器后,虽然偶尔有伤人事故发生,但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根据轨迹交叉理论,自动连接器的应用消除了(  )。

A.设计上的缺陷

B.人的行为缺陷

C.作业环境的缺陷

D.管理上的缺陷

E.使用上的缺陷

考点六 系统安全理论

11.某工厂在提高职工安全管理素质的培训过程中,提出“我厂危险源比较多,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所以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的观点,该观点符合事故致因理论的(  )。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系统安全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2.某建筑企业内部事故分析会上,针对高处坠落事故有人提出:即使改进工法,高处施工时的势能也不可能消失,高处作业的风险也始终存在,因此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应当从减少危险源的危险性出发,研究最佳的安全技术措施。该观点属于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中的(  )。

A.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综合原因论

D.系统安全理论

考点七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13.某企业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后,企业负责人要求各生产车间一律停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经组织检查、评估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此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监督原则

B.动态相关性原则

C.行为原则

D.偶然损失原则

14.某企业新一届领导班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制定总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顶层设计,将安全生产总体目标进行了逐级布置,这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中的(  )。

A.行为原则

B.整分合原则

C.因果关系原则

D.能级原则

15.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16.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同岗位所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排,要根据其个人从业经验、能力等综合因素决定,这体现了(  )。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17.某日上午9时,某企业的施工现场一台履带式起重机驾驶员甲发动起重机主机准备进行操作时,看到位于前方10m处另一台履带式起重机转向无法到位,便擅自离开驾驶室到另一台起重机驾驶室帮忙操作。9时20分,无人操纵的起重机由于未停机,突然起重臂后仰倾翻,砸垮现场临时围墙,倒向路面,造成6名行人伤亡,为吸取事故教训,该企业管理者从需要、动机和行为出发,提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上述做法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  )。

A.系统原理的动态相关性原则

B.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C.预防原理的激励原则

D.强制原理的监督原则

18.某企业在安全检查人员中开展“安全原理讨论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给出了以下关于安全管理原则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强制原则”是指违反了纪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

B.“封闭原则”是指管理手段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回路

C.“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发生只是偶然的,可以避免

D.“反馈原则”是指员工对领导的反作用

19.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某企业针对新引进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制订了巡检人员的标准作业程序,在车间内无死角监控巡检人员的行为,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生产中执行和监督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这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系统原理

B.强制原理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20.某公司总结出了“01467”安全管理模式。其内涵是:0—事故为零的目标;1—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者;4—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6—安全法规标准系列化、安全管理科学化、安全培训实效化、生产工艺设备安全化、安全卫生设施现代化、监督保证体系化;7—规章制度保证体系、事故抢救保证体系、设备维护和隐患整改保证体系、安全科研与防范保证体系、安全检查监督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体系、安全教育保证体系。其中“1”和“4”运用的安全管理原则和原理分别是(  )。

A.人本原理的安全第一原则和系统原理

B.强制原理的安全第一原则和系统原理

C.预防原理的3E原则和强制原理

D.系统原理的行为原则和人本原理

21.某企业结合职工素质和行业生产特点,提出了生产要服从安全,违反操作规程一律待岗的红线。这种做法符合强制原理的(  )。

A.安全第一原则

B.3E原则

C.动力原则

D.监督原则

E.整分合原则

22.某日,一大型商业文化城发生一起接线盒电器阴燃事故,过火面积0.5m 2 。由于商场值班人员应急处理得当,未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公司领导根据这起事故,发动公司全员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天候,为期3个月的火灾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这种安全管理做法符合(  )。

A.人本原理的动态相关性原则

B.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C.强制原理的能级原则

D.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

E.安全系统原理的封闭原则

答案详解

1.BD。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包括:①减少和控制危害;②减少和控制事故;③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2.ACE。安全管理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B。事故频发倾向阐述企业中存在着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的一种理论。因此人员选择成为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本题中可采取的安全措施是选项B。

4.B。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5.B。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停留在这种表面现象上,而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上的缺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6.D。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包括:①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②限制能量;③防止能量蓄积;④控制能量释放;⑤延缓释放能量;⑥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⑦设置屏蔽设施;⑧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⑨提高防护标准;⑩改变工艺流程;⑪修复或急救。

7.ABCE。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包括: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控制能量释放、延缓释放能量、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设置屏蔽设施、提高防护标准(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修复或急救等。

8.ADE。限制能量对策有: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飞石伤人等。选项B、C属于防止能量蓄积对策。

9.A。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选项A。

10.AB。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选项A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选项B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11.C。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达到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12.D。按照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其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新系统的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的问题,制定并执行安全工作规划,属于事前分析和预先防护。

13.B。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主要包括: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和监督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14.B。整分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功能,即首先要从整体功能和整体目标出发,对管理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规划;其次,要在整体规划下实行明确的、必要的分工或分解;最后,在分工或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横向联系或协作,使系统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运行。

15.B。人本原理的原则包括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和行为原则。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激励原则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分合原则属于系统原理的原则,整分合原则是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3E原则属于预防原理的原则,是针对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采取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强制(Enforcement)对策。

16.B。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

17.B。运用行为科学原理,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行为原则。行为是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它是人们思想、感情、动机、思维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18.B。强制原则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因此选项A错误。封闭原则是指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因此选项B正确。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因此选项C错误。反馈原则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因此选项D错误。

19.B。强制就是无须做很多的思想工作来统一认识、讲清道理,被管理者必须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0.B。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就要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安全工作体系。系统原理主张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21.AD。强制原理的原则包括安全第一原则和监督原则。选项B属于预防原理的原则;选项C属于人本原理的原则;选项E属于系统原理的原则。

22.BDE。动态相关性原则属于系统原理,因此选项A错误;能级原则属于人本原理,因此选项C错误。 Ti5/h8UwmpEmCr6/nMGRgVXFsC/Ufl7zYHyzRd9Xk2E0IY1QO5PYoOemsly+3z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