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1)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2)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3)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垄断组织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三是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等。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多种途径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通过控制市场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拓展与点拨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不变的,但是价值规律的形式一直都在变化。一般的商品经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垄断资本主义: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成本(c+v)+平均利润

·垄断价格=成本(c+v)+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四是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五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反托拉斯法,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其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2.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亦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自由化促使由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金融寡头发生分化,以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垄断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社会后果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在资本输出过程中,资本输出国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资本输出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会加深,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的实质。

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4)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种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趋势还将不断持续下去。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同盟使联盟中各国经济中的一体化程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各国间有可能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关系。

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推动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局部范围的经济波动,难以对全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和国际经济协调能力的不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现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全球治理已势在必行。

4.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一是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某些高新技术产品不再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而是多个国家协作完成。

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三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再次,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有: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二是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三是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出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险挑战,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 y6znXNwOsnf2zIL6BLbPBiGUDIW1zRzqC03ijabQWopyw3Efvz17EPFxX/yXEM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