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也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通常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具体意思是,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另一方面,这一原理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拓展与点拨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

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②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③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构成包括: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②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③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前提决定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再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1.交往及其作用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交往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不同,人们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总体来说,可以将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四、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更替 [2]

1.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包括人类整体的发展,也包括人类个体的发展。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唯物史观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把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自由个性的阶段。

2.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

②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五、文明及其多样性

1.文明及其演进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文明发展的程度,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形态的更替,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文明形态的更替。

2.文明的多样性

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中,也内在地包含着文明多样性的思想。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要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1] 【2015.2单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2] 【2018.18多选】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A. 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jbL3j8gDI3U3yLuWkwbOdYP/AHGyTrhrSpddtxbBN9WksUx7heaOXsBiZIXCeO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