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为主要表现,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发病具有季节性,北方常在春冬季节流行,南方全年均可流行。

【病因】

本病的病因是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根据核蛋白不同,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乙、丙三型,其抗原性极易发生变异,尤以甲型为甚。

【临床表现】

典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脓毒症休克等。

【辅助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可明显降低。

2.病原性检测:检测呼吸道分泌物(如咽拭子、鼻拭子、痰等)中的病毒核酸可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发热、肌肉酸痛,伴咽痛和(或)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具有一定的人群聚集性发病表现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2.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3.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重症与危重症】

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3)神志改变如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脓毒症休克。

(4)多脏器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鉴别诊断】

流感应与普通感冒、其他类型的呼吸道感染鉴别。

【治疗】

对于疑似和确诊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有效隔离。

(一)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

2.抗病毒治疗

重症或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仍可获益。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①奥司他韦,1次75mg,1日2次,连续使用5天。②扎那米韦,1次5mg,1日2次,连续使用5天。

(2)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1次200mg,1日3次,连续使用5天。

(二)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1)轻症

1)风热犯卫证

症状: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合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0g,桑叶10g,牛蒡子10g,菊花10g,桔梗10g,竹叶6g,芦根20g,薄荷3g,生甘草3g。

中成药:双清合剂、柴石退热颗粒。

2)热毒袭肺证

症状:高热,咳嗽,痰黏、咳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30g,黄芩1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柴胡15g,生甘草10g。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热毒宁注射液。

(2)重症

1)毒热壅肺证

症状: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

方药:麻杏甘石汤(《伤寒论》)合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加减: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黄芩15g,鱼腥草20g,浙贝母10g,瓜蒌20g,赤芍20g,生大黄6g(后下),甘草6g。

中成药:清肺消炎丸、血必净注射液。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证

症状:神志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方药:参附汤(《济生方》)加减:生晒参20g,制附子10g(先煎),山茱萸20g,生地黄20g,金银花20g,甘草6g。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参麦注射液。

(3)恢复期

1)气阴两虚,正气未复证

症状: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北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5g,白扁豆10g,桑叶6g,生甘草3g。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

2.中医特色疗法

(1)预防流感简便验方

1)大青叶15g,板蓝根30g,贯众15g。水煎,分2次服,连服3天,用于偏于风热者。

2)贯众15g,紫苏叶15g,荆芥15g。水煎,分2次服,连服3天,用于偏于风寒者。

(2)非药物治疗

1)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动,每个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2)药物擦浴退热:取荆芥、青蒿、柴胡、金银花等药物组成的温药液擦浴。

【转诊建议】

1.符合重症或危重症流感诊断标准。

2.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等明显加重。 vmlvrdEjBlJ24jM1bqG5HDB28G6ggGLOLFIIfXMDAipsJydmH7Ev82nZME2na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