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发生肺炎,并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病因】

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易发生变异。目前关切毒株有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为主要流行毒株,相比德尔塔等其他“关切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致病力有所减弱。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潜伏期多为2~4天。

2.典型症状

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干咽痛、肌痛及乏力,部分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呕吐和腹泻等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5~7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高热相对多见;部分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

3.查体

注意生命体征、神志状况、有无紫绀、肺部有无干湿性啰音等。

【辅助检查】

1.一般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指氧饱和度、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

(2)推荐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及机构条件,可酌情选择以下检查:心电图、红细胞沉降率(ESR)、肝功能、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铁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

怀疑肺炎时可进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灶多见于肺野外带,以下肺多见,呈现单灶或多灶性浅淡磨玻璃影。重型/危重型者病灶增多,范围扩大,胸腔积液少见。

2.病原学检查:

(1)核酸检测:采用PCR检测方法对鼻拭子、口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优点是准确性高,缺点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时间长。

(2)抗原检测:采用鼻咽拭子、中鼻甲拭子和鼻拭子样本。优点是可在家中检测,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缺点是可能出现假阴性。

【诊断要点】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相关临床症状,且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抗原(以下简称核酸/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肺部出现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发影像学异常。

【临床分型】

1.轻型: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2.中型:持续高热>3天或(和)出现咳嗽、气促等,但呼吸频率<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影像学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表现。

3.重型: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且不能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者:①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m)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④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

①持续高热超过3天。②出现气促(<2月龄,呼吸频率≥60次/分;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1~5岁,呼吸频率≥40次/分;>5岁,呼吸频率≥30次/分),并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③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④出现鼻翼翕动、三凹征、喘鸣或喘息。⑤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⑥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4.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治疗。

【鉴别诊断】

1.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引起的感染鉴别。

2.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军团菌及其他细菌等引起的肺炎鉴别。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适当补液,合理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氧疗;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止痛,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为主,注意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的用药;止咳祛痰药分为镇咳和祛痰药,可根据患者咳嗽、咳痰情况选择。

2.抗病毒治疗

掌握抗病毒治疗的指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等药物为主,推荐在有发展为重症风险的高危患者中使用,并尽早应用,同时注意合并用药的禁忌。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适用于重型、危重型,对于有进展为重症风险的中型患者也可以适当使用,推荐小剂量、短疗程使用。

4.抗生素的应用

不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的证据,可以根据经验和流行病学史合理选择抗生素。

5.抗凝治疗

用于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患者,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二)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本病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头痛头胀,咳嗽痰少,咽干,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方药:大青龙汤合五苓散,或加味葛根汤加减。①大青龙汤合五苓散处方:生麻黄9g,桂枝9g,生石膏25g,苦杏仁10g,甘草9g,大枣10g,生姜10g,茯苓15g,猪苓9g,泽泻9g,生白术9g。②加味葛根汤处方:葛根15g,麻黄10g,生石膏2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桔梗15g,甘草10g。若头痛身痛明显,可酌加羌活10g、白芷10g、川芎10g。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15g、牛蒡子10g。若咳嗽明显,可酌加杏仁10g、枇杷叶10g。

(2)风热犯卫证

症状:低热,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口干欲饮,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杏仁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6g,葛根30g,北沙参10g,桑叶10g,藿香10g。若体温>38.5℃,可酌加生石膏30g(先煎)。若头痛、身痛明显,可酌加柴胡15g、黄芩10g。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15g、玄参10g。若咳嗽明显,可酌加炙麻黄5g、浙贝母15g。

(3)气虚外感证

症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或者年龄≥65岁的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咳嗽喘憋,气短懒言,神疲体弱,舌淡苔白,脉浮数而无力等。

方药:人参败毒散加减:人参12g,茯苓20g,前胡10g,川芎12g,羌活12g,独活12g,桔梗10g,柴胡12g,枳壳10g,生姜6g,薄荷6g。此方在发热期服用,每日2~3剂,分3~4次服下;体温下降至正常后改为每日1剂,继续服用3天。高危人群有发热症状时首先选用人参败毒散,且该人群治疗时切忌使用苦寒清热药物。

(4)疫毒闭肺证

症状:发热,恶寒,气短,乏力,无汗,头痛头胀,咳嗽,痰少,咽干,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舌苔薄白。

方药:清肺排毒汤加减: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款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广藿香9g。餐后40分钟服用,3天为一个疗程。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用量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

(5)气阴两虚证

症状:动后气短,倦怠乏力,干咳少痰,咽喉不利,胸腹满闷,纳呆便软,四肢沉重,舌红少津。

方药:清金益气方加减: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茯苓15g,清半夏6g,麸炒苍术6g,陈皮10g,黄芩10g,芦根10g,玄参10g,淡竹叶10g,薏苡仁10g,柴胡10g,升麻6g,马鞭草10g,甘草6g。

(6)肺脾气虚证

症状: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方药: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2.中成药

(1)清肺排毒颗粒: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主要功效为宣肺透邪、清热化湿、健脾化饮。

(2)化湿败毒颗粒: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和重型的疫毒闭肺证患者。主要功效为解毒化湿、清热平喘。

(3)宣肺败毒颗粒: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湿毒郁肺证患者。主要功效为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泄肺解毒。

(4)金花清感颗粒: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主要功效为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5)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主要功效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3.中医特色疗法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阶段的干预治疗,可以选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以助患者恢复健康。

(1)发热患者可选用大椎、天突、鱼际等穴位按压;乏力者可选用沿双侧膀胱经从大杼至肾俞等穴位进行点按;失眠者可以点按摩擦涌泉穴等;咽喉疼痛者可选用少商穴进行点按或点刺放血。

(2)恢复期部分患者出现失眠及精神焦虑的症状,以酸枣仁、鸡血藤、首乌藤、桂枝、远志、香橼各5g,生姜3片,煮水20分钟取汁泡洗双脚,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控制温度在40~43℃,保持此温度泡洗约30分钟,1次/天。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大汗淋漓。如果有心脏病,泡洗时间需要减半,切不可时间过久。

(三)康复治疗

1.呼吸功能训练:采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

2.躯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体力情况进行卧位、坐位及站立位的颈屈伸、扩胸等康复训练,以及中医功法锻炼、太极拳、八段锦、踏步、快走、慢跑、游泳等。

3.心理康复干预:通过心理咨询、正念放松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

【转诊建议】

1.一般转诊:基层医生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经过常规诊治,以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辅助检查指标恶化,可酌情考虑一般转诊。

①发热(体温≥38.5℃),或体温过低(体温≤35℃)。②咳嗽严重影响睡眠,伴或不伴咳黄痰。③中重度呼吸困难。④厌食、呕吐或腹泻。⑤静息非吸氧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⑥新出现心电图异常,或原有基础上出现新变化。⑦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CRP指标明显升高。⑧原有基础疾病加重。⑨其他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情况,如肺部CT检查、各种实验室检查等。

2.紧急转诊:基层医生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启动紧急转诊:①静息非吸氧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0%。②重度呼吸困难,成人呼吸频率≥30次/min(<2月龄儿童,呼吸频率≥60次/min;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min;1~5岁,呼吸频率≥40次/min;5岁以上同成人)。③心率持续≥120次/min。④心悸、胸痛,伴有心电图异常或心肌酶异常。⑤神志淡漠、嗜睡或昏迷。⑥出现休克。⑦孕妇突然出现腹痛,且进行性加重。⑧孕妇自觉胎动减少或停止。⑨怀孕期间新出现的阴道出血或流液。⑩小儿出现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症,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鼻翼翕动、三凹征等。其他需要紧急转诊的情况。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膳食营养均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遵守“一米线”、公筷制等制度。避免到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编写】 jS9mJIB6jX3QB2rXj5ZHFLdGdYOjvNkPM2OYEl3AD1FOR8VXl7JN2oHqqIOf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