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咳嗽

医案1

文某,男,48岁。

就诊时间:1993年8月。

主诉:咳嗽8年。

现病史:患者于8年前外感咳嗽,症情不重,并未在意,后出现入睡前即咳嗽几声,因咳而醒,入睡又作,如此反复。初起发作2~3次才能成眠,后症情渐重,影响睡眠,经多方求治无效。刻下症:睡前咳嗽,因咳而醒,入睡再咳,每晚反复7~8次以上方能成眠,痛苦异常,余无不适,其他时间亦不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腻,右寸脉细涩。

诊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审因:邪陷入里。

辨证:风寒犯肺,留恋阴分。

治法:托邪外出,宣肺止咳。

处方:

北沙参10g 百部15g 竹茹10g 马兜铃6g

杏仁8g 黄芩10g 陈皮6g 僵蚕10g

桔梗5g 白薇10g 白前10g 甘草3g

鱼腥草15g

疗效:1剂即愈。

按语: 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该患者咳嗽由风寒所致,既往所用药物也都以祛风散寒为主,但效果不理想。细审症状,从发作时间来看,其属阴阳交替之分,而睡时不咳,推属邪扰肺阴。治以北沙参养肺阴、清肺热,引药入阴分;百部温润止咳;竹茹甘寒,善清痰热,配合黄芩清肺火及上焦之热,痰热除,肺气清肃则咳止,痰火清,心神得安则烦除寐安;马兜铃入肺经,味苦泄降,清降肺气而化痰止咳平喘,尤善治疗入夜咳嗽,驱邪外出;杏仁辛以宣散,僵蚕祛风化痰;桔梗、陈皮、甘草疏风宣肺,化痰利咽;白薇清肺泻热,鱼腥草以清肺擅长;白前长于降气祛痰,咳嗽无论寒热、外感内伤、新旧均可使用。诸药相伍,清肺化痰,宣肺止咳。

医案2

张某,女,59岁。

就诊时间:2016年6月12日。

主诉:咳嗽2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迁延不愈,久咳喑哑。刻下症:咳嗽咽痒,咳声低弱,痰白,不易咳出,喑哑,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少华,纳差。舌淡,苔白腻,右寸涩动入鱼际,有尺来不及。

诊断:咳嗽。

审因:正虚邪恋。

辨证:脾肺两虚。

治法:健脾化痰,宣肺止咳。

处方:

炒神曲20g 法半夏10g 茯苓15g 桔梗10g

鱼腥草15g 川贝母8g 党参15g 前胡15g

杏仁10g 防风6g 陈皮6g 浙贝母10g

荆芥6g 紫苏梗8g 甘草5g

医嘱:忌鸡蛋、鱼腥。

2016年6月19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面色好转。

处方:

炒神曲15g 半夏曲10g 茯苓15g 桔梗10g

鱼腥草15g 川贝母8g 党参15g 杏仁10g

枸杞子15g 陈皮6g 浙贝母10g 紫苏梗10g

百部15g 南沙参15g 厚朴6g 甘草5g

当归10g 瓜蒌皮6g 佛手15g

疗效:再服7剂而病愈。

按语: 久病迁延,元阳受损,脾肾阳虚,治以炒神曲、半夏温中化痰;茯苓、党参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荆芥、防风发汗解表,开泄皮毛,使风寒之邪随汗而解;前胡善于降气化痰,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祛痰利气,又利咽开音;川贝母、浙贝母同用,清肺化痰,润肺止咳,内外邪气兼顾;杏仁止咳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陈皮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宣肺止咳,二者皆为治疗咳喘之要药;紫苏梗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略兼化痰止咳,与杏仁、桔梗同用,理肺化痰;鱼腥草以清解肺热见长,神曲善于解表,二者一寒一热,一解表一消内积,相互制约又相得益彰,为健脾宣肺的对药;甘草用为佐使,取其甘温益气,并能调和药性。

治疗咳嗽一证,一切咳嗽均可用杏仁,晨起咳嗽用前胡,白天咳嗽用桔梗,外感咳嗽用浙贝母,内伤咳嗽用川贝母,夜间咳嗽用百部,入夜咳嗽用马兜铃。

医案3

谢某,女,35岁。

就诊时间:2019年11月。

主诉:咳嗽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9月中旬外感风寒,出现咳嗽不甚,无痰,服用多种中成药无效,后逐渐加重。刻下症:咳嗽频作,咳甚连及头痛,牵扯胸胁疼痛,胸闷如箍,痰少,不易咳出,纳可,咳嗽影响睡眠,余无明显不适。

诊断:咳嗽。

审因:外感。

辨证:风寒袭肺。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润燥。

处方:

浙贝母15g 川贝母6g 北沙参15g 桔梗10g

前胡15g 杏仁15g 炒神曲10g 鱼腥草20g

天花粉15g 甘草5g 百部20g

疗效:饮即顿觉心胸开阔,当晚即可安睡,共服2剂而痊愈。

按语: 常言道:“咳嗽咳嗽,郎中对头。”中医学认为咳嗽是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所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医学正传·咳嗽》云:“河间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临床上一般为痰声并见,故合称咳嗽。《古今医彻》认为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夫岂容渺视哉”,可见咳嗽是临床既常见又易缠绵反复的症状。

对于咳嗽,自拟“杏苏桔防汤”(参见《中医心阅·中药临床》)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方中紫苏叶味辛微温,发汗解表,开宣肺气。《本草正义》云:“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杏仁苦辛温润,宣肺散邪,降气止咳。《本草求真》记载:“杏仁专入肺。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无不可以调治。”两药配伍,共为君药。桔梗宣肺宽胸,祛痰止咳而兼利咽;防风升发能散,为治风通用,由风邪引起的表证,无论夹寒、夹热还是夹湿,均可由防风适当配伍,以祛散外邪,解除表证。桔梗、防风共为臣药。

川贝母性寒质润,既可清热化痰,又可润燥止咳,为治热痰咳嗽及阴虚燥咳之良药。《本草汇言》云:“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川贝母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浙贝母功似川贝母而偏苦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前胡表里兼顾,外可宣散表邪,内可化痰止咳,故《本草汇言》云其为“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百部止咳化痰,治咳不论新久;神曲辛温解表散寒,鱼腥草长于清肺,二者相配又可消导以防食复;天花粉清肺热而润肺燥,与瓜蒌为同一植物,也兼具宽胸理气之功。甘草止咳,又可调和诸药。一切外感咳嗽,均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 byBN3RHvefhhv1fMrFxxaackPHuKMXe24OQDpP3h1Ut0cpfVe1zmswjAeXfGDR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