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痉病类伤寒条,谓寒热表证,同惟脚下肿痛,赤白之有别耳,故曰俱相类也)
太阳刚痉,其证身热足冷、面赤头摇、颈项强急、搦搐反张,口噤咬牙,终日不醒。
凡太阳中风,重感于寒,其脉浮紧、恶寒无汗曰刚痉。葛根汤加羌独活、防风。二三日如结胸状,卧不着席,脚挛啮齿,大承气汤。
太阳柔痉者,太阳中风,重感于湿,其脉迟沉,不恶寒有汗曰柔痉。桂枝汤加葛根、天花粉。二三日汗多厥冷附子防风汤。阴证脉沉细者,附子散,白术附子汤。
又有刚柔不分之痉,身热谵语,似刚微厥,便滑似柔,小续命加生附子。节罨通用如圣饮加减。
葛根汤内麻黄襄,
桂甘芍药枣生姜。
轻可去实因无汗,
有汗加葛无麻黄。
大承气汤用硝黄,
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
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
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
便秘口渴急煎尝。
太阳中风桂枝汤,
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
啜粥温服汗易酿。
组成: 白术三十克、白茯苓二十三克、柴胡四十五克(去苗)、五味子三十克、干姜二十三克(炮裂,切)、甘草二十三克(炙微赤,切)、附子二十三克(炮裂,去皮、脐)、桂心十五克、防风二十三克(去芦头)。
用法: 上药捣碎,研为粗末。每服九克,以水一百五十毫升,人生姜四片,煎至九十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 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复阳胜阴附子散,
桂枝干姜和营痹。
细辛防风祛风湿,
人参助诸药力也。
若夫亡血、新产、疮家、通汗皆成痉,但汗多亡阳,下多亡阴致筋脉失养,惟宜补养气血,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选用。
注:如圣饮(节庵)治刚柔二痉,面赤项强,头摇口噤。角弓反张,与螈(音炽纵)同法。痉者,太阳中风重感风挟寒则伸缩不已为羌活、防风、白芷、柴胡、甘草、黄芩、半夏、川芎、芍药、当归、乌药。加姜煎。入姜汁、竹沥服。柔痉加白术、桂枝;刚痉加苍术、麻黄;口噤、切牙、大便实,加大黄。
此足太阳、厥阴药也。羌、防、芎、芷、柴胡、甘草辛甘以发散风邪;用乌药者治风须顺气也;用归芍者,治风先活血也;用半夏、竹沥、姜汁者,风必挟痰也;用黄芩者,风必生阳明。
白术附子汤除痹,
生姜大枣甘草炙。
风寒湿痹重在湿,
助阳除湿微汗知。
小续命汤桂附芎,
麻黄参芍杏防风。
黄芩防己兼甘草,
六经风中此方通。
十全大补最有灵,
四物地芍当归芎。
人参白术苓炙草,
温补气血芪桂行。
人参养荣本十全,
去芎陈志五味添。
食少神衰心气怯,
养荣益气损能填。
大建中汤建中阳,
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
温补中焦止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