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拥有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29个直属院系,本科生13 244人、硕士研究生11 176人、博士研究生5 656人、留学生1 010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2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8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中心1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88人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27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6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围绕“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努力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20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益交融、命运与共的当代世界格局中,南京大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探索全球合作新机制,为促进多元文化的互通交融、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截止日期:2016年12月) tcEMVuEE/Mm8ttwrsSkOKkshS29DjP025dk6yEwYHPZDjRkj7aCpOAtXDOZ023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