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神入化,持续落实“第一个南大”实践要求出类拔萃,扎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胡金波在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
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22年2月25日)

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大会的主题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出神入化、持续落实“第一个南大”实践要求,出类拔萃、扎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牛年耕耘忙,人勤收获丰。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南京大学改革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是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发展态势持续攀升,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力的干事氛围持续向好,风清气正、山清水秀、崇廉尚实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的一年。

这一年大事盛事集中而至,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表扬了我校参与的“‘羲和’逐日”,李克强总理亲临学校视察,充分肯定我校是“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走在了最前列”,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干劲倍增。中国共产党喜迎百年华诞,我们隆重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全校干部师生“强国有我”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贯穿始终,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成为全校党员干部的共同行动。

这一年大考硬仗接连不断,我们沉着应对、无惧挑战。“三大抓手”成效显著、“十大专项”成果丰硕。有序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有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验收。持续推进“熔炉工程”建设,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和就业满意度分别达到98.60%和97.08%,就业率稳居同层次高校前列。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在全部三批申报中实现100%入选且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4本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自然指数”排名稳居世界高校前列,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7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新型高端智库咨政作用更加凸显。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进一步明确四个校区的发展定位,苏州校区建设稳步推进,获得江苏省委、省政府“六大支持”,初步完成金陵学院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喜人,南大金陵系列学校建设强劲赋能。深入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牵头33所高校创立“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定点帮扶工作受到教育部好评。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布局2个国家急需一级交叉学科,新增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权点。

这一年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定不移、驰而不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全面落实《2021年院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南京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实施办法》。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基层党建有力夯实,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新增中科院院士2人、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0人、青年长江学者9人、杰青6人、优青13人,引进各类领军人才60人,2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统战工作持续加强,完成第五批校内挂职的党外干部上岗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全力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工作,向党中央和全校师生交出阶段性合格答卷。举办第一届学校教师教学竞赛,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完善青马工程“十百千”三级培训体系,开展基层组织“组织力提升”专项行动。成立校妇女联合会。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

2021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标注下了辉煌的一笔,也为奋进新征程、建设“第一个南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我们在建设“第一个南大”新的赶考之路上、在以“双一流”建设成果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征程中,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定盘星,就一定能够科学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和南大之问,就一定能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历史答卷。

今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半年将在北京召开。今年还是百年大党续写新荣光的第一年,是全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年,是党史学习教育走向常态化长效化的第一年,是第二轮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第一年,是我校四区实质联动、提质增效的第一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校爬坡过坎、争创一流的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崇高使命,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给南大带来的机遇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对南大提出的迫切需求,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对南大所寄予的殷切期盼,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南大所面临的“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现实问题和长期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接续谱写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历史新篇章。

今年校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的总要求、“守住魂,提增神,聚焦人,不折腾,致力成”的总思路、“理科固本强基、文科博雅强质、工科推陈强新、医科补短强用”的总布局和“稳中求进、进中突破”的总基调,弘扬“热腾腾奉献,静悄悄创新”的南大风格,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南大追求,以“巡视整改深化年”“四区联动提质年”“人才生态优化年”为抓手,出神入化、持续落实“第一个南大”实践要求,出类拔萃、扎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刻认识“两个确定”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熔炉工程”,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牵牢责任落实“牛鼻子”,激活改革创新“动力源”,释放惠及师生“催化剂”,提升质量要素“保障力”,拧紧和谐稳定“安全阀”,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世界点赞、让社会称道的南京大学,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扎实行动和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握紧握实“三大抓手”,聚心聚力“十大专项”,全面提升工作绩效。以“巡视整改深化年”为抓手,高举思想之旗,汇聚奋进之力,培铸强校之魂,落实育人之本,服务国家之需,关切人民之盼,唱响党建之歌,夯实安全之基。以“四区联动提质年”为抓手,在推动空间充分利用与时间争分夺秒、优化资源配置与优先完善机制、任务倒逼与创新思维、没有最好与只有更好、硬件保障与软件建设、眼前克难与长远持续、主动作为与责任落实等联动上下功夫,把“寻根性办学”“扬优性办学”“开拓性办学”和“开放性办学”的发展定位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以“人才生态优化年”为抓手,全面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优化人才的政治生态,突出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优化人才的政策生态,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的综合效应。优化人才成长生态,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发展环境。优化人才的工作生态,全面提高服务人才的工作质量。

一、出神入化,持续落实“第一个南大”实践要求

建设“第一个南大”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殷期望,是全体南大人的行动指南、奋进方向,深情中蕴含深意、厚爱中凝聚厚望。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建设“第一个南大”的过程中,认清了“九个第一”的基本内涵,确立了“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的工作要求,明晰了“守住魂,提增神,聚焦人,不折腾,致力成”的基本思路,确立了“三步走”的递进目标,加快了“五大战略”的推进步伐,谋定了“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展开了“理科固本强基、文科博雅强质、工科推陈强新、医科补短强用”的战略布局,厘清了“四大校区”的功能定位,形成了“三大抓手”“十大专项”的落实方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握“第一个南大”的价值取向、奋进方向和行为导向,全面践行“第一个南大”的实践要求。

一是“守住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确立的是全党的顶梁柱、人民的主心骨,确立的是思想的定盘星、行动的指南针,确定的是进行伟大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政治保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南大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两个维护”是维护党和国家最高利益的根本所在,是巩固红色江山的制胜法宝,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最大负责。在建设“第一个南大”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赢得更大荣光。

二是“提增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建设“第一个南大”,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笃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仰追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把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主题,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最高追求,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进程中贡献南大力量。必须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奋力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强化有组织科研,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恪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立场,用精神之火和信念之光,凝聚在新征程上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三是“聚焦人”,激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源自党性、责任、良心和本领。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血脉所系就是动力所系。激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以人民为重,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是要胸怀“校之大者”,以建设“第一个南大”为己任,以建成“第一个南大”为目标,我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发挥自身优势,把发展融入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是要胸怀“我之大者”,努力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把忠诚作为为政之魂、干净作为立身之本、担当作为成事之要,让自己永远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四是“不折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第一个南大”,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一方面,要深刻认清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是引领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指挥棒,必须认真对照审视,绝不能把过去在传统路径上的率先当作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领先。在面对外部竞争冲击与内部改革调整的双重考验时,有些同志感到工作中有很多两难甚至多难、迟迟下不了决心、迈不开步伐,根子是思想没有真正转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在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道路上,不管走多远,都需要时刻不为定势所拘、不为传统所累、不为经验所缚,不断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方向、校正偏差。另一方面,要深刻认清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必由之路,必须切实增强自信自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保持勇往直前、不受干扰的战略定力。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性,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提升办学水平。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全面性,在谋划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大棋盘”上,“五大理念”一起落子,在推动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工具箱”里,各项政策系统集成。忌“急火”、循序渐进方有成,忌“乱火”、理清思路自从容,忌“虚火”、实干立身之根本,决不做让师生失望的蠢事、华而不实的傻事、违背规律的笨事。

五是“致力成”,坚持系统观念。“致力成”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风向标、导航仪和试金石。首先,要坚持前瞻性思考,强化“致力成”的要求。建设“第一个南大”是一个“集小胜为大胜”的艰巨奋进过程,应始终把忠诚作为第一追求,把法治作为第一准则,把担当作为第一品格,把清廉作为第一底线,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只有进行时”的韧劲、“没有完成时”的坚毅,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平凡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品牌。其次,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改进“致力成”的作风。不舍本求末,根基不固不歇气;不上推下卸,难题不破不放过;不朝令夕改,目标不达不罢休;不只抓过程,成果不出不撒手,自觉从忙于应酬、文山会海、名缠利索中摆脱出来,聚精会神抓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再次,要坚持战略性布局,把握“致力成”的方法。深刻领会并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靠解决问题吃饭”“靠老实吃饭”“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真谛。最后,要坚持整体性推进,优化“致力成”的评价。衡量我们是否把心思凝聚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把要求明确在不出事上、把修养展示在善共事上,要听师生反映、让师生评价、看师生公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师生检验、历史检验的办学业绩。

二、出类拔萃,扎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去年我们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今年我们又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牢牢把握“九个第一”,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步伐,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一,立足“两个大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办好“第一个南大”,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我校特色优势,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南大原创性贡献。坚持战略坚定与策略灵活有机统一。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建设“第一个南大”中的具体体现。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建设“第一个南大”必须以此为指导,既要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还要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校工作。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对学校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既是认清学校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依据,也是确定学校中心任务的前提,还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学校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时代主要矛盾转换的延伸,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南大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自身供给不足的矛盾、国家迫切解决“卡脖子”问题与自身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建设“第一个南大”与自身素质跟不上的矛盾。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念、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努力让南京大学真正成为拔尖考生首选的大学、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首选的大学、世界学科前沿研究合作首选的大学。

第二,实施“两个规划”。美好蓝图、宏伟规划离不开勤奋实干、狠抓落实,否则蓝图只能是“镜花水月”,规划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高标准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的牵引作用,召开“十四五”规划责任分解推进会,明确责任主体,促进协调配合,制定时间表,细化路线图,提高针对性,注重可操作性,高水平高效率实施规划各项任务。防止“规划规划,墙上一挂”,加强考核监督,跟踪检查重点工程和专项规划落实工作,确保建设成效。高质量推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积极推动部省重点共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突出抓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人才强国提供南大支撑。

第三,突出“两个标准”。胸怀“国之大者”,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突出立德树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熔炉工程”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召开新时代南京大学辅导员工作会议,全面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创新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系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开拓“五育并举”新格局。整体推动“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建立本科教育教学荣誉体系。优化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指数评价方法,完善学生服务支持帮扶体系。深化“四三三”博士生、“二三三”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实施“三个一百”优质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探索构建具有南大特色的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去年,我校发生多起涉及网络不当言论等师德师风失范问题,对此学校党委已作严肃处理。全校上下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强常态化师德教育,完善师德师风养成机制,制定“四有”好老师评选方案,引导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要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师德审核把关,进一步推动院系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严肃处置师德失范行为。

第四,深化“两个成效”。尽管我校巡视整改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推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化巡视整改的成效。以“巡视整改深化年”为抓手,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个不足”共性问题的政治认识和中央巡视反馈“六个方面”个性问题的整改要求,深化对既有巡视整改成果的巩固拓展和巡视整改长效机制的健全完善,深化巡视整改与事业发展的有机融合。针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还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举一反三、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第一个南大”和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指示要求。针对“聚焦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着力发挥学科优势,对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学理性研究,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还需久久为功”的问题,加大对上轮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推进力度,加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落实《南京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跟进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理论研究与阐释,用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明确“第一个南大”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要求。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好“日课、周学、月讲、季评”。扎实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和有关党史课程。持续推进“百年党史中的南大人”项目,加强以“党员原始档案资料”为展品的“中共党史资料馆”建设。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在接续做好百桩暖心事的同时,学校层面要重点抓好教工餐厅改造升级、教职工医疗参保、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高效化的学校与学生联系反馈机制、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和解决学生集中反映的七个生活保障问题等五件实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校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第五,拓展“两个资源”。没有资源无法建设“第一个南大”,有了资源而不能充分利用则难以建成“第一个南大”。拓展校内资源,用好存量。深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精神,厉行节俭、杜绝浪费,深入挖掘校内资源潜力,提升校内各类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干部、后勤等各支队伍的活力。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创新智慧财务服务方式,调整优化预算分配机制,提升资源精准配置能力,促进财务管理优化高效。打破“占地为王、占房为王”,统筹利用各类房产资源,优化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提高校内资产使用效能。深化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级数据中心和核心业务系统,着力建设“智慧校园”。拓展校外资源,扩大增量。建立健全以存量活带动增量加的激励机制、以增量带动增量的支持机制、以借外力促增量的共赢机制。积极探索以海外校友为主体的捐赠队伍和机制建设,加强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筹资工作,深化“基金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校友总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密切联系地方校友组织、行业校友组织、专业校友组织和院系校友组织,积极发动校友为母校发展捐资助建。落实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部校共建项目和校地共建平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第六,打好“两个硬仗”。以“四区联动提质年”为抓手,打好苏州校区招生“硬仗”,实现“首年开门红”。苏州校区本科生招生实行“一个代码、一个法人、一个计划、一个标准”,同步大类招生,同样分流机制,同享培养资源,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苏州校区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提前做到人员力量、资源保障和工作方案到位,确保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顺利报到、舒心生活、安心学习、专心科研。打好新生学院入住鼓楼校区“硬仗”,实现平稳有序高效运行。按照尽一切可能、作最大努力、付必要成本、赢长远大业的思路,最好资源向新生学院集聚、最好条件为新生学院提供、最佳形象在新生学院展现、最好本科在新生学院奠基。对闲置房屋,由学校统一收回统筹使用;对利用率不高房屋,由学校科学调整优化使用;对部分正在使用且学校迫切需要的房屋,由学校结合实际暂时调用,确保教室、实验室、体育设施、新生宿舍、办公场所等条件保障提前落实到位。科学调整上课时间,优化调整排课方式,合理调整教学资源配置,创新调整教学服务模式。切实做好宿舍调配过程中的学生思想工作,落实落细各级领导干部和导师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新生入住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打赢这场硬仗。

第七,统筹“两个发展”。发展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主题,是我们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学校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以协调发展为牵引。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和改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推进“破五唯”,以更多的南大原创、南大研发、南大贡献于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与地方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巩固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持续做好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工作,探索开展围绕开放科学的国际合作。召开新时代南京大学文科发展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南大文科发展“新十二条”的落地实施,着力打造“南大原创、南大名家、南大学派”。以安全发展为底线。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支撑,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盯近期省内多地出现的疫情反弹,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校、院两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刻反省巡视整改期间连续出现涉及政治安全的事件,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做好金陵学院转设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学生培养质量保证等重点工作。深刻汲取外校实验室爆燃事故的惨痛教训,强化实验室安全督促检查,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帮扶体系,更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第八,着力“两个建设”。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龙头在学科、抓手在平台。充分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必须着力学科建设。召开新时代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大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基础学科深化行动。启动实施“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工程”专项行动,用好用足学科建设自主权,遵循“中心突破+上下联动+全面辐射”的思路,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和常态化监测体系,分类分层推动“双一流”学科、骨干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发展。充分发挥抓手支撑作用,必须着力平台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重组为契机,加强党对国重的全面领导,探索具有南大特点的建制化、实体化建设路径,提高“有组织科研”能力。加大对国重的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积极推进在苏州校区的拓展延伸,确保通过首批重组试点。推动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早日由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入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进一步发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等重点平台咨政建言作用。推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的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继续支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等具有南大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组团和新型智库雁群建设,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创新作出南大贡献。

第九,强化“两个支撑”。强化党的建设支撑。强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引领”,定期召开院系级党组织书记例会,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队伍,优化院系党委领导班子结构,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正负积分管理制度。强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完善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强载体,围绕强化政治功能、服务中心工作,打造院系级党组织书记“铸魂项目”。强能力,着力提高院系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强作风,坚持严的主基调,组织开展校内专项巡视,一体推进“三不”体系建设,着重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强化人才队伍支撑。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部署要求,以“人才生态优化年”为抓手,召开新时代南京大学第二次“第一资源”开发大会,依托苏州校区建设,坚持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深入推进“擎天计划”,构建“学术新区”,完善绿色通道高效安全引才机制,全面实施“准聘长聘”制度,开放迎纳国际人才,精准引进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做“大”做“强”人才第一资源。

还须特别强调,今年我们还将迎来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这是全体南大人的家事大事喜事。要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校庆活动管理办法》,秉持价值引领、奋进超越、特色彰显、开放节俭的理念,体现“思想性、历史性、学术性、发展性”的要求,组织开展新时代南大精神的大讨论,着力塑造新时代南大人忠诚于党、挚诚于国、竭诚于学、热诚于人的国士风范。

三、改进作风,全面提升领导水平

当前,我校正处于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历史新任务,担当着跨越新使命。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对照师生群众的热切期盼,对照兄弟高校的竞争态势,南大发展有速度但加速度不够大,改革有探索但创新不够多,工作有成效但亮点不够显,造成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因素是学校领导干部能力水平与建设“第一个南大”的目标不够匹配,与“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要求不相适应,表面上看是工作方法、工作能力问题,实质上是政治站位、作风态度问题,必须抓住关键、对症下药,集中力量解决“三个字”:

一要下决心解决一个“慢”字。在建设“第一个南大”的过程中,有些同志对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领会不深、体悟不力,懒于学习、遇事反应慢,拙于思考、谋事节奏慢,囿于习惯、干事行动慢,止于做了、完事反馈慢,以“慢工出细活”为借口,缺乏主动性,凡事“一看二慢三通过”,既不出活,也无细活,失去机遇而不知;以“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为推托,缺乏创造性,把慢作为归于领导要求不明确、工作条件不具备,面对挑战而不为。当前,我校正面对开局与变局、机遇与挑战、使命与责任、压力与动力“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与“快鱼吃慢鱼”交叉叠加的严峻态势和复杂境遇,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就要求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增强“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使命感,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既要对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了然于胸,也要对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心中有数,鼓足敢想敢干、真抓实干的劲头,确保“零推诿”;提高马上就办、立即就干的速度,确保“零延误”;体现全面细致、准确无误的要求,确保“零差错”。少说“以后办”、多说“抓紧办”,既要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豪气,也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要求一明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任务一完成、马上就反馈,以高效率抢占时机、赢得先机、争取良机。

二要出重拳消除一个“怕”字。有大担当才能干大事,尽大责才有大成就。“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第一个南大”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要靠一代代人担当作为拼出来、抓铁有痕干出来。因此,每位党员干部要做到干事不避事、闯险不畏险、担责不塞责,要自觉克服遇着困难绕道走、碰到问题左右推,畏首畏尾、不敢斗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缺乏“钉钉子”精神,关键时刻顶不上也不顶用的情况。各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既要有宽肩膀、又要有铁肩膀,既要有责任担当之勇、又要有破解难题之智,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师生的赤诚。要把投身建设“第一个南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贯彻落实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决策部署中冲锋在前、经受考验。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正确处理“规矩”与“作为”的关系,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严格要求不是过分要求,要习惯在“从严”的环境下工作、在“过紧日子”的要求下办事,正确处理“干净”与“干事”的关系,“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为官干净归根结底是为了担当干事,既不能拿“干事”来替“不干净”找理由,更不能以“干净”为“不干事”找借口。

三要练苦功写好一个“实”字。“为政之道,重在落实”。不抓落实,再美的蓝图也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思路只是纸上谈兵。实践告诉我们,千难万难,善抓落实就不难。只有抓落实,才能加快“第一个南大”的建设步伐,才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才能树立取信于师生的良好形象。抓落实不仅反映工作作风,更体现能力和水平。一切难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落实中才能见效。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岗位职能和自身职责,注重“实与势”结合,解决好“落实抓什么”问题;坚持协同推进,注重“点与面”结合,解决好“落实怎么抓”问题;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养与用”结合,解决好“落实谁来抓”问题,不断增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避免“瞎抓”“瞎忙”。要自觉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压力、增动力、添活力,以求真务实的实际成效确保我校始终走在中国高校最前列、当好“第一方阵”的排头兵。

初心不改、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信心不减、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决心不变、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建设“第一个南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紧握“三大抓手”,推进“十大专项”,出神入化、持续落实“第一个南大”实践要求,出类拔萃、扎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uUePHsuPdKhTFlKQBKm1v7Sy8Sd50lxtXzEPja2wN6FSx6Z/2OljFJ6NJC9fg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