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及其嬗变

一、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概述

(一)“议程设置”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McCombs&Donald L.Shaw(197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一种高度对应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议论议题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人们不但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影响。

(二)“沉默螺旋”理论

这个理论最早出现于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Neumann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后在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沉默螺旋”理论做了全面概括。其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是希望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支持,以避免被社会孤立的威胁。为避免被社会孤立,人们在表明意见之际会对周围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或“多数”意见,则会大胆表明,反之则会转向沉默或附和。

(2)“优势”意见方的扩大造成另一方的沉默,这种沉默趋势像螺旋一样慢慢扩散;“优势”意见力量强大,反过来促使其他不同意见转向沉默,这样就形成了一方“呼声越来越高涨”、一方越来越沉默的呈螺旋扩散态势的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人们的感知。在群体的交流过程中,人们会通过判断周围的意见环境来发表观点,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大多数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形成舆论。

(三)“数字鸿沟”理论

“数字鸿沟”理论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数字鸿沟”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

后来的学者认为,“数字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A(access)——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B(basic skills)——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C(Content)——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D(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延伸。

(四)“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最初研究的焦点是电视中暴力内容的社会影响问题,后来扩展为考察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人们的现实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社会效果的一个领域,以美国批判学者格布纳为代表。“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的倾向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信念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它们更接近于媒介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培养”的过程,即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记录和传播活动,潜移默化地传播关于社会制度的共识。“培养”理论特别强调“描述日常生活的电视剧”所产生的“培养效果”。

(五)“第三人效果”理论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Davidson于1983年提出,是指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时存在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第三人效果”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六)“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使用与满足实际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可接触的媒介,如果不具备,受众就会转向其他替代性的满足手段;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七)“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的Kurt Lewin(1947)在《群体生活中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20世纪50年代,White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White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的,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八)“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指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的传播过程。扩散的轨迹呈S形,即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一半时速度加快,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能有效提供信息,人际传播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大众传播的早期过程比后面更有影响。

大众传播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传递,使得新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中实现扩散,有利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发展经济;大众传媒有组织地传递科学与文化知识有利于实现国家内部变革和观念更新,形成创新机制。创新的不同采用者有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的大多数、晚期的大多数、滞后者;扩散的四个阶段是知晓、劝服、决定、确定。

(九)“意见领袖”理论

“意见领袖”理论由Lazarsfeld(1944)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过滤环节,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营销传播领域,意见领袖特指为他人过滤、解释或提供信息的人,这种人因为持续关注程度高而对某类产品或服务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家庭成员、朋友或媒体、虚拟社区消息灵通的人士常常充当意见领袖。

(十)“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

从框架分析角度,新闻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在这样的一种生产过程中,新闻首要的是一种社会制度。首先,新闻是对新闻消费者制作能够得到的信息的一种制作化方法。其次,新闻是合法机构的同盟。政府官员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普通的市民就不能这样使用媒介。最后,新闻是由组织机构中专业从业者发现、搜集并传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的嬗变

(一)“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

在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时代,技术赋权受众,传播权力下沉。大众传媒在议程设置方面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挑战。微博用户、微信公众号、各类资讯平台都成为议程设置的主体,并且通过部分意见领袖和大量网民的共同参与,这种“自下而上”的网民自我设置与选择的作用越来越强,也更加有利于某些议题迅速、广泛地扩散。

2.受众议程分化与聚焦

新媒体环境下,伴随着媒介信息的丰富和受众兴趣的分化,受众与媒介议程的接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另一方面,恰恰因为网络信息内容的纷繁复杂,少部分优质的内容及重要的新闻往往会得到大量的媒介聚焦。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传统上被认为是造成媒介议程分化的重要力量,但事实上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自媒体往往成为舆论热点最敏感的追随者,这就造成了社会舆论场上看似选择无穷多样,但实际上大家关注的焦点却不过寥寥几个的现象。

3.议程设置内容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网民掌握了一部分议程设置的权力。网络环境的无限性与自由性,使每个人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发声的传播者,而且每个人自由选择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例如,2017年发生在东北的雪乡宰客事件,类似的事件其实已经屡见不鲜,如果在传统媒体时代,可能媒体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版面去关注每一件类似的事情,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内容更加多元,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设置议程。

(二)“沉默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意见气候更易走向非理性

网络的匿名、离散、碎片、便捷特性很容易与网民的非理性特征联系起来,尤其是网民结构呈现学生多、年轻人多、底层人群多的特点,导致网络空间充斥着解构、恶搞与怨恨。于是,一人爆料,众人“围观”,互联网俨然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互相取暖的地方,也经常变成倾泻负面情绪的“垃圾箱”。这种意见气候在公众的集体记忆、情感结构以及刻板印象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习惯性质疑,走向“群体极化”和非理性。

2.情感传递压倒理性

对于网络公共事件,公众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归属、情感的认同,而不是事实本身的对错,尤其是在“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强大示范下,以势抗争、以死抗争往往取代依法抗争、以理抗争,情感成为贯穿事件发生和发展的逻辑。因此,在网络传播中,存在明显的泛道德主义倾向,理性思辨往往被情感动员所压制。

3.意见气候的强化

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80)将大众媒介视为意见气候的主宰者,主要缘于大众媒介的“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介的累积效果以新的方式呈现。从近几年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来看,网络公共事件往往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共同作用下,走向关联化和序列化,产生叠加效应,强化了意见气候。

(三)“数字鸿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网络场域中的经济壁垒

相对于传统媒体,进入网络的经济壁垒显然更高。基础设施费用、服务费用使可进入者和不可进入者之间形成了“知沟”。而且近年来兴起的知识付费模式更将经济上处于劣势的群体排斥得更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贫富分化加大,显然存在互联网时代的边缘化人群。

2.网络场域中的教育壁垒

受众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需要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信息水准程度与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同时,技能的要求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有些人可能勉强掌握了初级技能,也有人因没能及时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而被抛弃在“数字鸿沟”。所以,互联网向低学历群体的渗透速度明显低于高学历群体,教育程度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媒介使用能力的差异,进一步导致“数字鸿沟”的扩大。

3.网络场域中的素养壁垒

媒介素养是指受众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受众媒介素养的不同也会导致其信息接触行为的差异。部分受众的媒介使用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沉溺于网络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之中,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能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异化为单向度的人。而部分受众将互联网作为拓宽视野、获取资讯和感知社会环境变化的工具。因此,个体间的差异也会造成“数字鸿沟”的扩大。

4.网络场域中的文化壁垒

文化具有群体区隔作用,年轻人追求解构、个性,不崇尚权威,标新立异。年轻人的文化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外显。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传播结构有利于塑造后现代的文化特征,并且以其对后现代的全面接纳被民众所青睐。但老年用户的媒介使用文化是在传统媒体中形成的,重视理性与逻辑思维,当他们带着时代的文化烙印进入网络场域中时便会发生“文化休克”。

(四)“培养”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媒介互动性与受众个性融合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和交互性,受众可以亲自参与到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方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而进行调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例如,受众在使用淘宝时的物品推送,就是淘宝后台计算机根据受众平时的购买情况和浏览情况进行的按需推送,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成交的可能性。

2.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实现了多时空、多维度、多方面和实时性推送的精准涵化。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能够帮助受众把注意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比如,网络监测到你是爱车一族,就会给你推送各种各样的圈子、各种车友会的联系方式,你可以通过线上加入的方式发展成为线下交流。网络媒介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不同时空的个性与需求。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

“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和结构性的特点。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大数据时代推送的精确性和瞄准性,受众容易在线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或者与网络中的好友更多接触而忽略了与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的交流,破坏了现实中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五)“第三人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改变个人对信息的认识

新媒体的使用,一方面为权威信息更快更直接地到达受众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有助于消除传播隔阂,并且,受众之间也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减少自己的“盲目乐观”。新媒体给“他们”中间的知情者、权威信息解读者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权,有助于促进公众间的沟通交流,在官方意见之外形成更有亲和力的意见交流。

2.对公众个人特质的影响

这一点主要关注对公众认知形成过程中知识和习惯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公众主动探求信息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喜欢通过网络寻找答案,这就提高了公众科学认知事物的能力,提高了普遍的社会智能。

3.社会距离的缩减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认为,社会距离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关系之间亲密等级的测量。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多是在亲朋好友这些有地理接近性的人群之中,陌生人之间的互通信息很少,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容易造成误判,产生传播隔阂。新媒体的出现让交往冲破了地理限制,陌生人之间的意见表达更加容易,因此借助新媒体可以消解隔阂,减少受众对“第三人”的误判。

(六)“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新媒体赋权与媒介接触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接触媒介的方式已经从“接受媒介”到“控制媒介”,即人们与媒介的接触变成一种对媒介的控制行为。控制是新媒体对受众权力的解放,受众使用新媒体得到的控制力可以分为对时间、空间的控制和对话语权的控制。

2.互动对“使用与满足”实现过程的修正

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要经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子过程,即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这意味着受众从产生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必须经历这一线性的媒介接触过程,但是新媒体自带的互动特质打破了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而将“使用与满足”的过程拓展成“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媒体→传播者”的链环式。

(七)“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把关人”角色趋向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守门人”的角色多由记者、编辑承担,只有这些少数的大众媒介内部人员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利,决定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大众的视野,大众媒介的外部人员基本无法参与信息的把关。而在传播渠道充分畅通、传播权利充分泛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双向的互动,专业的传媒组织不再是传播话语权的垄断者,网络“把关人”呈现多元化态势。

2.“事前把关”到“事后把关”

传统媒体时代,传媒机构组织内对信息的把关主要是“把关人”对信息的采写、审核、决策以及发布等方面,是内容发布前的筛选和加工,是信息发布前的“事前把关”。而网络传播环境中,个人层次往往是“事后把关”。个人在网络传播中更注重事后对信息的过滤、转发,再以传播者的角度发表言论、观点和评论社会事务,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把关。

3.把关程序趋于简化

网络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只是将纸媒新闻“搬”上网,一般只有少数的网络编辑直接负责;以营利为目的商业网站更是如此,不仅压缩招募专业采编团队的资金,甚至只有少量的非专业人员直接掌握网站的信息发布权,大大缩减了把关程序。这样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受众的知情权,但也带来了网站新闻质量差、商业娱乐新闻泛滥、受众接收面变窄等一系列问题。

(八)“创新扩散”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新技术的需求满足层次扩充

当新技术的出现不存在使用代价的差异时,满足的层次越高,创新越能获得人们的青睐,扩散速度也会越快。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用户使用新媒介的四项基本需求:释放情绪、建立人际关系、自我确认和监视环境。随着人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逐渐满足,“创新扩散”需要更多地考虑新事物、新观念对于受众高层次需求的满足。

2.新媒体成为创新扩散的重要传播渠道

传播路径方面,公众是新媒体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两种角色随意转换,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新媒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传播模式。另外,受众对于创新的接纳一般分为两种:认知层面的接纳和技能层面的接纳。认知层面的接纳是受众先知晓创新的作用,再逐步掌握技术;技能层面的接纳是受众先掌握操作技术,再逐步了解具体功能。大众媒体只能改变受众的认知,而新媒体可以借助视频动画和远程操控等技术帮助受众在技能层面得到更多的锻炼。

(九)“意见领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1.商业化与职业化

目前的趋势是,在与意见领袖们的互动中,“粉丝”们越来越握有主动权。当前,各大商业门户网站,尤其新浪、腾讯,为争取人气,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争夺意见领袖群体到它们的旗下。而待遇的高低,基本以意见领袖所拥有的“粉丝”数量和活跃程度为依据。这就使意见领袖走向市场化、商业化。由于害怕失去“粉丝”而失去自己的市场地位、商业价值,一批意见领袖不得不追随“粉丝”的集体意志,不管他们是对是错,是理性表达还是情绪发泄,纵使是网络暴力,他们也只能跟着“粉丝”一起集体起舞。

2.群体化

与商业化、职业化同时推进的,还有意见领袖的群体化走向——上下左右的协商。无论是网下定期或不定期聚会的强联系,还是网上QQ群等网络通信工具里商谈的弱联系,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或者采取一些有影响的行动,意见领袖们常常会事先协商。这样做,可以协调一致,造成更大的声浪,但更大目的是以此可以有效压制“粉丝”群里的异见者,维护集体内部的一致。

(十)“框架”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框架的重构体现在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理念和报道形式。传统媒体讲求的是深度,而新媒体所秉持的是时效性。同时,新媒体上较多的新闻源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一个新闻源的情况,媒体可以根据受众对话题的热议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报道方向。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空前挑战,也对传播研究和经典传播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严峻挑战。任何经典理论要避免陷入“灰色”地带,就要与实践不断地进行对话。关于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不仅没有失去其原有的活力,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正如克莱·舍基在《人人时代》中所说:“互联网并非在旧的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的竞争者,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表3-1列示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的嬗变情况。

表3-1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的嬗变

案例

“新疆棉事件”的中国态度与中国力量

2021年3月,瑞典服装品牌H&M在官网发布公告,以所谓的“强迫劳动”抵制我国新疆棉花,还称“不与新疆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随后,耐克、阿迪达斯、匡威、新百伦、优衣库、巴宝莉、彪马、CK等品牌也被曝光抵制新疆棉花。

消息指出,造成此次“新疆棉花事件”的幕后推手是BCI组织(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而BCI的资助机构为美国国际开发署。该组织此前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并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抹黑新疆棉花,假借棉花谎言,实则是打压中国。

中国多部门重磅发声,亮出有力证据予以驳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允许任何势力玷污。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有关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说法完全是谎言,是一些反华组织炮制出的对华抹黑谣言。共青团中央直接点名H&M,称H&M“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

新疆棉事件在资讯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迅速扩散,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京东、天猫、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已下架H&M商品。同时,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商店、vivo手机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等也纷纷下架H&M商场App。甚至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大众点评、美团上也无法搜索到H&M的有关信息。

中国消费者的爱国情怀也被普遍激发出来,纷纷决定放弃或暂不购买涉事国外品牌,导致相关品牌的产品销量断崖式下跌。据相关财报数据显示:H&M集团股价暴跌11%,市值凭空蒸发24亿美元;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遭遇销量三连跌;耐克中国同样遭遇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复习讨论题

1.简要概述信息传播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联系实际阐述一种信息传播说服的理论模型。

3.联系实际简要说明一种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及其嬗变。 P/T/9aFiNB4qW3CLJuFMHmALCT7Bdd1+5ahgGG56nGxFrX6004znE9y4NJZM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