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要求

产品成本核算原则是指导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绳和标准,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则是产品成本核算原则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制造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为了保证企业产品成本的正确性,必须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正确划分各种费用和支出的界限,并要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为了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成本核算中,应符合以下各项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

成本开支范围是国家根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的不同性质,根据成本的内容以及加强经济核算的要求,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哪些应计入产品成本、哪些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做出的统一规定。而费用开支标准,则是国家对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目支出量的规定。国家之所以制定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就是为了统一各企业成本核算的口径,正确反映企业成本耗费水平,使生产同类产品的各企业的产品成本资料具有可比性。

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以及企业的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审核,看应不应该开支,已经开支的,应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例如,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列入生产成本,企业进行基本建设、购建固定资产及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支出等费用支出,不能列入产品成本。企业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既能保证产品成本的真实性,使同类企业以及企业本身不同时期之间的产品成本内容一致,具有分析对比的可能,又能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并进行分配。

(一)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支出

(1)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

(2)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薪酬;

(3)生产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

(4)生产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5)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等;

(6)生产部门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制造费用等。

(二)不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支出

(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3)被没收的财物及支付的滞纳金、罚金;

(4)企业自愿赞助及捐赠支出;

(5)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6)国家规定不得列入产品制造成本的其他支出。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界限。

(一)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与其他支出的界限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企业耗费和支出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和支出可以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和支出不能计入产品成本。例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以及进行对外投资,这些活动都不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支出都属于资本性支出;被没收的财物、缴纳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等都属于营业外支出,不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

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与其他支出的界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计算资产的价值和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及损益。如果把资本性支出列作费用支出,其结果是将会导致少计了资产价值,多计了当期费用,导致当期营业净收益减少。反之,则可能多计了资产价值,少计了当期费用,导致当期营业净收益增加。不论是何种情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都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不利于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和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企业发生的费用,并不都是成本费用,有的可以计入产品成本,有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列入期间费用。在制造业中,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材料耗费、职工薪酬等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要在产品完工并销售以后才计入企业的损益。

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以及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均是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但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因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利润中扣除。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分清哪些支出属于产品的制造成本,哪些应作为期间费用,防止混淆两者的界限,将某些期间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将产品的制造成本计入期间费用,借以调节各期产品成本和各期损益的错误做法。

(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的应计入当期产品成本,有的应计入以后各期产品的成本。为了按月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正确计算各期的损益,必须将已经发生的费用,在各个月份之间进行正确的划分,防止任意列支成本、人为调节各个期间成本的错误做法。对于所发生的费用,应按时入账,不能延后,也不能未到时间提前结账。同时,还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对于那些本期尚未支付,而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应预提计入本期产品成本;对那些已经在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采用分期摊销的方法,分期分配计入成本费用中。企业应严格把握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摊提标准,防止任意摊销,人为地调节各个期间的成本、费用和损益的错误做法。

(四)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成本界限

为了便于分析和考核不同产品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必须划清不同产品之间所应负担的成本界限。属于某种产品单独耗用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属于应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后,分别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划清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防止在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任意调节成本费用、虚报产品成本、掩盖利润的错误做法。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以上费用界限的划分,确定了各成本对象本期应负担的成本费用,是各成本对象本期成本费用的分配和归集过程。期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都已完工,其各项成本费用之和就是该产品的完工成本;如果某种产品都未完工,其各项成本费用之和就是该产品的期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就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该成本对象应负担的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出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要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还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数量的稳定程度、在产品价值的大小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才能保证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以上五个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财产物资的价值,要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去。因此,这些资产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如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和折旧率高低的选择;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采用待摊还是预提方法;无形资产价值的认定及摊销年限的估计等。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国家有统一规定的,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执行。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主要是对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经济资源耗费进行归集和分配。要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首先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所依据的各项数据资料真实可靠,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所做的最初记载。这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第一手材料,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各项定额的主要依据,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建立各方面的原始记录,统一规定其格式、内容和计算方法,健全原始凭证的填写、签署、传递、汇总、存档等制度,保证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信息。

在成本核算时,企业应建立和健全的原始记录主要有:

(1)原材料方面的原始记录,如原材料的验收入库、生产领用、退库、盘盈盘亏报告等记录。

(2)设备利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如设备调拨、事故、报废以及运转等记录。

(3)工时耗费方面的记录,如职工工作岗位分配、调动,工时利用情况以及劳动工资记录。

(4)其他耗费的原始记录,如动力消耗、服务使用、其他费用支出等记录。

(5)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

(二)建立健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

定员定额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利用和消耗以及获得成果等方面所应遵循的标准和应达到的水平。定额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是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也是衡量经营成果的尺度。没有科学的定额就难以制定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考核经济效益也就失去了科学依据。

在成本核算时,企业应制定的定员定额主要有:

(1)物资消耗方面的定额,如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各种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工具器具消耗定额等。

(2)劳动力方面的定额,如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机器设备定员、科室管理人员配备定额、产品包装及质量检验人员定额等。

(3)动力消耗定额,如单位产品或生产车间耗用水、电、气、油等定额以及非生产用动力消耗定额等。

(4)支出定额,如车间科室的办公用品等支出、出差支出、劳动保护用品支出、职工培训支出等。

(5)机器设备停工检修定额、废品率定额等。

(三)建立健全材料物资验收、领发、计量、盘存制度

物资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关于材料物资和产品的验收、领发、计量、盘存等方面的规定。企业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经过严格的计量和交接手续,按规定的内容填写有关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退料单、产品缴库单等,并由经办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对于库存的物资,还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分析盘盈盘亏的原因,保证物资的安全完整,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供可靠依据。

(四)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

企业内部的结算制度,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进行内部结算的一种制度,包括建立内部结算制度和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建立内部结算制度,有利于明确各部门单位之间的经济责任,便于进行成本责任的考核,确定各自的工作业绩。进行内部结算还需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价格一般根据计划成本确定,也可采用协议价格。内部结算价格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便变动。

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为了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不同的产品,应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生产的特点按其组织方式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有连续式生产和装配式生产。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生产特点。计算产品成本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对管理要求不同的产品,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同一个企业里,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即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使用或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相结合。 PecKSJc36NXR1GLLhcaNkUBNkgHcsAy1ZZ+xBUYrhwI9aQ8sJCw4zLeB0ZxYic1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