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繁多,程序较复杂,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此,企业应合理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保证成本会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般包括: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

一、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任何工作的组织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成本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具体来说,必须遵循以下几项主要的原则。

(一)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技术是否先进、经济上是否合理,对产品成本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工作中,会计部门多注重产品加工中的耗费,而对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性能等与产品成本之间的联系则考虑较少,甚至有的成本会计人员不懂基本的技术问题;相反,工程技术人员考虑产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多,而对产品的成本则考虑较少。这种成本会计工作与技术工作的脱节,使得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成本会计工作也往往仅限于事后算账,起提供成本核算资料的作用。因此,为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上应贯彻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相关的成本知识,树立成本意识,成本会计人员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参与与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成本管理上实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才能使成本会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为了降低成本,实行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信息灵,因此,企业应摆脱传统上只注重成本会计事后核算作用的片面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优势,将其与成本管理上的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的情况下,应使成本会计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由其具体负责成本指标的制定、分解落实,日常的监督检查,成本信息的反馈、调节以及成本责任的考核、分析、奖惩等工作。又如,为了配合成本分级归口管理,不仅要搞好厂一级的成本会计工作,而且应该完善各车间的成本会计工作,使之能展开车间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并指导和监督班级的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使成本会计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更好地发挥其在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中的作用。

(三)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上

不断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根本性目标。但各种耗费是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发生的,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车间、班组和职工的工作质量。同时,各级各部门的职工群众最熟悉生产经营情况,最了解哪里有浪费现象,哪里有节约的潜力。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不能仅靠几个专业人员,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成本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成本会计人员还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方面的宣传工作,经常深入实际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与广大职工群众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工作,增加广大职工群众的成本意识和参与意识,以便互通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把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二、成本会计机构和人员

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整个企业会计机构的一部分。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是否适当,将会影响成本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成本会计机构设置的因素有很多,企业的业务类型与经营规模是影响成本会计业务复杂性与工作量大小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经营规模与业务类型,成本会计的内容与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组织机构设置上也将有差别。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应明确企业内部对成本会计应承担的职责、义务和任务,坚持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管理要求相适应。

在大中型企业,通常设置专门的成本会计机构,如单独设置成本科或成本处,有的企业在会计机构中设置成本股或成本组;在小型生产企业里,通常在会计部门中指定专人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机构的具体设置,还要以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为基准。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即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核算形式和非集中核算形式两种。

在集中核算形式下,企业的一切成本会计业务,都集中在厂部成本职能部门进行,其他职能部门、车间,一般只负责提供原始资料。这种核算形式可以使成本核算资料集中在厂部成本部门,减少核算层次,精简工作人员,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全面的成本信息。但是这种核算形式不便于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不便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掌握和控制其成本费用支出。

非集中核算形式,也称分散核算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成本会计工作由厂部、车间的成本会计机构共同分工完成。成本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分散到车间等基层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来进行,如成本计划的制定、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厂部的成本科室负责处理那些不便或不能分散到车间进行的成本费用工作,如厂部职能科室发生的有关管理费用或共同费用,以及负责处理成本数据的汇总与考核工作。采用非集中核算形式,可以使成本工作更好地与各部门、各车间的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使各部门、各车间能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成本水平及其升降情况,更加直接有效地指导生产。但是这种核算形式增加了成本会计的工作层次和工作人员。

企业采用哪种核算形式,要从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成本会计任务出发,并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来说,大型企业采用非集中核算工作方式,中小企业采用集中工作方式为宜,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即对某些部门采用分散工作方式,而对另一些部门则采用集中工作方式。

在我国,有的企业为配合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的需要,除厂部、车间设置专职的成本会计人员外,还建立了由工人以不脱产的方式兼任核算工作的制度,即所谓班组核算。这是我国行之有效的一种基层核算。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大多是在班组中发生的,班组对各种耗费的节约直接影响成本的高低,因此实施班组成本核算不但是工人群众参加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行成本岗位责任制、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重要途径。

三、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是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符合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原则,制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作为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工作具体和直接的依据。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成本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会计制度主要指成本计算和成本账户体系规定,即成本核算制度。广义的成本会计制度,以成本管理为目的,内容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所做出的有关规定,指导着成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现代成本会计通常是广义的成本会计,因而对其制度的确立,通常应包括以下方面:

(1)关于成本预测、决策的制度。

(2)关于成本定额和成本计划的编制办法。

(3)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4)关于成本核算的制度。包括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成本会计科目和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综合费用的分配,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方面的规定。

(5)关于成本会计信息的反馈和分析制度。

(6)关于成本考核的制度。

(7)其他有关的成本会计制度。

上述各项成本会计制度,一部分由国家统一规定,如成本开支范围、成本项目规定等,以便对外披露口径的统一;另一部分由企业自行制定。对于国家统一规定的部分,企业应严格遵照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部分,也应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有关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其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成本会计工作的成效。因此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积极、慎重。在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有关人员不仅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而且应深入基层做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反复试点,具备充分依据的基础上进行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成本会计制度一经制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制度的修订是一项严肃的、涉及面较大且复杂的工作,必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能轻易废止,以免无章可循,引起成本会计工作的混乱,财务成本信息应及时、准确地提供。

【本章小结】

产品成本就其实质来说,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成本的经济实质,其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成为规范成本开支内容的客观依据。应该注意的是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是有一定差别的。成本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成本是产品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成本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成本会计的对象,总括地说包括各行业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七个方面。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进行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进行成本分析,加强成本考核。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般包括: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

【复习思考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2.成本在经济管理中有何重要作用?

3.成本会计的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4.成本会计的任务是什么?

5.成本会计工作有哪两种组织方式?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案例分析题】

明达公司9月份发生如下支出:①工厂机器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的折旧;②生产椅子使用木材的成本;③工厂厂房的保险费;④工厂的水电费;⑤采购部经理薪资;⑥销货人员的佣金;⑦组装线上工人的工资;⑧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薪资;⑨办公使用纸张的费用;⑩机器使用润滑油的费用。

思考 :以上支出应计入何种成本费用项目?为什么?运用费用的概念及相关分类理论回答。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

3.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

4.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

5.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 )

6.企业主要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

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4.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

A.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

B.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

C.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5.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消耗指的是企业的( )。

A.生产经营费用

B.生产费用

C.期间费用

D.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三、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理论成本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构成。

A.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必要劳动

2.成本的主要作用有( )。

A.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B.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C.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

D.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3.成本会计的对象,总括地说应该包括( )。

A.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

B.财务成本

C.管理成本

D.利润的实现和分配过程

4.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 )。

A.成本预测和决策

B.成本计划和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和分析

5.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 )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

B.对外报告的需要

C.本单位生产规模的大小

D.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 rwHgTow1Y/zi7VMapyD3g4I7iKKn9a9mbgn7iRA2PRNv3GZY/uG5/inL9miB1d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