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内容和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变化。从会计的本质来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同时,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确认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辨认哪些数据能否输入、何时输入会计信息系统及如何进行报告的过程。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以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归属于哪类性质的业务、是作为资产还是负债或其他会计要素等。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定具体金额,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会计报告是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即通过报告,将确认、计量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基金的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进行核算。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只有将经济活动以货币量化表示,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生成会计数据,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等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是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遗漏;连续性是指对各种经济业务应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登记;系统性是指对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当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系统地加工、整理、汇总,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类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不仅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通过加工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经营管理需要加强预见性。为此,会计要在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
合法性审查是指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
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
会计核算利用货币计量形成的价值指标来综合地反映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会计监督主要是依据这些价值指标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单位的经济活动。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前进行的监督,即依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法规和制度及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即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所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审查,从中发现偏离预期目标的不利因素,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规定的要求进行。
事后监督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即依据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通过分析已形成的会计信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在会计职能中的地位来看,两者都是基本职能,但会计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处于主导地位,而会计监督则存在于会计核算的过程之中。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了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会计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会计信息和相关资料,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判断、预计和估测,找到财务方面的预定目标,作为下一个会计期间实行经济活动的指标。
会计决策是指会计按照提供的预测信息和既定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帮助主管人员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
会计评价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公正、真实、客观的综合评判。
会计方法体系,是指由各种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会计方法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和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会计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用来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形式,而应该采用科学系统的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由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具体方法构成。这七种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
会计分析方法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其方法伴随着经济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日趋科学化、多样化。在此,本书介绍两组比较常用的会计分析方法:会计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会计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
(1)会计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分析人员运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适用于缺乏历史会计资料或其他资料的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调查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
(2)会计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统计技术,考察事物的规定性,从而把握事物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
(3)会计静态分析方法,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替换分析法、综合计算分析法、价值系数分析法等。
(4)会计动态分析方法,是对企业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动态分析方法有:指数分析法、发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递增率分析法、季节变动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移动平均数分析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等。
会计检查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及方针政策、制度和规定,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对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及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检查。
会计预测方法是指会计人员不仅可以对资金运动(会计对象)这一客观存在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反映,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未来的资金运动是现实资金运行的合乎逻辑的延续,在现实的资金运动中就已经包含着未来资金运动的萌芽。只要会计人员正确地反映现实的资金运动,把握资金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就有可能对其未来做出科学的预测。
会计决策方法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决策是会计管理的最高形式,在会计信息系统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成为会计决策方法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是指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合理、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既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降低各种风险,又能很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管理职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上述各种会计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作为广义的会计方法,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地独立。每种会计体系方法均可以扩展成独立的研究对象,形成较为独立的会计学科。会计核算方法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其他方法都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发展和保障。学习会计首先应从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入手,基础会计学就是主要阐述的会计核算方法的课程,也是学生向其他会计方法领域拓展学习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