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三
预算成本分析

任务描述

在预算分析部分,我们将对企业经营进行全面预算和本量利分析,预算分析包括成本预算分析和报表预算分析。通过全面预算和本量利分析,实战中决策者将做出更正确的经营决策。

实验步骤

知识链接

一、本量利分析
(一)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年在所发布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获取货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和已耗成本,未耗成本形成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已耗成本形成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上。

狭义的成本一般仅指产品生产(制造)成本,即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2.成本的分类

成本可以按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求。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非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之外的成本,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又称为期间费用。销售费用是指在流通领域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广告宣传费用、送货运杂费用、销售佣金、销售人员工资及销售部门的其他费用等;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为管理成本,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成本按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这里的业务量(以下用x表示)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这里的成本总额主要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1)固定成本的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固定成本总额(以下用a表示)的不变性。这一特点是其概念的再现,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固定成本线就是一条平行于x轴(表示业务量)的直线。第二,单位固定成本(以下用 表示)的反比例变动性。由于第一个特点,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必然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其单位成本模型为 ,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反比例曲线。

2)变动成本的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变动成本总额(以下用bx表示)的正比例变动性。这一特点已在其定义中得以反映,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变动成本是一条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越大,即斜率越大,图上体现的直线坡度越陡。第二,单位变动成本(以下用b表示)的不变性。由于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决定了其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将此特点反映在坐标图上,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因此,单位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为y=b。

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又可分为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四类。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最基本的阶梯式混合成本和标准式混合成本。

(1)阶梯式混合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这类混合成本的特点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将此变化反映在坐标图上,其成本随业务量的增长呈现出阶梯状增长趋势。企业化验员、保养工、质检员、运货员等人员的工资等就属于这类成本。

(2)标准式混合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它的固定部分是不受业务量影响的基数成本;变动部分则是在基数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量的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例如,企业的电话费用就是由按固定数额计收的月租费和按通话时间及计价标准计算的通话费用两部分组成,属于标准式混合成本;其他公用事业费如水、电、煤气等费用,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费及销售人员的薪金也大多属于这类成本。这种成本函数可以直接写成y=a+bx。

4)总成本

管理会计通常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那么总成本计算公式必然是: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现设总成本为y、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业务量为x,上述总成本的公式可改写为:

y=a+bx

从数学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直线方程式。式中,x表示自变量;y表示因变量(随机变量);a表示常数,即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

(二)本量利分析
1.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又称盈亏平衡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早在1904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最原始的CVP分析图的文字记载。192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会计学教授提出了完整的保本分析理论。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CVP分析技术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理论更臻完善,成为现代管理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它与经营风险分析相联系,可促使企业努力降低风险;与预测技术相结合,企业可进行保本预测、确保目标利润实现的业务量预测等;与决策融为一体,企业可据此进行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不确定性分析;企业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

2.贡献毛益的概念

在盈亏平衡分析中,贡献毛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谓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又称边际贡献、贡献边际、边际利润。贡献毛益除了主要以贡献毛益总额(以下简称贡献毛益,记作Tcm)表示外,还有单位贡献毛益(记作cm)和贡献毛益率(记作cmR)两种形式。

单位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亦可用贡献毛益总额除以有关销售量求得;贡献毛益率是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又等于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价的百分比。

贡献毛益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相换算,公式如下:

根据本量利基本公式,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及营业净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营业净利润(P)=贡献毛益-固定成本=Tcm-a

从这一计算公式可看出,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虽然不是企业的营业净利润,但它与企业的营业净利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贡献毛益首先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只有当贡献毛益大于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将会出现亏损。

例2-1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 1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元。2023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 500件。要求:

(1)计算全部贡献毛益指标。

(2)计算营业净利润。

(3)计算变动成本率。

(4)验证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

解:(1)单位贡献毛益(cm)=p-b=10-6=4(元/件)

贡献毛益(Tcm)=cm×x=4×12 500=50 000(元)

贡献毛益率(cmR)= ×100%=40%

(2)营业净利润(P)=Tcm-a=50 000-40 000=10 000(元)

(3)变动成本率(bR)= =160=60 %

(4)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cmR+bR=40%+60%=1

3.保本点的计算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保本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二是保本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它们都是标志企业达到平衡实现保本的销售业务量指标。在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基础的单一品种保本图上,保本点BEP是由上述两个坐标(保本量和保本额)决定其所在位置的,因此,保本点的确定就是计算保本量和保本额的数值或确定其位置的过程。在多品种条件下,虽然也可以按具体品种计算各自的保本量,但由于不同产品的销售量不能直接相加,因而只能确定它们总的保本额,不能确定总保本量。

营业净利润(P)=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x-bx-a

令营业净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量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保本量):

例2-2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 1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元。2023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 500件。要求:按基本等式法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指标。

保本量(x 0 )= = =10 000(件)

保本额(y 0 )=10×10 000=100 000(元)

该企业保本量为10 000件,保本额为100 000元。

4.安全边际

许多企业在计算保本点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确定安全边际指标。安全边际是指根据现有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包括销售量和销售额两种形式,分别记作x i 和yi)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量所确定的定量指标。安全边际包括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形式。安全边际绝对量,具体又分为安全边际销售量(以下简称安全边际量,记作MS量)和安全边际销售额(以下简称安全边际额,记作MS额);安全边际相对量,又称安全边际率(记作MSR)。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显然,安全边际量与安全边际额有如下关系:

安全边际量与安全边际率都是正指标,即越大越好。西方国家一般用安全边际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在目标利润和安全边际既定的情况下,保本点指标还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5.多品种本量利分析

在多品种条件下,可以运用的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有多种形式,包括综合贡献毛益率法、顺序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和主要品种法等。下面结合表2-1所提供的资料,主要介绍综合贡献毛益率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表2-1 项目品种资料表

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在确定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以下记作cmR')的基础上分析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关系的一种方法。该法对各品种一视同仁,不要求分配固定成本,而是将各品种所创造的贡献毛益视为补偿企业全部固定成本的收益来源。在此法下,多品种保本额和保利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该法的关键是正确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具体介绍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掌握每种产品本身的贡献毛益率的基础上,按各项产品销售额占全厂收入的比重(记作B)进行加权平均,据以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的一种方法。公式如下:

在加权平均法下,不仅可以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据此确定企业的保本额和保利额,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按销售比重将其分解,计算出每一品种的保本额和保利额,进而算出每一品种的保本量等指标。

二、预算管理
(一)预算的概念

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但新的观念又将其看成是“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

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项预算之间相互联系。全面预算是指用数量形式集中而系统地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即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销售、生产、成本、利润、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等有关方面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组织与协调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利用企业的经济资源,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

(二)预算的分类

全面预算也称总预算,它是由许多不同内容的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预算期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长期预算包括长期销售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有时还包括长期资金筹措预算和研究与开发预算。短期预算是指年度预算,或者时间更短的季度或月度预算,如直接材料预算、现金预算等。通常长期和短期的划分以1年为界限,有时把2到3年期的预算称为中期预算。

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总预算和专门预算。总预算是指利润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它们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各种专门预算的综合。专门预算是其他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预算。

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业务预算用于计划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专门决策预算是为某项专门决策项目编制的。

1.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预算,旨在规划各项具体业务,又可进一步将其区分为基本业务预算和特殊业务预算。

基本业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基本业务活动的预算。它因不同业务类型而异。比如,制造业的基本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流通业的基本业务预算则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经营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

特殊业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基本业务活动之外的特殊业务的预算,通常包括资本支出及其收益预算、融资预算等。显然,业务预算,尤其是基本业务预算是预算内容体系中的基础。

2.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供决策用的预算,是为某一项专门决策项目编制的预算,如投资决策等。这些决策方案一旦采纳,就应将其实施的过程以预算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投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未来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预算,旨在综合反映各项业务对企业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从而规划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通常包括现金流量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企业预算的编制,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只有执行人参与预算的编制,才能使预算成为他们自愿努力完成的目标,而不是外界强加于他们的枷锁。

为了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预算组织机构,如专门成立一个预算编制委员会,由专人负责(一般是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吸收销售、生产、供应、财务等部门的主管人员参加,其职能是协调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矛盾,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当然,预算的编制不只是企业某一部门的责任,它涉及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所以,各部门和职工都应关心并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

预算以企业总体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并协调各单位和各方面的工作。各种预算之间应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企业首先应根据总目标来编制销售预算,确定销售部门的销售任务,然后根据销售预算编制生产预算,确定生产部门的生产任务;再根据生产和销售预算编制各种费用、成本预算,根据预计的收入和支出编制现金收支预算;最后,综合编制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销售预测编制销售预算;

(2)根据销售预算结合产品的期初期末存货编制生产预算;

(3)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然后编制产品生产成本预算;

(4)根据生产销售任务编制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5)根据生产销售任务编制资本支出预算;

(6)根据以上预算中的现金收支情况编制现金预算;

(7)汇总、综合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业务预算

制造企业的基本业务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管理预算。其中,销售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量(额)和销售费用预算、货款结算中的现金收入预算等;生产预算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与制造费用预算等三项附属预算;管理预算主要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杂项费用的预算。

1.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根据计划期的目标利润来编制的。销售预算是对销售过程中有关业务活动的预算。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活动主要是销售产品、收取货款、发生各种费用支出等。所以,销售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量(额)和销售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可以与管理费用预算合并编制费用预算)、货款结算中的现金收入预算等。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整个预算体系的关键。销售预算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为减少工作量,可以在单一产品下用实物反映预计的销售量。

例2-3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产品,预计2023年度的总销售量为8 500件,根据预测,每个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2 000件、1 800件、2 200件、2 5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100元/件。根据历史资料和估计,每季销售的产品,当季可收到60%的货款,其余部分在下季度全部收回。从年初资产负债表查出应收账款余额为100 000元。要求:编制2023年度的销售预算。

根据有关资料编制的2023年度的销售预算如表2-2所示。

表2-2 2023年度销售预算 单位:元

2.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目的是规划未来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生产活动,使产销衔接。它也是编制材料采购预算和各种费用预算的依据。有了销售预算,就可以根据预计的销售量考虑期初、期末产品的存货来确定生产量。因此,生产预算中的预计生产量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计划期末预计库存量-计划期初预计库存量)

1)直接材料预算

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水平,结合材料的市场价格,就可编制直接材料预算,包括材料耗用与采购预算。但在一定时期内,材料耗用量与采购量并不一定相等,为了保证生产对材料的需要,企业应保持一定的库存材料。因此,在确定材料的采购量时,除了保证当期材料的耗用量外,还应考虑材料的期初、期末库存情况。方法是先根据生产任务确定材料的耗用量,再考虑期初、期末库存来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生产耗用量+预计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

预计生产耗用量=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材料销货定额

同时,采购材料需要支付货款,所以,直接材料预算中还应包括采购材料的现金支付情况,为编制现金预算提供资料。预算期采购材料需要支付多少现金,应视货款结算方式以及材料采购方式不同而各有所异。但预算采购材料支付的现金中应包括支付前期所欠的货款和本期采购材料支付的货款两部分。

2)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它的高低是由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决定的。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预计生产量和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工时定额以及小时工资率来编制的。在编制时,以各期预计的生产量乘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人工工时,得到各期的人工工时,然后再乘以小时工资率,就得到直接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根据车间和分厂在预算期的生产经营任务及费用开支水平,分费用项目编制的一种费用预算。按制造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制造费用可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为编制财务预算,制造费用预算还必须反映其中需用现金支出的部分。

4)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预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预算就是根据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来编制的。根据单位成本预算数还可计算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3.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杂费、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展览费等。管理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全厂的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租赁费、折旧费、修理费等。它们是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必要支出,因而是预算的内容。按变动成本法来看,这类费用也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在编制预算时,应分别列示。其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相同。

(五)财务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性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它并非是对基本业务预算及资本预算的简单汇总,还必须同时考虑财务活动自身的内容。

1.现金预算

全面预算中的现金预算用来反映预算期内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以及融资情况。这里所指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编制现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在于平衡现金收支,正确地调度资金,保证资金的正常供应。

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是业务预算表中有关的现金收支预算数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现金预算通常应包括以下四部分。

(1)现金收入。现金收入包括预算期初的现金余额和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现金收入,如产品销售收入应收回的账款、其他销售收入、提供作业和劳务收入收取的账款以及其他现款收入。

(2)现金支出。现金支出是指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现金支出,包括采购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各种费用、交纳税金、支付股利、购置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3)现金多余或不足。现金收入与支出相抵后,如为正,则为现金多余;如为负,则为现金不足。若出现多余,就可以安排偿还借款或安排其他开支。若出现不足,则需设法筹集不足部分。现金多余或不足可用公式表示为:

现金多余(或不足)=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4)融资。预算期内资金不足,应及时筹措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发放短期债券等,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正常需要。筹资时,应认真考虑筹资成本,在满足资金需要的前提下,正确选择筹资方式和金额,最大限度地降低筹资成本。

现金预算与我国企业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类似,为了有计划地使用和筹集资金,预算时间越短越好。在此,假定以年度分季或按季分月来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收入”部分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销货取得的现金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年初的“现金余额”是在编制预算时预计的,“销售现金收入”的数据来自销售预算,“可供使用现金”是期初余额与本期现金收入之和。“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期的各项现金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前述的有关预算。此外,还包括所得税、购置设备、股利分配等现金支出,有关的数据分别来自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现金多余或不足”部分列示现金收入合计与现金支出合计的差额。差额为正,说明收大于支,现金有多余,可用于偿还过去向银行取得的借款,或者用于短期投资;差额为负,说明支大于收,现金不足,要向银行取得新的借款。

现金预算的编制,以各项营业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它反映各预算期的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并做对比说明。其目的在于资金不足时筹措资金,资金多余时及时处理现金余额,并且提供现金收支的控制限额,发挥现金管理的作用。

2.利润表预算

利润表预算,又称预计损益表预算,是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的预算表,它是财务预算中主要的预算表之一。预计的利润表与实际的利润表内容、格式相同,只不过数字是面向预算期的。利润表预算反映的是预计利润与企业目标利润进行比较,如预计利润达不到目标利润的要求,说明整个预算与企业制定的目标不一致,应对预算进行调整,进一步挖掘潜力,努力寻求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增加利润的途径,使预算数达到或超过目标利润。

构成利润表预算的收支项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收支;二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收支。对企业各种营业外项目的收支一般不予以考虑。有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收支数据可直接取自各项职能预算。有关的财务活动,在形成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同时,必然还会产生相关的财务费用,包括利息及各项财务管理费用。

3.资产负债表预算

资产负债表预算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即企业在计划期结束时各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预算执行结果。它是根据上期末实际资产负债表结合计划期有关的预计数调整后编制的。

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目的,在于判断预算反映的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如果通过预计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某些财务比率不佳,必要时可修改有关预算,以改善财务状况。

任务执行

一、本量利分析
(一)成本性态分析
1.生产成本分析

在成本性态模块,包含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在生产成本界面,我们会分析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费用为当期动态资讯的材料基准价格,当然也可以在20%的浮动范围内进行调整。在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查看如图2-17中斜线上的点,能够看到相关产品业务量。

图2-17 成本性态分析生产成本界面

2.制造费用分析

在制造费用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制造费用包含水电费、其他费用、劳保费、质检费、厂房与生产线折旧。通常,厂房折旧表示每个产品全款购买一个厂房,计提的折旧;生产线折旧表示每个产品全款购买一条生产线,计提的折旧。在图2-18中,我们可以看到展现了两种产品厂房生产线的呈折线状的折旧情况,折旧影响利润,值得重视。

图2-18 成本性态分析制造费用界面

3.管理费用分析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包含董事会与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仓储费、生产人员培训费、研发费、信息咨询费。在经营完每期之后,这些费用在“我的家底”和“经营分析”中都有相关列示,供大家分析并做出下一期的经营决策。

通常,管理人员薪酬按照注册资金一个亿所配置的管理人员数量计算,信息咨询费按所有调研项目的合计金额计算,研发费按照每个产品研发到三级核算。

图2-19 成本性态分析管理费用界面

4.销售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也属于期间费用,包含销售人员提成、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包装费、网销扣点费、运费、收账费、开设进场与宣传费、专卖店或卖场租金以及广告费。通常需要注意产品运费为每个地区的运费平均单位金额;收账费为每种收账费加权求和;渠道费用及渠道租金按照所有渠道各铺设一个计算;广告费为每个渠道广告的最低限额合计数;销售人员薪酬按照每个区域全渠道各铺设一个所需销售人员数量计算。

图2-20 成本性态分析销售费用界面

(二)本量利分析
1.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包含单个产品和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保利量、边际贡献率以及目标利润的计算,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管理会计所学理论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在企业经营对抗中,我们需要输入单个产品的销售、成本情况,具体界面如图2-21所示。

图2-21 本量利分析单个产品界面

2.多品种产品本量利分析

多品种产品本量利分析界面展现了阿尔法和贝塔两种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综合保本额和综合保利额。实战对抗的界面如图2-22所示。

图2-22 本量利分析多品种产品界面

二、成本预算分析

成本预算分析模块介绍了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实际应用中生产和销售不匹配的情况下,成本分析和报表分析不和预算做对比,不做预算分析。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三个界面都是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实际金额、预算金额做比较,如图2-23所示。

图2-23 成本预算分析界面

三、报表预算分析

报表预算分析只对利润表进行对比分析,包含利润表分析的一般项目、现金收支预算数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如产品销售收入应收回的账款、其他销售收入、提供作业和劳务收入收取的账款以及其他现款收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前述的有关预算。此外,还包括所得税、购置设备、股利分配等现金支出。具体实战界面如图2-24所示。

图2-24 报表预算分析界面 OFLAncMcKt6EZ1NrKG6nFBhzUMZjNOzLT8XhZ/Ar8S8O2WPQvrvJH7FRUxxZQf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