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从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成立开始,至今经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初创时期,零点起步;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之后的飞速发展期;第三个时期为进入21世纪迎来的突破重围、融合创新期。

第一节 初创期(1958—1978):开拓前行

1958年5月1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从此全国掀起“大跃进”热潮。在这种各行各业都实行“大跃进”的形势下,作为广播电视事业的主要宣传工具,北京电视台在各项条件都不成熟的状态下积极筹措,于1958年5月1日正式成立。当晚播出的内容:第一个节目为《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合作社主任庆祝“五·一”节座谈》,形式为电视座谈讲话,时长10分钟。第二个节目是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摄制,反映干部下放问题,片长10分钟。这个时期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主要依托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提供影片。初期的电视事业发展有很多的第一次。

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中国自己的电视信号第一次出现在了屏幕上。

第一部电视剧:1958年6月1日,全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

第一次大型转播:1958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次对国庆“十一”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进行了现场实况转播,这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对重大节庆典礼活动进行大型转播。

第一位播音员:1958年11月2日,播音员首次出镜口播新闻,当天负责播报的播音员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第一次对外出售电视片:1961年4月4日—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在北京转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世界性体育比赛——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北京电视台首次向联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出售电视片。

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电视节:1963年9月1日—10日,中国电视代表团参加了在阿联(今名埃及)亚历山大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视节。影片《金小蜂与红铃虫》获科教片二等奖。这是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性电视节并获奖。

第一次外派记者报道:1963年11月10日—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派出报道组采访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北京电视台是第一次派记者到国外报道体育活动。

第一次彩色播出: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始彩色电视试播,中国开始迈向彩色电视时代。

中国电视初始阶段,中国电视节目多为格里尔逊式、政论化风格。内容上报道重大事件、介绍先进典型、宣传方针政策,特别是非常时期如《三口大锅闹革命》《当代愚公战太行》《壮志压倒万重山》等节目,题材典型、细节典型,概念化、公式化更加突出。

第二节 繁盛期(1979—1999):迅猛发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和价值。做出把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国有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冲撞冲突,人们的独立意识、自我价值实现意识逐渐觉醒。从此中国进入全面复苏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电视也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系列化时期(1979—1989),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栏目化、系列化。栏目:1979年9月30日中央电视台开办《祖国各地》,1989年中央电视台开办《地方台50分钟》,1990年改为《地方台30分钟》,采用美国20世纪50年代电视纪录片风格。

系列片:1979—1981年中日合拍《丝绸之路》15集;1983年中日合拍《话说长江》25集;1986年中央电视台独立拍摄《话说运河》35集。

回归时期(1990—1999),电视领域开始出现客观反映现实的弗拉哈迪式作品。涌现出《望长城》《流浪北京》《沙与海》《藏北人家》《阴阳》《龙脊》《远在北京的家》《远去的村庄》《德兴坊》等一大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回归不介入、不干预的“直接电影”理念,以观察者身份制作反映丰富内涵的电视作品。具有比较强的人文关怀,以平民视角,关注事件发展的过程,保持原生态。

《新闻联播》诞生: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早在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和成都等地电视台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即“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新闻联播》采用高度程式化的编排风格。从播出顺序来看,依次为时政报道、常规报道、国内简讯、国际简讯。四大版块虽偶有调整,但总体维持着次序的稳定。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新闻联播》节目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中央电视台更名: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对国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

第一部引进海外动画片:1978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引进第一部海外TV版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第一次卫星转播体育比赛实况:1978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卫星,从阿根廷向国内转播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实况。这是我国电视台第一次通过卫星从国外回传体育比赛实况。

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进入80年代后,全国各电视台全面开展了广告经营业务。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电视广告经营进入高速增长期。一批优秀的电视节目形成黄金资源效应,1994年11月8日开始的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更是备受瞩目。

第一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1979年8月,第一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召开,明确提出电视台要独立自主办节目,摆脱长期“要饭吃”的状况,成为电视节目生产主体性全面萌发的起点。

第一次大规模节目交流:1979年9月15日—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主办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电视节目联播》。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台推荐了节目。这是我国电视界第一次大规模的节目交流。

第一次播出美国科幻片:1980年5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美国大型科幻系列片《大西洋底来的人》,掀起收视狂潮。

第一份通俗电视刊物创刊:1980年10月20日,由浙江省广播事业局主办的全国第一份通俗电视刊物《大众电视》创刊。

第一次全国性电视节目评选:1981年4月3日—13日,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1980年1月1日到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里播出的各类节目进行评选,评出优秀节目125个。电视剧《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获一等奖。这是我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电视节目评选活动。

第一次卫星通信电视转播试验成功:1982年10月5日,中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的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试验取得成功。

第一个电视节目市场成立:1983年,我国第一个电视节目市场——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网成立。当时的交易方式虽然还是原始的物物交换,但中国电视人的市场观念却是从这里起步的。

第一届央视春晚:1983年,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春晚具备了现场直播、观众点播、主持人串场和茶座式观众席等特点,强化了电视媒介独有的魅力,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

第一家高校电视台:1985年10月1日,经有关部门批准,我国第一家高校电视台——武汉华中工学院电视台成立并开始播出。这个电视台是华中工学院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于播出电视教学节目。

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台:1990年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正大综艺》登陆央视:1990年4月21日,《正大综艺》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节目通过外景主持人带观众走向世界各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节目口号“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更是成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渴望》牵动无数中国观众:1990年岁末,电视剧《渴望》播出,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这部剧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长篇电视情节剧的历史,也成了当时的“现象级”剧作。

电视“上星”:1992年10月,我国第一个卫星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使得之后“上星”与“落地”成为电视领域越来越热门的话题。1992年,贵州卫视、云南卫视通过卫星播出,成为中国电视史上上星最早的省级卫视。1993年,四川卫视、西藏卫视、新疆卫视上星,省级卫视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电视台节目上星,是传输手段历史性的转变。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改革: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先河。其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相继创办,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新闻联播》录播改直播: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同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升格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新闻联播》实现以直播方式播出,带来电视时效革命,进入争分夺秒的新时期。

香港回归报道创下直播收视纪录:1997年是中国电视直播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标志性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先后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直播活动。其中香港回归报道是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直播报道,投入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多、最先进的设备,创造了当时中国电视收视最高纪录。

湖南卫视自制剧掀收视热潮:湖南卫视1986年出品的《乌龙山剿匪记》开创了国内自制剧的先河。1997年,湖南卫视的自制剧《还珠格格》引发收视狂潮,随后又制作了《又见一帘幽梦》《血色湘西》《恰同学少年》等自制剧。

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1999年,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

第三节 突围期(2000—):融合创新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小康社会”写入报告主题。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废止,中国农民告别绵延2000多年的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6年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新的药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向国际社会回答了“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阐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展示了中国同世界一起共享繁荣的博大胸怀。国家实力的发展为电视内容生产提供丰富源泉,与此同时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也对电视的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电视媒介不断探索创新,寻找突围发展之路。

融合创新发展时期(2000—),也是中国电视大众化、娱乐化、产业化发展时期。各种风格、各种题材、各种形态、各种类型电视节目相继出现,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讲述》《见证》《纪事》等栏目。

湖南卫视成为省级卫视领军者:2002年,湖南卫视确立了“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频道定位。2004年,推出“快乐中国”的频道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栏目编排,强化频道特色。2006年,湖南卫视广告创收突破10亿,居省级卫视第一,成就了中国电视史上“电视湘军”的美誉,成为这一阶段省级卫视的领军者。

省级卫视百花齐放:2002年,安徽卫视确定了“剧行天下”的频道定位,数个知名电视剧栏目的收视率在省级卫视同时间段中遥遥领先。2004年,山东卫视锁定“情义”定位,推出《水浒传》《闯关东》等现象级大剧和知名栏目。贵州卫视的“西部黄金卫视”、广东卫视的“财富”、江苏卫视的“情感天下”、浙江卫视的“中国蓝”、广西卫视的“女性”、云南卫视的“绿色人文”、东方卫视的“时尚综合”、海南卫视的“旅游频道”等,纷纷通过市场细分,获得了个性化的快速发展。

电视台频道专业化运营: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向新闻立台回归。电视频道专业化运营阶段正式开始。

2003年,堪称“广播电视直播年”。面对伊拉克战争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广播电视人沉着应对,以主持人和嘉宾谈话方式,就单一事件开启长周期、高密度、全方位的连续直播,央广推出《海湾零距离》、央视推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创造新闻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其间,广播《行风热线》、电视问政节目渐次升温。2008年中央提“按新闻规律办事”,在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时,广播电视记者迎难而上,冲到抗灾报道第一线,讴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顽强意志,也彰显了广播电视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救援方面的独特价值。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惊艳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谢幕,广播电视将这些重要事件连同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声音和图像传遍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世人对中国的印象和中国媒体在世界的形象。

“超级女声”引领电视选秀:2004年,湖南卫视开始举办女性大众歌手选秀赛“超级女声”,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成为当时一档现象级的电视娱乐节目,并引起了跟风模仿。数十家频道随后纷纷推出了同类型的节目,电视综艺由此进入选秀时代。

央视进军电视购物频道:2006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宣布开播“CCTV中视购物”频道,此举标志着央视正式进军电视购物领域。而电视购物也成为广电媒体创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地面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2008年,北京等8个城市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开始播出高清和标清电视节目,正式拉开我国地面模拟电视向地面数字电视转换的序幕。2008年9月28日,北京卫视高清频道开播,高清节目比例占全部播出时长的50%以上。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火:2012年5月,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开播以来平均收视0.48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不仅赢得满意的收视率,相关话题也火爆网络,引发一股“舌尖热”。

“好声音”开启综艺“烧钱”路: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通过植入等创新广告形式,放大广告的传播效果,获得更好的收视率、更多的广告承载量、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大投入、大明星、大推广,成为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四大卫视角逐综艺市场的公开武器。

2013年起,广播电视整体跨入融合发展阶段。2013年初,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印发《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提出将网络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与电台电视台发展同等重要地位,推动因台资源互动和深层融合,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网络视听新媒体。为推动职能转变和资源整合,2013年3月,中央决定将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组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4年8月中央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融合发展重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2015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力争两年内,在局部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十三五”后期,取得全局性进展。

“芒果TV”创立:2014年4月,湖南卫视正式创立“芒果TV”,打响媒体融合的“第一枪”。作为湖南广电唯一的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以强大的湖南卫视为后盾,专注做强视频平台和新媒体业务,探索电视媒体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其成功实践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摇一摇”引领跨屏互动:2015年央视春晚与微信合作,在直播过程中加入了摇红包互动,当晚微信用户参与次数达72亿次,最高一分钟达8.1亿次,在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同时,也赋予受众新的节目体验。“摇电视”打通了电视与手机之间的屏障,实现了跨屏互动,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新探索。用户不再单纯被动接受节目内容,而是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互动中来。

图1-2-12018年4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揭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提到“将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中央三台合并,实现了中央层面的广播、电视,国内、国外传播机构的融合,为广播电视改革提供了现实案例。

首个电视虚拟主播亮相:2018年5月,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智声平台使用AI语音合成技术,对央视主播康辉的声音进行合成模拟,打造出全球第一个虚拟主播形象“康晓辉”,在CCTV-13的特别报道《直播长江》中亮相。

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获批:2018年9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广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调整为4K超高清方式播出。自此,广东综艺频道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

首个上星4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2018年10月1日,国内首个上星超高清电视频道CCTV4K超高清频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着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媒体迈进的重要一步。

首次实现8K超高清内容5G远程传输:2019年6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实现我国首次8K超高清内容的5G远程传输,并为参加2019世界移动大会的嘉宾现场呈现极致流畅的传输速度以及色彩鲜艳、纤毫毕现的画质体验。

2019年6月底开始,《新闻联播》栏目由原央视新闻中心改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节目中心。8月1日,CCTV 7由“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国防军事频道”,《新闻联播》从此时起由CCTV-1、CCTV 7、CCTV-13、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并机直播。

《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2019年8月24日,《新闻联播》正式入驻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仅一天时间,其抖音号的粉丝数增长至近1 500万,直接冲上当天的热点榜第一名。在快手上发布三条视频后,粉丝数即达到了近1 700万。

截至2019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成4K超高清频道技术系统,并于国庆前夕全面开通,向全国直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高清视频。原中央三台所属“三微一端”整合为超级移动客户端“央视频”,通过它和各频道垂直客户端分发,对庆典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据统计,电视端总收视达7.99亿人次,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平台总体阅读浏览量达45.98亿次,其中视频点播收看次数超过36.93亿次。“央视频”出品4K超高清直播电影《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华诞》信号接入全国70家影院,是电视与院线的首次联手,视觉冲击力产生爆款级观映效果。这为将来把奥运会、世界杯赛事信号引入院线,开辟广播电视新蓝海埋下了伏笔。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随着5G实用阶段的来临,智慧广电除了传递信息、服务生活,还将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智能网关接入家庭,将给客厅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让家人享受智能生活的天伦之乐。可以预见,未来广播电视前景光明,将赢得从“办新媒体”到“用新媒体”再到“变融媒体”的华丽转身。

思考题

1.中国电视发展初期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中国电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成就。

3.思考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JUTY//Yz0e0GcOjcokdT29I5OrRD2nlmmM/vo0xnyWZKAqZBxR2QSAZKFxVkz1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