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于临床医学的循证实践发展迅猛,不仅很快应用于医学领域,而且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终在全球实践领域催生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循证实践浪潮。循证实践非常重视利用前人的工作,不仅包括如何科学筛选大量信息的方法,而且还有评定证据的类型和等级,从而探求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借鉴循证实践的理念与方法,以证据的产生为基础,围绕抑郁、焦虑、社会性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可着力解答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实效等核心议题。循证研究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实证维度,有助于架起科研成果向教育实践转化的桥梁,弥补研究与实践的鸿沟,从而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与决策的科学性。
在循证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皮尔逊(Karl Pearson)、费舍(Ronald Fisher)和格拉斯(Gene Glass)是不得不提的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学者。1904年,著名统计学家皮尔逊正式使用了数据合并技术,将11项来自不同但相似研究的原始数据进行合成,评估了接种疫苗对军人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 。后来另外一位著名的统计学家费舍针对样本量小、结果在统计学上不显著的多项研究,提出了 P 值合并技术,即把缺乏效力的多项检验组合到一起,得到的累积统计效力会更好,这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意义元分析的前身 。到了1976年,格拉斯进一步发展了合并统计量并提出了对多项相似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合成的元分析的概念 。
循证实践的流行与信息量的爆炸有着密切关系。早期新成果的产出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多,依赖于纸质的文献就可以做研究了。但是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是很难跟得上成果的更新速度的。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仅在医学领域,每天有75个实证研究和11个系统评价,某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很难穷尽所有研究,需要综述论文来了解最新的进展。循证研究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在做重要决定时,证据比感觉更为可靠。与实证研究相比,元分析的样本量更大,提高了检验效能,结论更为可靠,且能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当纳入文献质量较高时,所得的结果也让人更为信服。循证研究更强调对规范和过程的遵循,而尽量淡化单个研究者个人经验的作用。与综述研究相似,循证研究不仅通常会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而且高质量的循证研究甚至可以为临床决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循证实践就是对已有研究的研究。系统谨慎地将同一领域前人的研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结果、方法细节、文献质量等进行评定,找出已有研究不一致的调节因素。对于理论研究而言,循证研究可以找出已有研究不一致的原因来源;对于实践来说,循证研究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综合全面的结论,一定程度上缩短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距离。
与相对主观的综述不同,循证研究是相对客观、系统的方法。与一般的研究相似,循证研究也有着一套规范的研究流程。循证研究把主题和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多项独立研究汇总在一起,从诸多研究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信息,整合已有数据,给出合理解释并以合适的方式加以呈现,以此取代那些意见过时、陈旧的论文。具体的实施需要明确清晰地界定研究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迁移证据与评估反思等步骤。
第一步,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变量。这是循证研究的第一步。一个课题是否适合做元分析,主要取决于实证研究能否提供元分析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回答要研究的概念或干预手段是什么,这些概念和结果变量是如何进行测量的。需要明确效果量的类型,究竟是相关系数、标准化均数差还是比值,并明确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第二步,文献检索与筛选。确定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文献,通常借助于电子数据库和纸质期刊,可以采用逆向检索的方法。是否把目标文献查全,有没有遗漏是衡量元分析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纳入标准,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找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常用的比较规范的文献筛选流程见系统评价和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 Analysis,简称PRISMA2020),确保纳入的研究都符合研究目的且具有专业意义。
第三步,数据提取与数据处理。筛选文献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提取,通常会设计数据编码表,需要对编码者进行必要的培训,根据一定的格式从文献中提取元分析所必需的信息。循证研究有别于一般综述的地方在于可以对已有证据进行质量分级,因此许多系统评价和元分析中会根据一定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信息核对无误后,通常就采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例、平均数和相关系数是最为常见的三类效果量。软件操作使用占比虽然不大,却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操作部分。常见的分析软件有Revman、Stata和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CMA)。Revman对于新手来说更容易上手,CMA是专门用于元分析的商用软件。在主分析之后,通常还会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元回归分析等。
第四步,结果解读与报告呈现。通常在元分析的报告中需要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的元分析结果等表格以及各个研究阶段所纳入的研究数量、主要结果的森林图和漏斗图等图形。在讨论部分,主要涉及元分析结果的意义、纳入研究的质量、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建议等内容。
兴起于医学临床领域、重视科学证据的思潮,不仅迅速向整个医疗服务领域渗透,而且不断延伸到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形成了一种循证实践的实践形态 。1979年,格拉斯做了一项非常经典的元分析,基于725项关系涉及90万名学生的数据资料,探究了班级规模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加,学生成绩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而增加到20个人之后,成绩就变得非常平缓。这为班级人数规模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支撑。而在相关研究中,文献质量的调节作用明显。在低质量的文献中,班级规模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较低;在高质量的文献中,两者的相关程度较高 。Cooper等人2006年的一项元分析发现,家庭作业和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年龄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与年龄小的儿童相比,年龄较大的学生的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更为密切 。
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循证实践研究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循严格的科学证据开展工作成为可能,教育工作者不再仅仅依据个人的经验、思辨和猜想做出判断。循证,需要的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证据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是循证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按照杨文登博士的定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是指整个心理健康领域的循证实践,后者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实践的核心理念遵从最佳研究方法—最佳证据—最佳教育实践。循证实践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直觉经验和理论思辨的基础上,秉持循证精神,基于最佳证据进行实践 。
循证研究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兴起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循证实践向外延伸推广的产物。循证研究中的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和迁移证据等步骤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实证研究。可见,循证研究的质量严重受制于实证研究的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中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是高质量心理健康循证实践的基础。
由于循证实践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 ,证据数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部分心理健康教师对循证理念缺乏深入理解或有理解但实施较少。为进一步提高实证研究和循证研究的质量,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有很多,而其中采取预研究的注册备案、原始数据在线存放和标准化数据的规范报告等是几项的重要举措。未来还需要继续以追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为目标,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精准化和实施流程的模块标准化。
基于这样的理念,本书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展开了一些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研究,力争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尝试呈现给读者。由于心理健康涉及内容较多,每个部分争取用短小的篇幅做一些浓缩性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