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题一
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

学习目标

微课

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

1.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了解儿童发展不同阶段的起止年龄。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3.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学前儿童的发展。*

情景导入

小爱这个月就3岁2个月了。小爱的妈妈最近有点发愁:马上就到幼儿园报名季了,要不要把小爱送到幼儿园呢?爷爷奶奶认为:小爱年龄还小,他们可以在家里帮忙照顾,如果小爱去了幼儿园,会不适应。爸爸认为:如果不送小爱去幼儿园,会影响她的发展。小爱的妈妈对此有些困惑,不知该如何做。

问题:小爱的妈妈是否该送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

问题解析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含义

人类的发展包括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两个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及霍尔的复演说认为,人类个体的发展是对人类种系发展的浓缩复演。个体发展是指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其身体、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发育、成长、成熟直至消亡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儿童的成长成熟过程,也包括成人后的衰退消亡过程。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0—18岁儿童的身心从不成熟向逐渐成熟、由不完善到日趋完善变化的过程。其中,0—6岁是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发展迅速,变化极大,是为个体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儿童发展是以从出生到入小学之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索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为了研究与论述的方便,通常将人类个体的发展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生理发展,主要指人的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大脑的发育成熟、动作技能的进步、身高体重的增加、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等都是生理发展的体现。二是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个体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学前儿童发展研究要着重解决三个“W”的问题。一是What(是什么),探索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共同特征与模式,描述学前儿童在身体动作、认知、语言、情绪、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儿童发展变化的时间表;二是Why(什么原因),分析引起儿童身心变化的原因,构建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探索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三是How(如何优化),有意识地运用儿童发展的规律,给予儿童适宜的引导,使其顺利度过每个发展阶段,以达到优化发展的目的。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人,只有掌握了儿童发展的基本特征、普遍规律,并能依据相关理论分析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给予儿童适宜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拓展阅读

心理现象的分类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条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

从宽泛的角度而言,儿童期是指0—18岁的个体。参照我国的现行学制,将0—6岁上小学之前的孩子称为学龄前儿童(即学前儿童),将6—18岁的孩子称为学龄儿童。在这两大阶段中又分出一些具体阶段,目前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阶段划分见图1-1-1。

图 1-1-1 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从出生到3岁,其中0—28天是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婴儿适应新环境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婴儿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生活,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新生儿期到24个月,婴儿都极度依赖成人,许多能力刚刚开始形成,比如说话的能力、感知和动作协调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模仿学习的能力等。2岁左右,婴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独立意识开始出现。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不再像之前那么依赖成人。

幼儿期:从3岁到6岁。3—6岁幼儿的身体比例发生变化,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也逐渐得到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已经齐全,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均开始萌芽、发展。

三、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相似的、可预测的。学前儿童的发展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性。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间断的过程,先前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高级发展的前提。这是一个渐进的量的积累过程,不存在突然的中断。比如孩子说出第一个单词,看上去似乎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是日复一日成长和练习的结果。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发展的特定时期,儿童的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即发展的连续过程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的。比如孩子在某一个时刻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表明其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登上了新的台阶。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儿童的身心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有着质的差异,但又存在交叉,紧密联结。

2.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敏感期

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形成的普遍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年龄特征是从众多个别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如1岁半的力力特别喜欢翻柜子、拉抽屉,2岁的东东爱模仿大人说话,4岁的小花爱模仿妈妈抹化妆品等,这都表现出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的年龄特点。

敏感期是指在某个特定时期大脑对特定刺激特别敏感。例如,5岁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若他在这个时期去学习,就可以更容易获得数概念。儿童在敏感期内习得某些知识或能力会事半功倍,在此期间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学习条件,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事倍功半。表1-1-1描述了几种敏感期出现的年龄阶段与典型特点。

表1-1-1 学前儿童发展敏感期及特点

拓展阅读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的一座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名裸体女孩,一人约7岁,一人约2岁。这两名女孩被送到孤儿院抚养,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饭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学会了几句话,开始具备人的一些生活习性。她去世时估计已有16岁,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孩子的水平。

“狼孩”的事例说明:在童年早期错过发展的敏感期,对个体今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适宜的早期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二)方向性与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始终朝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系统的方向发展,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比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再比如每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会经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三个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不能互换,是固定不变的。

(三)不均衡性与整体性

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等速发展的,表现出不均衡性。从生理发展来看,身体不同机能系统的发育在发展的起始时间、速度、达到的成熟水平等方面均不相同,而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个体的心理发展更是表现出不均衡性。如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比语言发展要早;语言发展中的口头语言在1—3岁发展较快,而书面语言在3—5岁发展较快。

虽然学前儿童的发展存在不同方面,在速度上也不均衡,但是这些发展的不同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逐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共性与个体差异

每一个正常儿童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其发展会按照相同的方向和顺序进行,这就是共性。与此同时,发展的个体差异也非常明显。每个儿童的发展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水平都是不同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观察能力强,对于细节的分辨能力突出;有的孩子记忆力好,对于生活中的事件难以忘记;有的人善于理性思考,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当代心理学强调:要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承认发展的多元化,承认不同发展条件、不同社会条件、不同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四、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将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划分为外在的客观因素与内在的主观因素两大部分。

(一)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客观因素

1.遗传素质

遗传是将亲代的某些生物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的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也称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遗传素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与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与条件,儿童的发展将无从谈起。比如,无脑儿生来就没有正常的大脑,虽然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只有一些饥、渴等最低级的内脏感觉,绝不可能产生思维、想象等高级认识活动。又如,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如果第21对染色体上多出一条染色体,就会患上唐氏综合征。这类患儿生来就存在躯体与智力上的缺陷,且难以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一般认为,遗传素质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受遗传的影响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其次,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通过遗传得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征,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与生俱来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使刚出生的小婴儿就表现出差异,有的孩子比较安静、容易入睡,有的孩子大哭大喊、手脚乱动。又如,在音乐、美术等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孩子,往往与其天赋异禀有关。每个儿童的遗传素质既有与别人相同的地方,也有与众不同之处。这种差异,使得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人。

不可否认,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但绝不能片面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只是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长大成人的可能性,它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的发展。一个生来健全的孩子,如果出生后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机会,就不可能掌握人类的语言,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比如,“狼孩”虽然具备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但从小在狼窝里长大,最终形成了狼的生活习性。回归人类社会之后,虽然人们对“狼孩”实施了特别的教育,由于错过了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其最终的智力水平极低。大量研究表明,遗传素质只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决定儿童向哪个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的客观因素则是社会环境与教育。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人类个体的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种系发展中遗传的成长程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遗传,个体获得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胎内发育成熟后来到人世的儿童,还要经过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才能真正长大成人。生理成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理成熟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对儿童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生理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出现或发展;如果生理上尚未成熟,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其次,生理成熟的顺序制约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对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顺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即首尾方向和近远方向。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爬,最后才会走路。身体各大系统的发展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运动系统次之,生殖系统最晚。儿童不同感觉系统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听觉系统在胎儿期就开始发展,视觉到出生后才发展。所有这些生理发育和成熟的顺序都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3.环境和教育

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生物性因素,只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主要是由环境与教育决定的。

从生态学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与条件的总和。一切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类也不例外。通常,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物理、地理环境及自然生物圈,它为人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空气、阳光、水、营养等,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社会环境是指影响儿童发展的一切社会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家庭、托幼教育机构、社区、现代传媒等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及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是每个人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最早、对儿童影响最为广泛的教育。家庭的结构、物质生活条件、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深远而持久。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养育孩子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综合。通常将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一是权威型,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经常与孩子沟通,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同时设定明确的规则,适当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先倾听孩子讲述原因,然后制定合理的规则规范子女的行为。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比较独立、自信、友善,善于与他人合作,社交能力强,自我调控得当,学习成绩较好。二是专制型,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较少与孩子沟通,给孩子制定规则和期望,要求孩子服从和遵守,对孩子的控制程度高,表现出严格、冷漠的特点。孩子犯错时,父母常不问缘由地直接打骂。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尊水平低,自卑退缩,社会交往能力弱,更加依赖他人。三是放纵型,父母很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控制,孩子的自主性非常高。孩子犯错时,父母对孩子的错误经常视而不见,一味包容。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可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比较主动和活跃,也可能表现出比较放纵、易于冲动、攻击性强、社交性弱等特点。四是忽视型,父母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孩子犯错时,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旦受到刺激,则可能出现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或暴力冲动。

托幼机构是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除了家庭之外儿童接触最多、对儿童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托幼机构主要通过其教育质量影响儿童的发展,这种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是结构性质量,主要指师幼比、班级规模、教师专业水平及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二是过程性质量,主要包括师幼互动、学习环境、课程、家长参与等。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通常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合理的师幼比。有利于教师关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保障儿童的安全,同时与每个儿童有更多的互动。第二,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对儿童的关注度更高,对儿童的需求更敏感,能更多激励并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活动,使儿童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第四,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这是儿童教育实践的核心因素,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培养儿童的自信心,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及社交能力的发展。第五,适宜的学习环境。宽敞明亮的室内外空间、充足多样的游戏材料、安全卫生的设施设备等,都是影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六,以儿童为本的课程。这是一组系统的、有利于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经验,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的中介与桥梁。第七,高程度的家长参与。可以促进托幼机构与家长的双向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为学前儿童构建协同一致的成长环境。

社区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社区环境与社区教育两方面。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经济状况、人文环境以及图书馆、少年宫、体育场等社区实体的文化;社区教育主要指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因地制宜地建立儿童游戏组、家庭活动站、亲子活动中心、大带小游乐园等,面向学前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非正规教育活动。社区是学前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儿童所处的家庭紧密联系,与儿童所在的托幼机构相互补充,共同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儿童生来就处于现代传媒无处不在的影响之下。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传播媒介已成为学前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现代传媒,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如直观形象的电视节目、生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使儿童足不出户就可以去南极、探深海、登月球、看太空,使儿童在轻松愉悦之中拓宽视野,习得大量知识经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激发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然而,互联网信息繁杂、良莠不齐,学前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又喜欢模仿,如果成人对儿童看电视、使用电脑或手机的行为不加引导,很容易使儿童过度依赖电视、电脑,导致儿童出现视力下降、肥胖、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弱、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慢、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适应现实生活等问题。

在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客观因素中,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环境与教育则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然而,我们不能片面夸大遗传、环境及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因为,遗传素质、生理成熟、环境与教育只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外部原因,这些外因要起作用,必须通过学前儿童发展的内部原因才能实现。

(二)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指儿童自身的全部心理活动,主要包括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自我意识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儿童的需要。

学前儿童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内部原因,这一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学前儿童虽然年幼,但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发展的主动性。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儿童就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在积极活动中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对客观现实做出反应,并将社会与教育的新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新需要。如: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通过哭泣、喊叫等方式表达需求、与人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婴儿每天接受大量声音刺激,成人经常对着婴儿讲话,并引导婴儿辨别语音、理解词义、练习说话。久而久之,婴儿逐渐将特定的语音与特定的事物相关联,开始能听懂一些语词或语句,进而产生了自己说话的需要。“自己说话”的新需要与“不会说话”的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促进婴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是不断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儿童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相互依存。如:3岁儿童处于口语发展初期,他只需要掌握某些日常词汇,就能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因此,他不会产生掌握书面语言的需要。进入小学的儿童,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产生了掌握书面语言的需要,他开始努力学习阅读和书写,不断提高自己的书面言语水平。其次,儿童发展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相互否定。一方面,新的需要总是否定原有的心理水平。如:1—1.5岁儿童处于单词句阶段,常用“球球”“帽帽”等单词表情达意。但这种以词代句的表达方式常常表意不清,当儿童对成人说“球球”时,并不能使人了解是“球丢了”“球脏了”还是“我要玩球”。为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儿童产生了学习语句的新需要。这种新需要驱使儿童由单词句阶段向双词句、简单句阶段发展。另一方面,一定心理水平的形成,意味着对原来需要的否定。如:学前儿童特别喜欢游戏、需要游戏,但进入小学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已不再将玩游戏作为自己的主导需要了。也就是说,心理水平提高了,原来的需要就被否定了,在心理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儿童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循环往复的矛盾斗争,就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内因,社会环境与教育是影响发展的最主要外因,其中,教育是儿童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如果不通过儿童发展的内因,教育这个外部条件将无法产生作用;如果只有儿童发展的内因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的发展则会受到限制。因此,儿童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主要是由适合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因此,父母及教师都要研究儿童,不仅要了解儿童发展的水平、特点与规律,而且要分析儿童的需要、能力与性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实操训练

【项目任务】

训练目的:熟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差异。

训练内容:选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发展领域中“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这一目标,请分析、比较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目标的不同点。

【真题连接】

1.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2022年上半年)

A.遗传有缺陷 B.生理成熟迟滞

C.自然环境恶劣 D.社会环境缺乏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不妥的是( )。(2018年下半年)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和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3.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2017年上半年)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答案与解析

B.后天环境对智商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

【延伸探究】

1.视频:《幼儿园》。

2.视频:《锡坤闯世界》。

延伸探究 YuW0aDTuXDdrjGyvY5vzgAsR9N9+PmLMK8SzcTMasx3WLIKEh/1wiIFoGwHA2u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