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题二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感觉、知觉的概念及其关系,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感觉和知觉。

2.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水平。*

3.理解观察力的概念,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情景导入

1.芳芳3岁了,刚上幼儿园。老师告诉芳芳的妈妈,芳芳总是分不清黄色和蓝色。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刘老师正在给中班的小朋友排节目,她面向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先伸出左手……再伸出右脚……”,可是刘老师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伸出了和自己同方向的手或脚,分不清左右方向。

3.佳佳3岁了,每天晚上喜欢看动画片。妈妈告诉她,只要时钟走到6点半就可以打开电视看《大耳朵图图》了。一天,佳佳等得不耐烦了,就要求妈妈把时钟拨到6点半。

问题: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出现上面提到的现象呢?

问题解析

一、感知觉的内涵

感觉和知觉都属于认识活动的低级形式,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初方式。通过感知觉活动,儿童将外界物质环境与自身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从而为其他更高级心理活动的出现奠定基础。比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因为饥饿或寒冷而啼哭,会因为感受到光的刺激而眨眼,会对声音做出反应。可以说,感觉和知觉让婴儿感受到自己和世界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婴儿才得以发展出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能力。

(一)感觉及其分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讲台具有色、形、凉、滑、硬等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

依据信息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两类:一是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二是内部感觉,由机体内部变化引起,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特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见表3-2-1)。

表3-2-1 感觉分类一览表

(二)知觉及其分类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其实质是回答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什么”的问题。比如,眼睛感觉到了光线的刺激,刺激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视觉信息经过加工后,我们便知觉到了发光的物体是“灯”。

依据知觉的对象,可以将知觉分为两类:以“物”为知觉对象的,是物体知觉;以“人”为知觉对象的,是社会知觉。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将物体知觉分为不同种类(见图3-2-2);社会知觉中又包括对别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图3-2-1 学前儿童知觉“苹果”的工作原理

图3-2-2 知觉的分类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见表3-2-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感觉有机地发生联系,构成知觉。在实际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

表3-2-2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视觉、听觉、皮肤觉、嗅觉、味觉是五种重要的外部感觉能力,是儿童感知世界的窗口,也是高级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

(一)视觉的发展

1.视觉的发生

视觉是儿童重要的感知通道之一。当强光照射孕妇腹部时,4—5个月的胎儿会闭上眼睛,表明他们的视觉感受器(眼睛)已经能够感受到光的存在。婴儿一出生,就通过视觉认识外界环境,探索环境的变化。如:在出生后的第一分钟,婴儿就能发现亮光的变化,且能把眼睛转向慢慢移动的物体。

新生儿的视觉系统(包括眼睛和视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展和成熟。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比较模糊,视神经和其他皮层细胞等传送信息的通路需要几年后才能发育到成人水平。不过,婴儿有些视力功能的发展是很快的,比如视敏度、颜色辨别,这些功能在很多方面已接近成人。

2.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由于新生儿的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视觉难以集中,视觉定位能力比较差,往往不知道应该往哪里看。新生儿的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与脸之间的距离。另外,由于新生儿的眼肌不能很好地运动,出生后2—3周内常常表现为一只眼睛偏右,一只眼睛偏左,或者两眼对合在一起。遇到光线,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或完全闭合。所以,这个时期的婴儿不能长期放在光源的同一侧,避免眼肌的平衡失调,造成斜视。出生后3周的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到了6个月时,他们可以看街对面的风景;8—9个月时,他们的视觉距离更长。

3.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即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视敏度又称视觉敏度,俗称视力。

由于新生儿的神经、肌肉和晶状体正处于发展之中,他们无法看到远处的物体。即使距离很近,他们看到的妈妈面孔也是模糊的。出生至6个月时,婴儿的视敏度有显著的提高(见图3-2-3),1周岁婴儿的视力已接近成人水平,但直到6岁时,才能和成人一样好。值得注意的是,出生后6个月以内是婴儿视力发展的敏感期,如果此时出现发育异常,会导致视力丧失。

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视觉发展水平在人的各种感觉能力中最低。这一发展特点使得婴儿喜欢中等复杂程度的图案。因此,成人给婴儿提供玩具时,宜选择那些对比度高、不太复杂的图案。另外,还要注意保证房间的采光充足。

图 3-2-3 新生儿眼中的图案

拓展阅读

儿童视力保健方法

4.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虽然婴儿看见的世界是彩色的,但新生儿只能辨别红色和绿色,要到2—3个月大时,婴儿才能分辨所有的基本色。

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在发展。同时,儿童的辨别颜色和掌握颜色名称的能力也继续发展。3—4岁儿童已能初步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紫色等混合色和蓝与天蓝色等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4—5岁儿童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5—6岁儿童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绘画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二)听觉的发展

听觉是个体对声波刺激的感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前儿童探索、认识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对音乐的感受以及与人的交往等都离不开听觉。比如,当儿童听见妈妈的说话声,就知道妈妈在附近,顿时产生了安全感。

1.听觉的发生

(1)胎儿对声音的反应。研究表明,胎儿的听觉感受器官在6—7个月时已基本成熟,对声音有反应。比如,强烈的声音刺激,如汽车喇叭声等,会引起胎儿的运动反应。研究发现,舒缓的音乐对胎儿有安抚作用,胎儿能听着舒缓音乐安静入睡;而强节奏的、突发的、低频打击乐的声音对胎儿有引发惊吓反射的作用(刘泽伦,2001)。因此,孕妇适宜聆听宁静悦耳的音乐,应避免过多的噪声刺激。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儿童出生后,听觉系统已经起作用。新生儿对不同声调,以及对声音的不同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都有不同的反应。

新生儿已经出现了听觉偏好,他们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有位医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出生1—2天的新生儿,在高速度吸吮时听到母亲的声音,在低速度吸吮时则听到父亲的声音。实验结果是:在12个孩子中,有11个孩子会高速度吸吮。反过来实验,让新生儿低速度吸吮时听到母亲的声音,高速度吸吮时则听见父亲的声音。有意思的是,新生儿很快就学会了用低速度吸吮。他们为了能听到母亲的声音而加快或减慢吸吮的速度,这表明新生儿更喜欢听妈妈的声音。

2.听觉的发展

出生后3个月内,婴儿的听觉主要是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枢的反射性听觉反应,3个月后,外周和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发育,有意义的听觉活动逐渐发展。6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7个月以后,婴儿听觉的发展主要与言语发展相联系。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起来。

(1)语言听觉。婴儿对人类的语声非常敏感,出生后,尤其是对母亲的高频率、语调夸张、似唱歌节律、缩短的音节和重复性用词等特殊的“婴声儿语”更为敏感。2个月的婴儿可以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以及同一个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例如,同样一段文章由两个人读,婴儿有不同的反应,而同一个人用生硬的、愤怒的语调,或者用愉快的、柔和的语调读,婴儿的反应也会有变化。4个月的婴儿即显示出对成人的“儿语”注意倾听,并显得非常愉快,而对成人间的对话则无此反应。

到了幼儿阶段,儿童对语言的听觉能力继续发展,对语音听觉的敏感性和分辨能力不断提高。幼儿最初仅仅感知词的声音,还不能辨别语音,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族语言的各种语音。在辨别声音细微差别方面,由于小班儿童往往不能区别发音上的细微区别,因此在学会正确发音方面会产生困难;大班儿童比小班儿童强得多,5—6岁儿童平均能在55—65厘米距离外听到表的摆动声,6—8岁儿童则在100—110厘米之外就能听到,说明从6岁到8岁,听觉感受性可以提高一倍。

拓展阅读

“重听”现象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这种现象是幼儿听力缺陷的表现,对幼儿言语及智力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造成“重听”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幼儿的听觉器官(主要是耳)出现问题,导致幼儿听力上的缺陷;二是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对这两种情况应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一是经常对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缺陷,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二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对幼儿的听力进行认真训练,如采取老师讲故事、幼儿复述等方法,可逐步恢复幼儿的听力,“重听”现象也就可以纠正了。

(2)音乐听觉。婴儿对音乐的喜好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曲调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容易引起婴儿积极的情绪反应。研究发现,0—4个月的婴儿对高频率的乐音敏感且感到安全,妇女和儿童的声音可以使婴儿镇静下来,但男人的声音却不行。婴儿开始微笑(6—10周)后,摇篮曲对婴儿就非常有效。从4个月开始,婴儿开始积极“倾听”音乐,并且伴有身体的反复运动,但运动和音乐还不同步、不协调。6个月以后,对欢快、优美的音乐声,表现出与音乐不同步但有一定的节奏感的身体动作。18个月时有10%的婴儿已能协调身体运动与音乐节奏之间的关系,2岁的婴儿已能静下来认真倾听音乐,而且出现合着音乐节拍的“舞蹈”或身体运动。

到了幼儿期,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对不同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够有较好的音乐节奏感、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研究发现,早期的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敏感性,对成人后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皮肤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皮肤觉主要包括温度觉、痛觉和触觉。新生儿对温暖、寒冷及温度的感觉非常敏感。比如,当奶瓶里的奶太热时,他们会拒绝吸奶嘴;当房间内温度骤降,他们会加强活动来保持身体的热量。婴儿一出生就有痛觉感受,如被针扎时会拼命大哭。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痛觉阈限逐渐降低,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年龄小的儿童不会用语言表达,常用啼哭、面部表情、身体移动和体态改变来表达痛觉感受,成人要注意仔细观察,防止儿童长时间遭受疼痛的伤害。此外,消极的情绪暗示会使儿童感到疼痛更加强烈,成人应给予儿童积极的鼓励与暗示。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婴儿的触觉探索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口腔探索。1岁前,尤其是手的活动形成之前,这是婴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二,手的探索。这是婴儿最重要的触觉探索方式。5个月左右出现真正的手的探索活动,7个月左右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手的探索活动。随着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婴儿能伸手抓住东西,手的探索活动变得更加准确。婴儿往往看见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有时越不让他动的东西他越想动。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可在确保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儿童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

(四)嗅觉与味觉的发展

新生儿能够察觉出各种气味。对于不喜欢的气味(如醋味、臭鸡蛋味等),他们会把头扭开并露出厌恶的表情。出生4天左右的婴儿就表现出对奶味的偏爱,吃母乳的婴儿能通过气味认出自己的妈妈。

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味觉偏好。与苦、酸、咸或者中性的味道相比,他们更喜欢甜味。不同的味道会引发新生儿不同的面部表情。例如,甜味能减少婴儿哭泣,使他们发笑和咂嘴;酸味会让婴儿皱鼻子;苦味则会让婴儿表现出厌恶的表情,嘴角向下撇,伸舌头,吐口水。

拓展阅读

感觉统合失调是怎么回事?

三、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是对物体属性的知觉,而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是对物体之间关系的知觉。

微课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体现在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并产生对一些形状的偏爱。实验证明,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另外,对婴儿进行视觉偏好的研究发现,婴儿不仅已经能够识别不同图形,而且对一些特殊的图形表现出偏爱:喜欢轮廓清楚的图形;喜欢带有环形和条形的图形;喜欢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喜欢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喜欢人脸多于其他图形;喜欢正常的人脸,而不爱看眼、鼻、嘴位置歪曲的人脸。

3岁儿童已初步具备根据样本找到相同的几何图形的能力,5—6岁儿童根据样本找到相同的几何图形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不同的几何图形对儿童存在不同的难度,辨别几何图形的先后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研究表明,当视觉、触觉、运动觉相结合时,儿童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在辨别几何图形的任务中,如果让儿童只依靠手摸,不让他看,这样就排除了视觉的参与,那么错误率比较高。如果让儿童既看又摸,即视觉、触觉和动觉都参与,那么即使以后不用看,只用手去摸,儿童也能较容易地完成任务。成人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提高儿童形状知觉的水平。比如,利用镶嵌板玩具让儿童认识不同形状。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会逐渐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结合起来。儿童在还不能准确说出图形或物体名称的时候,会在感知图形或物体过程中,自发地用语词来称呼它们。如3—4岁的儿童把圆形称为太阳、皮球等。

2.大小知觉的发展

大小知觉是人们对物体大小的感知能力,反映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变化。婴儿已经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前的婴儿能辨别大小,2岁半至3岁的儿童能够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小皮球,3岁以后的儿童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据研究,2岁半到3岁是儿童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判断图形大小的正确性与图形本身的形状有关。儿童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较容易,而判断椭圆、长方形、菱形和五角形的大小有困难。

儿童判断大小的能力还表现在判断的策略上。4—5岁儿童在判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逐块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而6—7岁的儿童,由于经验的作用,已经可以单凭视觉直接从一堆积木中指出大小相同的两个。

3.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位的反映,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方面。

(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婴儿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对来自左边的声音已经能够向左侧看或转头,对来自右边的声音则向右侧看或转头。

(2)空间关系的掌握

1岁多刚刚会走路的儿童已能辨别室内的方位,知道某些用品或食品所在的位置,也知道出门的方向。研究表明,儿童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面向儿童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儿童的左右为基准,做“镜面示范”,即要求儿童伸出左手,教师就要伸出右手来示范。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对方位词的掌握。当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往往把左右方位词与实物结合起来。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老师说:“请小朋友们举起右手”,小朋友们会不知所措;如果说:“请小朋友们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马上就做到了。

对点案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签到表最左边的序号也就是孩子的学号,紧靠着学号的一栏是让孩子书写自己的姓名,如果孩子不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就用学号替代,右边从周一到周五的地方让幼儿用入园时间来签到。我班的签到处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电子钟,电子钟上显示的数字是液晶体,孩子在模仿的时候,出现了“日”字形的8字。还有,大班的孩子刚入园一个月,不会书写名字。

图 3-2-4 大班幼儿自主签到表

4.深度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距离的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婴儿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物体和自己的距离,并能区分物体是朝向自己还是明显不会碰到自己。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经典实验

视崖实验

人类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吗?为弄清这个问题,吉布森和沃克发明了“视崖”装置(见图3-2-5)。他们把婴儿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进躲避。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1—6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结果: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他们时,只有3名婴儿极为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这说明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

图 3-2-5 视崖实验装置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发生速度的反映,并没有专门的感觉器官。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们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来感知。这些中介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盈亏、季节的变化等;也可能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活动,如心跳的节律、有节奏的呼吸等。成人与婴幼儿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的是时钟、日历等专门的计时工具,而婴幼儿掌握这些工具则需要一些时间。

对点案例

自主签到活动实施近2个月以来,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签到习惯。我班然然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都要哭几声,对奶奶说“不想上幼儿”。一天早上入园后,他来到签到表前问:“奶奶,今天是星期几啊?”奶奶说:“今天是星期四,要在星期四这一格子里签到。”在奶奶的指导下,然然在星期四的签到处盖了一个印章。盖完后,他又在星期五这一天的格子里也盖上印章。我问他:“今天是星期四,你为什么把星期五的格子也签了呢?”然然说:“把这些格子都写满了,明天就不用来幼儿园了。”听了然然的话,我和他奶奶都哈哈大笑起来,然然也开心地笑了,跟奶奶说了声“再见”就去玩了。这是然然第一次入园时没有哭。第二天是星期五,他还是来幼儿园了,又在星期五的印章上贴上了一个贴画。

此后的连续两周,然然都在周三早上,将周四、周五两天一起预签。预签后,再没有出现哭闹现象。

自主签到对小班幼儿来说也具备了游戏功能。游戏是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提前预签让然然用动作和语言表征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的冲突,释放了积压在心里的焦虑感,游戏化的暂时逃避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帮助然然治愈了入园焦虑。

婴儿最初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来体验时间,如婴儿到了吃奶时间会自己醒来或开始哭喊,这就是婴儿对吃奶时间的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学习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如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事件等,还可以借助自然界的变化等环境信息来体验时间。大班儿童开始借助计时工具或其他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认识时间。但由于时间的抽象性和儿童认知水平的局限,儿童知觉时间比较困难,难以准确把握时间。

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联系起来。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3—4岁儿童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这种时间概念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关。儿童往往以自身的作息制度作为时间定向的依据。如“早上是去幼儿园的时间”,“上午是上课的时间”,“下午是爸爸妈妈接自己放学的时间”,“晚上是在家准备睡觉的时间”。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有规律地生活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

(3)儿童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昨天”“明天”,接着才是“前天”“后天”“上周”“下周”。对于“正在”“已经”“就要”三个与时间有关的常用副词的理解,同样也是以现在为起点,逐步向过去和未来延伸。

对一些带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如昨天、今天、明天等,儿童难以正确掌握。一般来说,他们只懂得现在,不理解过去和将来。4—5岁的儿童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也能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还不能了解。5—6岁的儿童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等一些时间观念,也开始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能分清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秋、冬,但对更短的或更远的时间概念就难以分清。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年龄小的儿童难以理解计时工具的意义,6岁儿童还不能真正了解1分钟、1小时或1个月的意义,大约到7岁,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因此,在让儿童等待时最好不要用“等5分钟”之类的时间单位,最好利用沙漏、钟表指针等可视化的时间表达方式。另外,在儿童的言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时间的语词,如“去年”“星期天”等,但往往用错,不能反映出这些时间的实际含义。比如,儿童说“明天我到星海湖去玩”,实际上是要表达“昨天”去玩。又如,儿童说“我过年的时候买的”,实际上并没有正确反映时间。这时成人只需重复并纠正儿童的话,以供其模仿学习,不要因此批评儿童。

拓展阅读

巧用沙漏培养时间观念

图3-2-6 计时沙漏

很多家长在生活中都喜欢规定孩子的活动时间,如只看半个小时动画片,玩10分钟游戏等。但是,学前儿童并不懂得“时间”是什么,很多孩子不明白“10分钟”“半个小时”是多久,家长们很是苦恼。

建议家长用计时沙漏控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当沙漏里的沙子漏完了,孩子的活动时间也就结束了。比起具体的时间数字,用沙漏表示时间长短,孩子更容易理解,另外也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力是智力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儿童主动获得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观察力的发展对于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入学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性加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儿童常常不能自觉地去观察,观察中常常受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以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特别是小班儿童,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会忘掉观察任务。比如,当教师要求在自然角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时,儿童的兴趣可能会被自然角中的其他生物如小乌龟、蜗牛等吸引,忘记一开始的观察目的。中、大班儿童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按照成人规定的观察任务进行观察。任务越具体,儿童观察的目的就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例如,让儿童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如果明确告诉他们有几处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2.持续性延长

观察持续的时间短,与儿童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对于喜欢的东西,儿童观察的时间就长些。例如,儿童观察金鱼,时间可达5—6分钟;观察盆景,则只能观察1—2分钟。因为前者是活动多变的,儿童较有兴趣。在一个实验里,3—4岁儿童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6分8秒,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3秒。可见,在学前儿童观察持续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显著提高。

根据儿童观察力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儿童观察持续时间的特点,一方面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观察内容,另一方面要将活动控制在适当时间内。

图 3-2-7 儿童能持续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细致性提高

笼统、不细致是儿童观察的特点。小班儿童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只看事物的轮廓,不看内在的关系。大班儿童的观察就较为细致,往往能从事物的形状、颜色、数量和空间等各个方面来观察,不再遗漏主要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4.概括性提高

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只能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地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2)认识“空间关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观察到各事物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儿童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关系”阶段。儿童的概括能力表现为从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概括发展。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儿童的观察从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活动发展。最初,儿童观察时常常要边看边用手指点,视知觉活动要以手的动作为指导。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有时用点头代替手的指点,有时用出声的自言自语来帮助。大班末期的儿童可以摆脱外部指导,借助内部言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知觉。

另外,儿童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幼小儿童的观察是跳跃式的,东看一眼,西看一眼,不按顺序。经过教育,儿童能够学会有顺序地从左向右、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进行观察。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结合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教师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多种策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1.精选对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观察兴趣

学前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及时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抓住时机引导儿童主动观察并尝试表达观察的结果。儿童对动态、鲜艳、新颖、有声音的物体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布置幼儿园的区角。例如:在自然角养一些小乌龟、小鱼、小蝌蚪、蚕等可爱的动物;在科学区提供一些生活中常用但儿童较少关注的物体,如用塑料管折出许多有趣的动物、植物造型;在手工区提供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有创意的物品,如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花、灯笼、笑脸娃娃等。教师还可以引导中、大班儿童用多种方式记录并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2.加强示范,引导学前儿童掌握观察方法

学前儿童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正在发展中。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时,教师要将观察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引导儿童从表面现象中探究事物的本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观察方法、观察顺序等方面为儿童做出示范。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观察对象,引导儿童掌握不同观察方法的要领。3—4 岁儿童可侧重自然观察和重点观察,4—5岁儿童侧重直接观察、长期观察和全面观察,5—6 岁儿童可以侧重定期观察和间接观察。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边观察边讲解示范的方式引导儿童掌握观察的顺序。

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教师应该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儿童思考、观察,然后请他们说说观察的感受、结果,并找准时机帮助儿童总结观察方法。

3.注重常规,促使学前儿童养成观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学前儿童常常会接触到富有趣味的事情,如四季植物的变化、天空颜色的变化、汽车发出的声音变化等,但多数因为缺乏有意观察的习惯而没有留意。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自然契机,鼓励儿童走出活动室,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随时随地地观察,逐步培养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可引导他们开展每日观察活动,鼓励他们在观察或发现的基础上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并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下来,并与教师、同伴分享。

对点案例

南瓜的秘密

一日餐后散步,大班的孩子们在经过幼儿园的菜园子时,看到菜园子上方瓜架上结了几个南瓜,孩子们手指向南瓜,讨论着。

西贝:“看,上面有个大南瓜。”

焦子迅:“好几个南瓜呢。”

王若琳:“我看见一个黄色的,一个长的绿色的。”

陆泓博:“南瓜都不一样呢,那个是圆圆的,我在家还吃过南瓜的。”

孩子们讨论着南瓜,带着对南瓜的小疑问,开展了一场“南瓜的秘密之旅”。

把南瓜切开,里面有什么呢?

奔奔:“南瓜肚子里有种子,是南瓜籽。”

徐嘉忆:“南瓜皮颜色不一样,它的里面差不多颜色都是黄色的。”

小朋友们一起将南瓜的籽儿挖出来,又有了新的发现。

马亿琳:“咦,好黏呀,看我的手都黄了。”

赵睿轩:“老师,我发现南瓜种子长得不一样呢,也是有大有小。”

孩子们把南瓜籽取出分类后发现:个头较小的南瓜,它的籽儿较大;个头较大的南瓜,它的籽儿是小的。

老师:“南瓜可以做什么美食呢?”

康逸夫:“南瓜饼、南瓜蛋糕。”

小朋友们洗好小手,感受和面过程。

沐沐:“面粉黏黏的。”

苗苗:“面粉软软的像橡皮泥一样。”

面和好后进行揉面,把面分成均匀的大小,搓圆、压扁,孩子们说像是在玩黏土,不一会南瓜饼做好。

总结:孩子首先对南瓜的颜色、形状等外形特征进行观察,接着对南瓜的内部产生疑问,切开后观察,惊奇地发现,虽然南瓜的外形不一样,但它的里面长得都差不多,都是由黄黄的肉和一些种子组成,摸起来黏黏的,闻起来一股香香的味道。

图 3-2-8 “南瓜的秘密”

实操训练

【项目任务】

训练目标:了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训练内容:分析下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谈谈哪位教师组织的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为什么?

中班的张老师在组织幼儿认识水果时,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橘子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和形状等。

中班的李老师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果园观察这些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回来后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了西瓜、草莓等,要求幼儿每日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真题连接】

新入职的王老师第一次带大班小朋友做操时,发现大家的动作有些混乱,有的胳膊向左伸,有的向右伸,这是为什么呢?昨天老教师带操时,明明大家动作很整齐啊!(2021年下半年)

问题:

(1)请从幼儿左右概念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幼儿动作混乱的原因。

(2)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答案与解析

【延伸探究】

1.视频:《感觉与知觉》。

2.视频:《眼见为实,知觉为真》。

3.文章:《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

4.案例:《班级里的“最后一名”——幼儿时间体验的理解与回应》。

延伸探究 6Ke18WCOd7V+mpejooNW/i9wd6rSBOlLpKbQO7QhXhJBoRTS1Odqjl6kF2DJmt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