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与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第一章所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可相对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早期、幼儿期。各时期均有一定的阶段特点,但任何年龄期的划分都是人为的,实际上相邻年龄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一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细小的量变的积累到质变再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量变与质变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如大脑在逐渐增大和增重的过程中,皮质的记忆、思维和分析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发展。

婴幼儿与成人相比,不仅身体较小,而且是没有成熟、缺少经验的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自身的保护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在进行卫生保健和教育时必须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这一特点来考虑具体措施,绝不能脱离婴幼儿的实际,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二)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其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整体,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状上升发展,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各阶段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跃。例如,个体从出生到18岁前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体重、身高不断地增长,这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婴幼儿生长发育同时具有阶段性。通常将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胎内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显而易见,新生儿期与学龄前期两者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任务、发展重点等方面均不相同。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别于其他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婴幼儿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例如,在胎儿期的形态发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四肢。再如,婴儿期的动作发育也遵循“头尾发展”的规律,即首先会抬头、转头,然后能翻身、直坐,最后才会站立行走。

(三)生长发育具有不均衡

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速度存在快慢之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婴儿时期,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的初期。婴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在出生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头颅增加1倍,躯干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身体的形态从出生时的头颅特大、躯干较长和四肢短小,发育到成人时的头颅较小、躯干较短和四肢较长(如图2-12所示)。

图2-12 各年龄段头颅躯干比例图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得最早,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一般来说,除身高、体重外,全身的肌肉、骨骼,以及肾、脾、肺、肠等器官的生长与身高、体重呈同样的模式,即出生后第一年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之后又逐渐减慢,直到成熟。但也有例外,由于胎儿期头部发育领先,婴儿出生时的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25%,而同时期的体重仅为成人的5%左右,但以后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化的过程。

(四)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发展也会影响生理功能。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婴幼儿心理活动的不正常,如身材矮小或斜视、耳聋、口吃的婴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所以,对婴幼儿的生理缺陷,除应进行必要的治疗外,还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心理的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如婴幼儿情绪不好时,消化液分泌会减少,使食欲减退,影响婴幼儿的消化和吸收。情绪正常的婴幼儿应该是抬头、挺胸、活泼积极地参与托育机构的各项活动,而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婴幼儿,会表现出种种病态,如站立不直、弯腰驼背、行动迟缓、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

(五)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发展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的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每一个婴幼儿来讲,其生长发育过程都是特殊的,有差异的。每个婴幼儿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发育速度,以及最终达到的发育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随处可见,如高矮、胖瘦等。

在婴幼儿的保健和教育活动中,应关注和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幼教工作者应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后天环境条件,顺应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使他们的生长发育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1.遗传

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轨迹”或“特征”以及潜力趋向。种族、家庭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部特征、身材、性发育的迟早、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等。

2.性别

一般同龄男孩比女孩重而高,但女孩青春发育期比男孩早2年左右。女孩成骨中心出现得早,骨盆较宽、肩距较窄,而男孩则肩宽、肌肉发达,这是性别对体格外形的影响。

3.内分泌

甲状腺、脑垂体性腺等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缺乏生长激素导致身材矮小;甲状腺素缺乏不仅会造成身材矮小,还可能导致脑发育障碍;性激素可促使骨骺闭合,影响长骨生长,故青春期开始较早,可使最终身高相对矮小。

(二)外在因素
1.母亲的健康状况

母亲在受孕早期如受到精神创伤、患感染性或病毒性疾病以及X线照射、服药、中毒等均可影响幼儿的发育,如导致畸形或先天性疾病。母亲如果在孕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早产或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并伴有脑细胞减少及智力发育迟缓等现象。哺乳期母亲的营养、社会、工作条件及情绪状况也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营养

婴儿生长发育,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获取足够的热量、优质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丰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生长发育;反之,营养缺乏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疾病。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骨骼的增长,致使身材矮小。

3.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生活有规律。有些幼儿在家里生活没有规律,身高体重增加都比较慢,还容易得病。进入托育机构,生活有了规律,不仅身高体重增加显著,而且动作的发展也加快了。

4.体育锻炼

合理的体格锻炼是促进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体格锻炼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尤其能使婴幼儿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

5.疾病

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会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则会引起生长迟缓。

6.季节与气候

季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说来,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在炎热的夏季有些幼儿还有体重减轻的可能。从地区看,热带地区儿童发育较早,寒带地区儿童生长迅速。

7.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幼儿健康,引发各种疾病,而且明显阻抑其正常发育进程。如铅、汞等污染物可影响幼儿智力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尘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8.家庭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素质、早期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9.社会因素

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城乡差异、战争、工业化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幼儿生长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10.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例如,耶鲁儿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假如父母、教师经常训斥、辱骂,甚至歧视、恐吓、体罚儿童,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身高发育。 Yn1Ax+rjPcaYw1gUP6ySenr2Rzj+rNsup/841T0ZDilmvEHF0cTpWWII1YzPtj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