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 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内容

婴幼儿卫生与保育主要研究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保健要点,如各年龄期婴幼儿运动、呼吸、循环、消化等各大系统的特点和保健要点;研究婴幼儿身体的形态、机能、生理等方面的发育规律和评价方法,如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保健要点及其健康评价的方法,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心理疾患的类型和预防方法;研究婴幼儿的营养卫生与保健要点,如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科学喂养和合理搭配婴幼儿膳食的方法;研究托育机构的膳食计划与保健制度、环境卫生问题,如托育机构的选址、室内外采光和照明及其玩教具和桌椅的卫生状况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研究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包含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如遗传病的基础知识和预防、婴幼儿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和消长规律,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研究婴幼儿常见的护理与急救技术,如测量体温、测量脉搏、观察呼吸等常用的护理术,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后用到的急救术,等等。

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人类对于健康概念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婴幼儿卫生学不仅仅只局限于生物学和医学上的内容,还把眼光转移到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范畴,这一根本性的变革使得婴幼儿卫生与保育这一学科研究的领域综合性更强。除了关注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还更加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逐步践行“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心灵之中”这一观念。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研究婴幼儿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疾病及其预防措施;研究托育机构、家长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研究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科学方法、问题解决途径,改善婴幼儿的卫生知识、态度、技能,在婴幼儿心中树立起卫生保健的观念。

二 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调查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在卫生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卫生学的调查法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临床病例观察、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选用具体的调查方法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调查方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活动,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收集来探讨婴幼儿卫生与保育中出现的问题或各现象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认为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调查法也具有客观性强、省时省力、结果便于量化处理和分析的优点。调查法主要是通过体检、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来实施,在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研究的实际运用中,包括对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坐高、肺活量、尿液、粪便等形态指标和生理机能指标进行测量,通过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绘人测试等专业化测验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进行评估,对婴幼儿的患病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对托育机构的建筑卫生和设备卫生及教玩具卫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和测定,对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及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考察和记录,通过发放问卷或者是访谈的形式对婴幼儿卫生保健人员或家长进行调查。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由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之后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将它运用于研究自然现象。伽利略认为实验法是研究知识、证实知识的最科学的方法。实验法是指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借助科学的仪器、设备来研究自现象,总结自然规律的实证方法。实验法被广泛应用到卫生学中,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卫生学常采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项指标作为衡量和评价的依据。例如,通过血生化、彩超、X光、体检仪器等来考察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状况是否在正常的指标范围。除了经典的卫生学研究采用的实验法外,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研究还常运用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是指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使教育行为朝着有利于因变量发生预期变化的方向运动的过程。教育实验法因为对变量的严格控制,导致了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失真”,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中的负效应影响。教育心理学中一些有名的学者利用实验法总结出许多规律。例如,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明了婴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自我中心性,通过对偶故事法总结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证明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诸如此类的实验还有很多,大都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观察的形式可以分为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正式观察是指在观察之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确定观察时间、观察次数、观察地点、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在观察中如何记录。记录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图表法(追踪、社交图形)、取样记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等级评定量表法等。另外一种就是非正式观察法,结构性较差,观察者常常没有明确的目的,看到什么观察什么,但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操作方便,并且可提供更真实的数据和更多的信息,因此在教育实践和研究中也很常用。非正式观察采用的记录方法也有多种类型,如描述记录(日记记录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等),行为核检表等。其中,行为核检表在婴幼儿卫生与保育中常被用到。例如,在婴幼儿的行为观察与分析中会经常用到儿童发展核检表(如表1-1所示),来检验婴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语言表达、一日生活等情况。核检表一般是由项目和行为两个部分构成,即观察者列出婴幼儿需要观察的项目,随后根据项目来检验婴幼儿是否出现这种行为,并在表中勾选出相应选项。通过核检表可以对婴幼儿的行为做出量化,并且根据量化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和评价。

表1-1 儿童发展核查表

(续表)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将科学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之智慧结合起来解决某一事情的方法。行动研究期望教师成为“研究者”,因而行动研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参与性。所谓参与性,就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的四个经典步骤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步骤并不是直线式进行的,而是螺旋循环的。一般的研究多为基于一个主题的一轮研究,但是行动研究往往需要两轮或者两轮以上的研究,那是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出现细小的分支问题,而分支问题一旦出现必须得到解决,于是这些分支问题牵引着研究者进行多轮研究。婴幼儿卫生与保育中较多使用行动研究法,例如,研究婴幼儿的心理问题,包括入园焦虑、攻击性行为等,都可以采用行动研究法。如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时,可以以绘本为载体,对婴幼儿进行周期性的干预,即提前制定好每一轮的计划,并且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不断调整策略,每一轮结束后进行反思。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也有规范的格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

(五)个案研究法

个案是对真实情况的描述,是以文字形式来记载的。个案研究是以个体或更大的系统及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期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或者促进现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在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研究中常常采用此法,通过寻找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个案来揭示事物或者现象的普遍规律。关于个案研究的分类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史戴科的分类,分别是内在个案、工具个案、多重个案,这种分类之间蕴含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内在个案是以研究者的兴趣为起点,比如研究者对多动症儿童感兴趣,可以选择患有多动症的婴幼儿为个案进行研究。工具个案是所选择个案是否能够代表一组现象的特质,所选个案是为了建构一个可以推广的理论。例如,选择多动症儿童时需要考虑这个案例是否可以代表这一类幼儿的典型特质。多重个案也被称为集合式个案,多重个案很少研究特定个案,而是通过比较重点突出一组现象的普遍性,将内在个案和工具个案进一步归纳,实现由个案研究到案例分析的转变。个案研究很适合婴幼儿的心理问题研究,便于实施,操作简单,使用范围限制小因而常被使用。但是个案研究是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因此难免具有一些质性研究常有的缺陷。例如,个案研究具有解释主义取向,因此个案研究的主观偏见较强。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介绍的研究方法仅是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常用方法,而并未全部罗列。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方法与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研究婴幼儿卫生与保育的内容时可以借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各门学科的交叉性与融合性将会更为凸显,我们在选取研究方法时要学会取各家之长处。

拓展链接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广泛,而研究的因素又很复杂,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大多数研究都是在现场人群中开展的。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查研究、社区干预试验、评价研究、德尔菲法和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现场的人群中,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收集研究所需资料的过程,其实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调查研究主要分为调查设计、实地抽样、资料收集、资料处理和撰写报告几个步骤。

一、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主要包括工作的总体规划、抽样设计以及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等内容。

(一)总体规划

制定的规划书中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范围、调查经费预算以及进度安排的说明。为有效实施调查工作,在调查设计阶段就应形成一份比较详细的调查工作流程表,将各类工作分类并确定各自的完成期限。工作流程表在调查实施过程中同时起到工作检查表的作用。

(二)抽样设计

抽样涉及许多统计知识,相对比较复杂,难度也较大。在设计抽样方案时,首先要界定总体的范围,明确调查对象是什么。其次要确定样本的规模以及是否需要分阶段或者分层次。此外,还需要考虑在每一阶段或每一层使用何种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确定参数与误差的估计方法。

(三)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首先,要考虑选择资料收集的方式,是采用自填式还是访谈式。采用何种方式,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调查成本、抽样、调查总体、调查内容以及调查周期等。其次,要按照调要求设计问卷。问卷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调查结果。从设计问卷初稿开始,就要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讨。完成初稿后,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预调查,以保障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最后,要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资料处理方案,主要确定资料的编码格式、数据录入的软件类型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等。

二、实地抽样

实地抽样是指根据调查方案,实地抽取调查对象的过程。无论是自填问卷还是面对面访谈,实际抽取调查对象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要对抽样人员进行训练。抽样训练的目的是要求抽样人员完整、正确地记录抽样资料,并进行实地试抽样。在进行正式抽样时,抽样人员应携带由调查单位出具的身份证明材料到各抽样单位进行抽样,应使用统一印制的样本记录表,详细记录抽样中的各种相关信息。抽样完成后,督导人员应对样本的正确性、样本资料的完整性、抽样方法的正确性等进行检查。

三、资料收集

根据资料收集方式的不同,具体做法有所差异。如采用访谈式,则具体步骤包括招募并培训访谈员,找到并联络受访者,询问问题并记录答案。如采用自填式,则先邮寄或送发问卷,然后监控问卷的回收以及补寄问卷等。

四、资料处理

利用计算机处理问卷资料,需首先给每个变量的每个相关类别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然后借助计算机软件录入数据。对录完的数据进行清理,处理缺失数据,形成最终供分析的数据文件。资料处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每个环节的正确性,某个环节的错误将影响整个数据资料的质量。

五、撰写报告

报告可分为技术报告和分析报告两部分。技术报告中应对调查抽样问卷资料收集过程和数据编码进行说明,并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调查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的界定、相关文献的综述讨论、有关概念和变量的说明,以及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等内容。 jR5PoSdehYgzmDByZC1vPy3/vmqoGzHiu/1HqUyJnfc0A0ODUsZx5VjrUnyGoy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