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本章小结

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涉及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和高低层诸多环流和天气因素。各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关联、互为影响制约,共处于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之中。副高的形态与活动,特别是副高的异常无疑与夏季风系统其他成员存在密切的联系,是夏季风系统共同调制作用的结果。

由于夏季风系统成员较多,所以首先将这些因子与副高三个指数求其相关性,筛选出其中相关性最好的10个因子进一步研究。结合异常年份的天气形势分析,通过时滞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影响异常年份的副高强度增大和减弱,以及脊线的北跳和南落的主要是亚洲夏季风系统中一个印度季风子系统的五个重要成员,分别是马斯克林高压(MH),索马里低空急流指标(D),印度季风潜热通量(FLH),印度季风OLR指标(FULW)和孟加拉湾经向季风环流(J1V),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从副高与印度季风系统五个重要成员的响应时间差,可以画出其演变示意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首先是马斯克林地区的高压爆发,有较强烈的反气旋生成,使东南信风增强,越过赤道到达东非高地后加速并转为一支强劲的西南低空急流,沿索马里海岸进入阿拉伯海,索马里急流加强。经过印度半岛,促使印度季风潜热通量(FLH)增强爆发和印度季风OLR指标(FVLW)的增强。赤道印度洋地区西风明显加强并向东扩展,从印度次大陆南端穿过孟加拉湾,从而使孟加拉湾地区的经向环流爆发。最后孟加拉湾经向环流通过平流过程进一步影响副高的强度,副高增强爆发。

(2)影响异常年份的副高西伸和东退的主要是亚洲夏季风系统中的另外一个子系统,东亚季风子系统中的五个重要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高压(AH),中南半岛感热(C1),南海低空急流指标(E1),青藏高压XZ(东部型)和热带ITCZ,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随着澳大利亚高压爆发,生成较强烈的反气旋,其低频振荡促使越赤道气流的振荡加强,越赤道气流进入南海地区和中南半岛,造成中南半岛感热增加和南海季风的爆发,南海低空急流指标迅速增强。强对流中心从南海地区不断移动增强,特别是低纬西风明显偏强造成了热带ITCZ的爆发,几乎是同时,副高出现了显著的西伸运动。副高西伸运动之后,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上空出现正距平,表明南亚高压呈现青藏高压模态,高压东伸明显。

以上研究将副高和夏季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分析了异常年份副高的强度、脊线和西脊点三个主要特征与东亚夏季风系统主要成员的响应关系,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对副高影响因子的诊断分析和预报研究有一定的改进完善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GUAN Z Y,YAMAGATA T. The unusual summer of 1994 in East Asia: IOD teleconnection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30(10):1-4. Wf/izpLLRjVBx/0TNKh7s8Kf2WMhzm1gkrZbxrgUblOHCvZgvkvftMXsstLPzR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