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项目下沉:县域反贫困底层攻坚的社会参与形式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阐释,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理念的语言逻辑表达,这一表达通过现代媒介的传播迅速成为政学媒三界的高频热词。在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和舆论话语的交叠使用中,治理的内涵不可避免地发生拓展和模糊化。而单一制政体下的地方政府,也必须对中央新的政治话语模式做出回应,治理一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地方的政策文件中,而政治文本的表达需要学术话语的注解和深化,于是“县政改革”“县域政治发展”的表述逐渐被“县域治理”“县政治理”等所替代,开始成为新一轮县域政治研究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强大的治理动员语境下,县域治理在整个国家反贫困治理体系中是基础性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着县域范围内教育脱贫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项目制”作为教育反贫困具体语境中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有效形式,是国家将消除贫困的政策意图纳入具体的项目中,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动员社会参与等形式在项目实施的进程中对体制内外资源进行统合,从而实现教育反贫困目标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和手段。

从2016年开始,我国精准谋划“互联网+教育”的扶贫机制创新,尝试低成本、高效能地集聚和创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最薄弱教育区域为底层攻坚的突破点,将互联网技术嵌入县域教育反贫困的治理结构中。在我国广大的贫困革命老区,如何将大规模集体在线学习从非常态转化为常态,如何对县域内的学校、教师和学习者实现有效的协调管理,如何将自上而下的“他组织”行政动员方式转化为在线“自组织”的课程教学资源生成机制,成为广大贫困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共同思考与实践的治理命题。 mAFnDwZBF+10KoXKFiKgbKOVa+7VKhyrp3J+ghBvnO2NNiCX97g0tYq3oSsIY/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