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屈原天问

两千多年前,楚国一位因谗言而被贬出朝廷的贵族,在宽广的江汉平原的草泽之间踽踽独行。他时而仰观宇宙,向苍穹发出呼号;时而俯察大地,深思君王为政得失。一番沉吟后,写出了一首 1500 多字的长诗。

这位贵族就是楚国的屈原,这首长诗就是著名的《天问》。《天问》可以看作中国人对宇宙奥秘提出的第一组系统的、全面的问题。

《天问》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庞杂。此诗从天地分离、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开始,一直问到上古的神话传说和人世间的治乱循环、君王为政得失等。多为四字一句,也有三字、五字、七字或八字一句的,全诗共 373 句。经后世学者仔细考证,全诗共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然宇宙的发问,一个是对人类社会的发问。全诗提出的关于天文地理的问题就有 70 多个。长诗一开头就提出了宇宙起源这个终极问题:“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译文:请问很久以前,是谁创造了文字,又教会我们这一切?假如天地之初是一片混沌,那么又如何加以考证?)经过两千多年的科学发展,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回答其中很多问题了。

现在中国的行星探测系列卫星,便用“天问”来命名,这便是源于屈原的《天问》,寓意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征途漫漫、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永无止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首次探索任务,就是“天问一号”对火星的探测。“天问一号”于 2020年 7月 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在2021年 2月到达火星附近,进入预定轨道,同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从这时起,中国人也迈向了行星探索的星辰大海,在广袤的苍穹里继续谱写着浪漫的天问颂歌。

在另一篇名著《九章》中,屈原自述道:“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是楚国王室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裔,平时注重仪容和服饰,颇有贵族风度。此图描绘了屈原峨冠博带,翘首向天,发出他的天问的情形,背景为日月、彗星、流星等。日月中画有三足乌和蟾蜍,这是当时中国人对日月的神话想象。

绘画尺寸:60 厘米×80 厘米 nNqMf+bHM7SgSCCM7xqan+cIB3MpFI6K1gQX6KIel67YVSLepNLx7gDsH56F6u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