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鼓楼”,作为南京的地名始于明代在此建设鼓楼,位于紫金山(六朝时期称蒋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余脉上。紫金山余脉自东北往西南,经富贵山(六朝蒋山最西峰)、小九华山(六朝时期称覆舟山)、北极阁(六朝时期称鸡笼山主峰),至鼓楼冈(六朝时期鸡笼山西部)、小仓山、清凉山(六朝时期称石头山),一直延伸到长江岸边,是历史上南京城北的天然屏障及分水岭,以南属秦淮河流域,是近代以前南京的主要市街地;以北为金川河流域,近代以前以湖沼湿地和沿江丘陵为主。这条余脉中的富贵山海拔80余米,小九华山、北极阁、清凉山的海拔均为60余米,介于北极阁与清凉山之间的鼓楼冈、小仓山等则是相对低矮的土冈。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即位于这列土冈之上。

图一 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位置图(陈刚绘制)

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所在地鼓楼冈一带,明代建鼓楼前俗称黄泥冈。1972年春季开挖防空洞时,在校园内北大楼前发现了北宋王仁墓。据出土墓志,王仁是王安石任江宁知府时的部下,葬地为“上元县城北二里菜园□之原”,即“北山之侧”,位于十世纪建设并一直沿用至明初的南唐金陵城城濠之北。在后期的基础建设中,今南大鼓楼校区科学楼、图书馆等地点还发现了多座宋墓,可见这一带在明初建钟、鼓楼前一直是城北的葬地之一。

南京鼓楼始建于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虽经明清叠修,但至今位置未变。建设鼓楼的同时还建了钟楼。据明朝礼部纂修《洪武京城图志》“楼馆”条,“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为黄泥冈。钟楼,在鼓楼西” 。该书所附《楼馆图》中,钟、鼓楼并列,鼓楼在东,钟楼在西。南大北园东晋墓发掘时,在坍塌的墓室上方压着一块1.4米见方的巨大石柱础,重量5吨左右(图二)。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石柱础多为1.4~1.5米见方,可见这件柱础是当时官府建筑所用,与附近鼓楼残存的柱础形制也基本一致,因此推断柱础所在地为明代钟楼旧址,与鼓楼之间相距仅百余米。据明人陈沂《金陵世纪》载,南京明代钟、鼓楼“皆极其壮丽雄伟,为京师之首观” 。明亡后,钟、鼓楼逐渐颓毁,清康熙年间虽重修了鼓楼,但钟楼却弃之未顾,仅存卧钟。清末光绪年间,江宁布政使许振祎在鼓楼东北异地重建钟楼,即今大钟亭。对照鼓楼矗立在高敞的黄泥冈上这一选址特征,明初建设钟楼时,选址也应该是一处相对高敞的地方,即南大北园东晋墓所在地。

图二 叠压在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之上的明代南京钟楼石柱础(图片为蒋赞初藏)

从保存至今的旧照片中可以看出,清末鼓楼一带属城北荒地,人烟不接。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Misson,简称M·E·M)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1891年,美国基督教会又在基督医院(今鼓楼医院)西侧购地创办基督书院(Nanking Christian College)。1910年,美国基督教会合并几家书院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改名金陵大学校,在鼓楼西南坡创建新校舍,建于1919年、叠压在北园东晋墓墓道上的北大楼成为该校的地标建筑(图三)。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金陵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与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文、理学院合并,在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组建了新的南京大学。新组建的南京大学,以汉口路为界,路北的原金陵大学教学楼栋区域被称为“北园”,路南的原金陵大学教授寓所经扩展围成“南园”。东晋大墓位于北园,是为该墓命名为“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的由来。

图三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北大楼今貌(许志强摄) iRh2TSNpSSA2nhvhLFNgl6ghp67B/OVE6KxWLrqnrOCi0XJ9oTZsYbTQ3uhjcy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