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保护与开发长江经济带

孙克强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8年和2019年两次召开现场推进会,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摆在压倒性位置来抓,提出了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围绕交出一份良好的绿色答卷,江苏坚定不移抓好长江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修复和产业布局优化,推动长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长江江苏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把保护好长江母亲河作为所有工作中的第一要务。一定要从国家战略意图的高度与江苏现实需求的角度深刻理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从使命与担当的高度深刻理解“树立一盘棋思想”的内涵要求,自觉扛起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新路,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尊重规律、系统推进,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以长江经济带发展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全面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高标准做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直接结果是对长江水体、水生动植物及湿地、植被的破坏,间接结果是危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不仅违犯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违犯了相关民法与刑法,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安全的打击力度。

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岸线的精细化管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建立由发改、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长江岸线资源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从省域层面统筹各地市岸线整治与修复工作,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工业和港口岸线利用,促进沿江港口工业的集中和规模化;协调长江饮用水源地与生产性岸线布局,确保长江饮用水源地安全。提升岸线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手段,建设岸线资源监管审批系统,精细化港口岸线准入审批环节,加强港口岸线使用事中监管,探索建立港口岸线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港口规划和规划调整,实现岸线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绿色化、循环型发展。在促进长江沿线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是从长江岸线的保护区域内退出来,留出足够的生态环境空间,休养生息;二是加快长江沿线地区已有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对容易引起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产业进行坚决的关停并转,不留任何隐患;三是加快制订长江沿线产业发展门槛,坚决杜绝有生态环境风险的产业进入,真正从源头上消除产业发展对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的消极影响。

坚决开展“十年禁渔”工作,切实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全省全面对标对表国家要求,全面摸清渔船渔民底数,全面落实禁捕退捕任务,确保应禁全禁、应退全退。多措并举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和安置保障工作,保证渔民转产转业到位、生计保障到位;抓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保障好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抓好常态化、长效化监管,全面建立河湖休养生息制度,构建群管群护格局,把江面、河面、湖面切实管理到位。完善全链条联合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收购、加工、利用非法渔获物等行为以及各类商业欺诈行为,坚决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地下产业链。

加强生态环境安全预警体制机制建设,提高预防与处置能力,不断降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所有安全事故一再告诫我们,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一定要有处理重大安全隐患的风险预警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危机、处理危机。全省特别是长江沿线地区要从人财物、制度、措施等方面加快生态环境安全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既保证从源头上不会发生重大生态环境安全事故,也能保证一旦发生重大生态环境安全事故能尽早尽快地发现和处理,让生态环境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

原文刊载于《新华日报》2020年7月21日。 /w63oJM3jIor3A/f5puZeqrtz89+QFvJGEcqPUI2Fv7faaRN+p8w6F2H0LBHfN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