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于我国农业教育改进贡献几点意见

一、引言

我国农业,始自神农教民稼穑,重农思想,历数千年而勿替。上至帝王,下达庶民,旁及君臣硕彦与夫山林隐逸之士,无不以教稼穑躬耕亩以为荣。故我国以农立国,历史之悠久与宝贵之农事经验,实为举世所无。近年欧西新法中如葡萄酒之酿造,不知我国于唐太宗时早经发明,明季徐光启辈于农学颇有研究,其所论开垦治蝗,尤有独到之见。可惜此种宝贵经验,迄未加以整理,编成有系统记载,以供后人之参证。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有鉴于此,曾于十年前即着手搜集我国古农书籍,对于宝贵之农事经验,拟加以整理,辑为《先农集成》。嗣因经费支绌,人事更动,迄未完成。

海禁大开,有识之士,鉴于利权外溢,对于农业教育渐知注意。光绪廿二年,江西高安首先设立农业学校,实开我国新式农业教育之先河。迄今四十余年,农业学校虽成立多所,但因国家社会正值鼎革之时,秩序未定,学校经费不足,人事更动频繁,以致学校未能趋入正轨而从事于农事研究与改进工作,一切农业教学遂不免流为书本知识之传授,绝少切合实际之需要。其结果学农者不能实行为农,于我国农事之改进无甚裨益,此乃我国过去农业教育之一般情形,无可讳言。八九年前,某教育专家曾有言曰“我国各种教育,以农业教育最无成绩”,诚慨乎言之。

处于今日之世,科学农业建设之重要,自不待言,惟其是否能达到“巨艰责任,以切合需要”,则须视农业教育之实施是否合理化、科学化。教育部于廿五年,曾举行第一届农业职业学校教师暑期讲习会于南京,施以严格训练。廿六年春设立农业教育委员会,除于实业部、教育部中各派二人外,并聘请国内农业专家若干人组织之,同时派员视察各省农业教育状况,期以促进农业建设为目标,而谋实现农业教育合理化、科学化。惜全面抗战展开,未能毕其事。廿七年政府迁移重庆,该会亦随教育部移渝,并加以改组,扩大组织,草拟我国农业教育改进纲领凡十条,其缘起有言曰:“我国农业教育,向因系统不清,课程内容无标准,各地发展不平均,以及对农业人才无通盘支配计划,致少成就。应兴者未兴,应革者未革,一方面深感农业人才不敷分配,而另一方面则又往往用非所学,此在平时对于国民经济之发展,已属不利,而在目前则尤足影响于抗战前途。”基于此种理由,对于规定农业教育目标、系统与划分各级农业教育区域、调整建教合作关系,均有详细订定。二十八年教育部为培植各种农业人才,从事适合自然环境社会及国防需要之生产,复指令中央大学及金陵大学,分别举办农艺及园艺师资科,是教育部对于全国农业教育改进应兴应革已具有决心与实施之步骤矣。

二、改进意见

(一)原则——以往各级农业教育之实施,均各自为政,极不一致,毋庸讳言。今后如欲改进农业教育,使其趋入正轨,以达到适应实际环境需要,特就管见,提出如下原则,以供讨论。

甲、农业问题富有区域性,适于此者,未必适于彼,南方种稻,北方植麦,农事工作随地而异,故一切农业必须就地改良,就地推广。而农业学校为培养此项改良与推广人才之场所,亦必以某一农事自然区域之农事作业为施教对象,以谋与农事改进工作相适应。此美国所以每州有一州立农科大学,其施教即以该州农业为对象。

乙、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及农业教育三者,具有连环性,不应强为分离。研究所得,付之于推广,用之于教学,推广时所发现之困难,复可用为研究之资,如此周而复始,方切实用。是以三者宜如何密切连系,而发生最大之效能,实值吾人之深切注意也。

丙、农学院为某一农事自然区域之最高农业学府,一切农业专门人才之所从出,全区农业改进工作之中心,其重要可知,则其内容宜如何求其充实,教学宜如何求其实际,以胜此负荷,确有研究与讨论之价值也。

丁、农学院之职责,既如是之繁重,非其他学院所可比拟,为推行职责便利计,以单独设置为宜。

戊、在同一区域内之各级农业学校,应使其彼此间发生严密之连系,低级农业教育机关,应受高级农业教育机关之指导与协助,以树立完整之农业教育制度。

己、农业教育之目的,既为培养各种农业技术人才、领导并协助全国农民实行国民经济建设及改进农民生活,则今日之农民与明日之农民,均应使其接受新式之农业教育,灌输农事新知识与新技能,养成现代化之农民,使成为地方农业改进之中坚份子,以树立农业改进之永久基础。

庚、全国各级农业学校之师资,应由政府通盘筹划,就其需要,分别培养,同时予以合法保障,规定其任用标准与待遇。

(二)行政机构——为求实现上列原则,达到完整与合理化之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起见,应组织一强有力之行政机构,为之推动,兹试拟于后:

甲、设立中央农业教育建设委员会。本委员会直属于行政院,委员人选由有关部会长官为当然委员,加聘国内农业教育专家若干人为委员,由行政院聘请秘书或总干事一人,负本会事业执行之责,并得列席行政院会议,俾得随时报告会务之推行。本会任务为根据中央施政纲要,统筹全国农业教育及农事改进之实施,并审核与监督全国各省农业教育与农事建设事宜,所有中央每年应拨之农业教育及农事改进经费,统由本会通盘筹划支配之。

乙、设立各省农业教育建设委员会。本委员会直属于省政府,委员人选由有关各厅长官为当然委员,并加聘省内外农业教育专家若干人为委员组织之,由省府聘请秘书或总干事一人,负本会事业执行之责,并得列席省府会议,以便报告会务之推行。本会任务为根据中央农业教育建设委员会之规定,统筹全省农业教育与农事改进之设施,并审核与监督各县农业教育及改进事宜,所有全省每年应拨之农业教育与农业改进经费,统由本会通盘筹划支配之。本会秘书或总干事同时应兼任各该省农学院或农业院院长,以一事权。

(三)各级学校——我国各级农业学校,应根据前述原则加以调整改进,以便发展其较大之功能,兹特分述如后:

甲、大学农学院 大学农学院既为某一农事区域之最高农业学府,则其设置宜采取省区制,抑采取农事自然区域制?省立抑国立?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三者,宜集中办理,抑宜分工合作?均属迫切问题,亟待解决,以作实施之准绳。笔者认为大学农学院,以省立为宜,但在人力物力俱感缺乏之今日,农学院之设置,可根据我国各农事自然区域之大小而作适当之分配。例如某一农事自然区域已有农学院二所,则各就其所在地划分邻近若干省区为其施教之对象,并专负其所在省区一切农业研究推广及教学之全部责任。其未设置农学院之省区,可先设置农业院,专负该省农业研究与推广及该省大学农学院以下之农业教育事宜。盖前者为农业最高学府,教授人才,宜应有尽有,后者为事业之实施机构,技术人才,可按事业之缓急及其推进之范围,而延聘之。根据我国目前人才而论,我国至多可设置四五个完备之农学院,逾此则不免滥设,内容空虚而已。

乙、农业专科学校 其主要使命,在培养适合所在地区某一种农业技术人才,此种学校以省立为宜,如本省内已设有农学院及农业院,则由院附设之。

丙、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其主要使命,在养成农业实地经营人才与农业改进机关之干部人员,此种学校宜由农学院或农业院按照省区内实际之需要设立之,每省以设立三校为度。

丁、农民学校 农民学校,系招收优秀青年农民,予以新式农业教育之训练,使成为地方农业改进工作之中坚份子,树立我国各地农业改进之永久基础,此种学校,以县农业推广所设立为宜。例如某一县人口有二十万,其中青年农民若以百分之二十计算,则有四千人,从此四千人中选择优秀者五百人,分期入学受训,是全县二十万人口中,于若干年后,每四百人即有一人受过相当训练,则此五百人分布全县各乡区,协助政府推进农业建设,其力量之伟大,实有不可思议者。刻金陵大学农学院于四川省仁寿县籍田铺苏家坝第五农业推广中心区创设实验农民学校一所,招收青年农友六十名,已于十一月一日开学,情形尚佳,容日为文介绍之。此种学校如试办成功,可代替今日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戊、农业推广学校 农业推广学校,系招收地方农民,不分男女老幼,入学受训,旨在宣传农业常识、灌输几种重要农事知识与技能,培养成为现代化之农民,参加地方农事改进工作,此种学校以县农业推广所设立为宜。刻金陵大学农学院于四川省新都县农业推广区创设农业推广学校一所,一切情形容日一并为文介绍之。农民由此校训练完毕后,择其青年而优秀者,进入农民学校,受时间较长及内容较高深之训练。

农民学校与农业推广学校,均为培养新式农民而设置,教学内容注重实际,与农民生活发生密切连系,如此始可引起农民求学之兴趣。且由县农业推广所主其事,则于训练完毕后,学生与推广所永久发生关系,此于学生与推广工作,两有裨益。

三、结论

教育为立国之根本,抗战愈紧,建国愈亟,需要教育亦愈迫切。因此我国今日之农业教育,应迅速集中人力物力,按照有计划之设施,作整个有力之推进。即以四川省一百三十四县而论,平均每县需要高级技术人员五名(合作指导室二人,合作金库一人,农业推广指导员二人)。是全省需要七百人,假定每年百分之十离职,每年七十名空额,须加递补。今日川大农学院,每年所造就之人才,纵令全部分发各县,恐尚不敷,遑论其他农事改进工作。此外各县农业改进工作一旦进展以后,其所需要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作为干部人才,假定平均每县十名,则全省需要一千三百余人;今日四川省仅有省立高农二三所,学生二三百人,其与事实上之需要相去远矣。至于农民学校及农业推广学校,则仅有金陵大学农学院试办者各一所,学生百余人,全省人口七千万人,青年农友当在千万名左右,彼等教育工作之艰巨不言而喻,深望我国行政当局及农业教育专家,于此三致意也。

(原载于《农林新报》1940年2月21日第17年第4—6期) 3MwGU1BI0x5Y5LIR7/lKiCCUZUvgD7TvZMjSdS0wst/2ubFhHZtXVVHZdxe5FF7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