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整数 n 为自变量的函数 = f ( n ),把它的函数值按自变量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出来:
这样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 ,记为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 数列的项 ,第 n 项 称为数列的 一般项 或 通项 .例如,
都是数列,它们的一般项分别为
由于数列的定义域是全体正整数,所以我们要研究它的极限问题,只能研究当 n 无限增大(记为 n → ∞)时,对应的 = f ( n )的变化趋势。这里的 n → ∞实际上是指 n →+∞.
定义1 对于数列 如果当项数 n 无限增大时,一般项 无限趋近于常数 A ,则称 A 为 数列 的极限 ,也称数列 收敛 于 A ,记为
如果数列 没有极限,则称数列 发散 .
公元前3世纪,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天下篇》中,著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有了初步的极限观念。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公元263年)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来推算圆面积的方法——割圆术,则是极限思想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其意是:设 A 为某圆的面积, 为该圆的内接正3×2 n 边形的面积,当 n 足够大时, 与 A 相近。用极限的语言说就是:当 n → ∞时, → A .
对于函数 y = f ( x ),我们来研究当| x |无限增大,即 x 趋向于无穷大(记为 x → ∞)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的变化趋势,看它是否能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这就是当 x → ∞时函数的极限问题.
首先我们考察函数 f ( x )=1+ ( x ≠0),如图1-10所示.当 x → ∞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1+ 无限趋近于常数1.我们称数值1为函数 f ( x )=1+ 当 x → ∞时的极限.
图1-10
一般地,有如下定义:
定义2 设函数 f ( x )对充分大的| x |有定义, A 是一个常数.如果当 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无限趋近于常数 A ,则称 A 为 函数f(x)当 x → ∞时的极限 ,记为
此时,也称函数 f ( x )当 x → ∞时的极限 存在;否则,称极限 不存在.
由定义2,我们有 =1.
对于函数 y = x 2 ,当 x → ∞时,对应的函数值无限增大,不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对于函数 y =sin x ,当 x → ∞时,对应的函数值在-1与1之间无限次地振荡,也不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因此 和 都不存在.
由于 = +∞,为了方便起见,通常也称 y = x 2 当 x → ∞时的极限为(正)无穷大.
极限 = A 的意思是:当| x |无限增大时,| f ( x )- A |可以任意小;或者说,要使| f ( x )- A |任意小,只需要| x |充分大就行了.例如,对于函数 f ( x )=1+ ,如果要使 x | f ( x )-1|= <0.01,只要| x |>100就行了;同样的道理,如果要使| f ( x )-1|= <0.001,只要| x |>1000便可.一般地,对于任意 ε >0(不论 x 多么小),如果取 X = ,则当| x |> X 时,便有| f ( x )-1|= < ε 成立.
定义2 只是直观地给出了极限的概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 = A 的精确表述(“ ε - X ”定义):
若对于任意 ε >0,总存在正数 X ,使得对于满足| x |> X 的一切 x ,都有
| f ( x )- A |< ε ,
则 = A .
说明 (1)定义中的 ε 是任意的,它刻画了 f ( x )与 A 的接近程度, ε 越小表示 f ( x )与 A 越接近,除了要求 ε >0外,它不受任何限制,这就表明了 f ( x )可以无限趋近于 A .
(2)一般来说, X 是依赖于 ε 的, ε 越小, X 越大.但对于某个给定的 ε , X 不是唯一的.例如,对于 f ( x )=1+ 以及给定的 ε =0.01,取 X =100或者任何大于100的某个正数,当| x |> X 时,都能使得| f ( x )-1|= <e.因此对于正数 X 来说,等于多 x 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性.
+ 【 例1 】 证明
证 对于任意 ε >0,要使
只要| x |> .
如果取 X = (也可取 X 为大于 的任何一个数),则当| x |> X 时,便有
成立,因此
从几何上来说, = A 的意思是:对于任意 ε >0(不论多么小),总存在一个正数 X ,使得当 x <- X 或 x > X 时,函数 y = f ( x )的图形完全落在两直线 y = A + ε 和 y = A - ε 之间(图1-11).
在上面的讨论中, x → ∞表示 x 既取正值且无限增大,即 x 趋向于正无穷大(记为 x →+∞),同时也取负值且绝对值| x |无限增大,即 x 趋向于负无穷大(记为 x →-∞).但有时,我们只能或只需考虑这两种情形中的一种.
图1-11
定义3 设函数 f ( x )对充分大的 x 有定义, A 是一个常数。如果当 x 无限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无限趋近于常数 A ,则称 A 为 函数f(x)当x→+∞时的极限 ,记为
类似地,可以给出 x →-∞时函数极限的定义.
由 x → ∞, x →+ ∞以及 x →-∞时函数 f ( x )的极限的定义,有下述定理:
定理1 = A 的充要条件是
【 例2 】 讨论函数 f ( x )=arctan x 当 x → ∞时的极限.
【 例3 】 讨论函数 f ( x )= 当 x → ∞时的极限.
现在讨论当 x (无限)趋近于 x 0 (记为 x → x 0 )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的变化趋势.
先看一个例子.
【 例4 】 讨论下列函数当 x →1时的变化趋势:
(3) h ( x )= x +1.
解 当 x ≠1时, f ( x )= g ( x )= h ( x );在 x =1处, f ( x )没有定义,而 g ( x )和 h ( x )有定义,但 g (1)=0, h (1)=2.
作出函数的图形,如图1-12所示.
图1-12
当 x →1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 g ( x ), h ( x )的变化情况列于表1-3中.
表1-3
从图1-12和表1-3都可看出,当 x →1时, f ( x ), g ( x ), h ( x )的值都无限趋近于常数2.我们称数值2为函数 f ( x ), g ( x ), h ( x )当 x →1时的极限.
不难看出, x → x 0 时对应函数值的变化趋势与函数在 x 0 处是否有定义并无关系.
一般地,有如下定义:
定义4 设函数 f ( x )在 x 0 的某一空心邻域 内有定义, A 是一个常数.如果当 x 在 内与 x 0 无限趋近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无限趋近于常数 A ,则称 A 为 函数f(x)当 x → x 0 时的极限 ,记为
说明 满足| x - x 0 |< δ ( δ >0)的 x 的全体,即数轴上以 x 0 为中心的开区间( x 0 - δ , x 0 + δ ),称为点 x 0 的 δ邻域 ,记为 U ( x 0 , δ ).满足0<| x - x 0 |< δ 的 x 的全体,即区间( x 0 - δ , x 0 + δ )除去点 x = x 0 ,称为点 x 0 的空心 δ 邻域,记为 .
定义中只要求函数 f ( x )在 x 0 的某一空心邻域内有定义,这里要求“空心”意味着不考虑函数 f ( x )在点 x 0 的情形,也就是我们只研究 x 趋于 x 0 (但不等于 x 0 )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 A 的精确表述(“ ε - δ ”定义)是:若对于任意 ε >0,总存在 δ >0,使得对于满足0<| x - x 0 |< δ 的一切 x ,都有| f ( x )- A |< ε ,则 = A .
图1-13
从几何上来说, = A 的意思是:对于任意 ε >0,总存在 δ >0,使得函数在 x 0 的空心 δ 邻域 内的那一部分图形完全落在两直线 y = A + ε 和 y = A -ε 之间(图1-13).
+ 【 例5 】 证明 =9.
证 不妨设1< x <3且 x ≠2.对于任意 ε >0,要使
只要| x -2|< .
如果取 δ = ,则当0<| x -2|< δ 时,便有
|( x 2 +5)-9|< ε
成立,因此 =9.
在上面的讨论中, x → x 0 表示 x 既从 x 0 的左侧( x < x 0 )也从 x 0 的右侧( x > x 0 )趋向于 x 0 ,但有时我们只能或只需考虑这两种情形中的一种。在 = A 的定义中,如果把 x 0 的空心邻域 改为 x 0 的右邻域( x 0 , x 0 + δ ),则称 A 为函数 f ( x )当 x → x 0 时的 右极限 ,记为
类似地,在 = A 的定义中,如果把 x 0 的空心邻域 改为 x 0 的左邻域( x 0 - δ , x 0 ),则称 A 为函数 f ( x )当 x → x 0 时的 左极限 ,记为
右极限和左极限均称为 单侧极限 .由 x → x 0 时函数 f ( x )的极限以及单侧极限的定义,有下述定理:
定理2 = A 的充要条件是
【 例6 】 讨论函数
当 x →0时的极限.
【 例7 】 讨论函数
当 x →0时的极限.
与一元函数的极限类似,下面给出二元函数极限的概念.
定义5 设二元函数 z = f ( x , y )在点 P 0 ( x 0 , y 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点 P 0 可以除外),如果当点 P ( x , y )在该邻域内以任意方式无限趋于点 P 0 ( x 0 , y 0 )时,对应的函数值 f ( x , y )无限趋近于常数 A ,则称 A 为 函数z=f(x,y)当P(x,y)→P 0 (x 0 ,y 0 )时的极限 ,记为
说明 (1)定义5中的点 P ( x , y )→ P 0 ( x 0 , y 0 )是指点 P ( x , y )可以沿任何方向、任何途径无限趋于点 P 0 ,而一元函数极限中的 x → x 0 是指 x 沿着 x 轴无限趋于 x 0 ,这时只有两种情形: 和 .
(2)如果 P ( x , y )以某一特殊方式趋于 P 0 ( x 0 , y 0 )时,即使函数值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也不能由此断定函数的极限存在.但是,如果当 P ( x , y )以不同方式趋于 P 0 ( x 0 , y 0 )时,函数趋近于不同的值,那么就可以断定函数当 P → P 0 时的极限不存在.
【 例8 】 讨论二元函数
当( x , y )→ (0,0)时的极限.
解 当( x , y )沿 x 轴趋于(0,0),即当 y =0且 x →0时,有
当( x , y )沿 y 轴趋于(0,0),即当 x =0且 y →0时,有
而当( x , y )沿直线 y = kx ( k ≠0)趋于(0,0)时,有
因此,极限 不存在.
性质1 (唯一性) 若 = A , = B ,则 A = B .
性质2 (有界性) 若 = A ,则存在 x 0 的某一空心邻域 ,在 内函数 f ( x )有界.
性质3 (保号性) 若 = A ,且 A >0(或 A <0),则存在 x 0 的某一空心邻域 ,在 内 f ( x )>0(或 f ( x )<0).
推论 若 = A ,且在 x 0 的某一空心邻域 内 f ( x )≥ 0(或 f ( x )≤0),则 A ≥0(或 A ≤0).
对于 x → ∞等其他情形,有类似的结论.
1.观察下列数列的变化趋势,哪些数列收敛?哪些数列发散?若数列收敛,求出其极限:
2.说明 n 应从何值开始,才能使下列数列的一般项与其极限之差的绝对值小于10 -4 .
3.求下列函数的极限:
4.下列极限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它的极限;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设 f ( x , y )= ,当( x , y )→ (0,0)时,讨论 f ( x , y )的极限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