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赓续百年的南京大学戏剧教育传统

刘 丽

摘要: 南京大学戏剧教育已赓续百年,在吴梅、陈中凡、卢前、钱南扬、吴白匋、陈白尘、陈瘦竹、吴新雷、董健等学者的引领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体系,开拓了剧曲创作与舞台实践同步共进的新格局,培养了大批戏剧教学、创作、表演及研究人才,推动了戏剧理论研究的发展创新,展示了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实践,南京大学戏剧教育呈现出前瞻性、示范性特点,在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层面,全面、整体、有效地展示出服务社会的优势,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戏剧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南京大学戏剧学科 戏剧教育体系 戏剧创作 舞台实践 学术影响力

南京大学戏剧教育迄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求真明道的学术精神屹立不摇,始创者是吴梅。自1922年起,吴梅将戏曲先后引入南京大学之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之中,此后,戏曲之学便在南京大学薪火相传,陈中凡、卢前、钱南扬、吴白匋、吴新雷诸教授,于此道皆有专攻,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伴随着戏剧学科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当代戏剧研究在陈白尘、陈瘦竹、董健等教授带领下成就卓著。在这些学者的引领下,一百年来,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开创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戏剧教育体系,开拓了剧曲创作与舞台实践同步共进的新格局,培养了大批戏剧教学、创作、表演及研究人才,展示了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一、筚路蓝缕一百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体系

南京大学国文系早在南高师和东大时期,便从国内外延揽多位著名学者,旨在培养优秀教师与专门学者,追求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学术训练,而且注重文学创作与鉴赏能力的培育;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组织课外学术与创作活动,聚会结社,建构师友生活,以道德、精神和才艺相感召,奠定了南京大学各个历史时期中文学科的教育理想和教学传统。” 1921年9月,陈中凡受聘为东南大学国文系主任、教授,参照北京大学设置词曲课程,1922年9月将吴梅从北大邀请至东南大学国文系任教。此后十余年间,吴梅以教授、研习曲学为业,执教于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光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讲授曲学通论、曲选、戏曲概论、曲论、南北曲律谱、金元戏曲选、曲学概论、曲史等课程,不仅培养了大批词曲方面的杰出人才,也为南京大学戏曲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吴梅认为学习戏曲理论应先学唱曲,遂组织学习词曲创作的学生团体“潜社”,培养出唐圭璋、卢前、钱南扬、吴白匋等一批青年才俊。

一流专业、一流学科的前提是拥有一流师资及科研团队。如何系统地培养一流的教学、创作、科研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而人才是第一要务。南京大学戏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在吴梅的引领下日益精进,将吴梅引进到东南大学任教的陈中凡功不可没,此后,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的发展,仍与陈中凡的识才、爱才、聚才的慧眼与胆识息息相关。1956年12月,陈中凡招收了第一位副博士研究生吴新雷,研究方向定为中国戏曲史(重点是昆曲),吴新雷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承担起中国戏剧史和宋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后成长为昆曲研究大家,也是当代昆曲发展史的见证人和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在指导戏剧专业研究生的过程中,陈中凡认识到单凭学唱昆曲不够,便考虑人才引进问题,盛邀吴梅及门弟子钱南扬,承接吴梅的曲学事业。1959年9月,钱南扬任职南京大学中文系,在南戏研究方面做出学术界公认的开拓性贡献。钱南扬连续多年为本科生开设《戏文概论》、《明清传奇》、《戏曲选读》、《戏曲史》等专题课程,印发课堂讲义,研究生们随班听讲。钱南扬的加盟,提升了南大中文系的戏曲教学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他连续招收两届中国戏曲史专业研究生,先后培养了俞为民、滕振国和周维培、朱恒夫、张新建等优秀的戏曲研究人才。此外,中外高级进修生如赵兴勤(徐州师大)和赤松纪彦(日本京都大学)等,也出自钱南扬门下。

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现代话剧研究始于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1934),而将中国现代话剧、外国戏剧展开教学和研究的则是陈瘦竹。国立中央大学强调中文系宗旨在于“综合古今,贯通中外”,陈瘦竹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汇参照中拓荒,采取“以我为主,借鉴西方”的辩证态度,深入探讨悲剧、喜剧的艺术风格及中外剧作家作品,文风雄健,为建构中国现代戏剧学孜孜努力数十个春秋,致力于建立中国的戏剧理论体系,“他的研究和教学,他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如今,他培养的博士、硕士,多已是享誉国内外戏剧影视界的知名学者。

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是年9月,陈白尘受邀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日常的教学与科研日渐恢复。1979年3月,陈白尘主持的南大戏剧研究室(199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成立,奠定了戏剧影视艺术学科的基础。“1978年陈白尘先生调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不仅培养了一批戏剧人才,而且作为教育家,他还恢复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大学的密切联系,重建了那个被丢弃的文学与大学同根同源、二体一命的传统——独立、自由、创新的精神。这对重振‘大学之魂’功不可没。” 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南京大学戏剧影视专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和方法,2004年,南京大学设立戏剧影视艺术系,隶属南京大学文学院,2005年开始招生,陆续设置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专业、“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硕士生专业、戏剧领域艺术硕士(MFA)专业、“戏剧戏曲学”博士生专业,2015年戏剧与影视学开启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领域独立出来,从一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发展空间增大,不仅要求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提升,对舞台实践、社会服务、国内外交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大学戏剧学科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理论)与舞台演出(实践)相结合,以培养“高、精、尖”层次的戏剧与影视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完备的育人体系,“培养的硕士和博士成为全国各个行业特别是戏剧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或中坚力量”

二、强调综合性办学理念,开拓了剧曲创作与舞台实践同步共进的新格局,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吴梅治曲多从创作、演唱着眼,与陈中凡、钱南扬、卢前、吴白匋、陈白尘、陈瘦竹、吴新雷、董健等学者建构了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学术传统,开拓了剧曲创作与舞台实践同步共进的新格局,在教育质量、专业设定与资源开发等层面,力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及社会各界的人才需求。“戏剧创作与演出是中文系和文学院文学艺术教育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产生了全国乃至国际影响,为南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剧曲创作薪火相传

青年吴梅即擅长戏曲创作,集制曲、论曲、校曲、谱曲、唱曲于一身,曲律词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其美,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境界。1922年秋,卢前以“特别生”名义为东南大学国文系破格录取,从吴梅学习治曲,从此走上曲学研究的道路。1926年他从东南大学毕业,本年撰写《琵琶赚蒋檀青落魄》、《茱萸会万苍头流涕》、《无为州蒋令甘棠》、《仇宛娘碧海情深》、《燕子僧天生成佛》杂剧五种(合称《饮虹五种》,1931),并根据英译本翻译印度名剧《沙恭达罗》(译名《孔雀女》,1945)。卢前以其才华出众被誉为“今尤为国中治曲第一人”(张友鸾)、“严格按照古典戏剧格律创作作品的最后一位剧作家”(朱偰)。

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作也不例外,吴梅、卢前之后,南京大学的剧曲创作后继有人,成绩斐然。陈白尘偏爱喜剧和历史剧,尤擅创作政治讽刺喜剧,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他还将平生所学悉数授予学生,培养了李龙云、姚远、赵耀民三位优秀的剧作家。陈白尘认为“只有和‘现实’保持必要的距离,只有坚持研究与创作的独立性,才能有真的学术和真的艺术” ,李龙云等则以显著的创作实绩,既延续了其反思、批判的锋芒,也坚守住独立、自由的创作品格。李龙云、姚远系1979级“戏剧理论与创作”专业的研究生,师从陈白尘,主攻戏剧创作。李龙云的作品,多以京味语言进行创作,关注生命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心灵的挣扎,在历史风云、社会遽变中探索复杂人性,剖析人物的灵魂世界,呼唤健康、自由的人性,体现出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姚远的作品多为应制之作,但其军旅戏剧、历史题材剧作摆脱了固有的创作模式,在不断变换的题材、主题中融入深刻的人文关怀,彰显出特有的深度和力度,2007年姚远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联合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1982年赵耀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以论文《试论荒诞喜剧》和话剧《天才与疯子》通过论文答辩。作为“学院派”剧作家,赵耀民将创作“荒诞喜剧”作为理想,以冷峻、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在荒诞的社会世相中反思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在批判与怀疑中憧憬着一种新的可能的未来”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里,朱宜、温方伊的创作清新可喜。朱宜的作品主要记录她在留学、工作中的成长与思考,关注全球化语境中移民及其文化身份,追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曾获2015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首奖、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大赏”“2015年度菁英编剧”奖、纽约戏剧工作坊新锐艺术家基金,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多种语言搬上国际舞台。作为从南大走出的优秀编剧,朱宜与母校进行过多次合作,2016年《特洛马克》由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搬上舞台,温方伊饰演佩内洛普。生活中的温方伊张弛有度,舞台上是《特洛马克》里的佩内洛普,也是《蒋公的面子》里的“时太太”。2012年5月,《蒋公的面子》(吕效平导演)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礼堂首演,作者温方伊于戏文系念大三,这一政治讽刺喜剧,在精神上可谓与陈白尘一脉相承。2013年《蒋公的面子》开启全国巡演,至2022年5月完成了443场演出,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纪念。吕效平认为温方伊和《蒋公的面子》在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或偶然的:“自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南京大学的戏剧学科始终清醒和自觉地维护着这个运动的成果,清醒和自觉地坚持着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与艺术精神。……从陈白尘到温方伊,有一条清晰可辨的南京大学戏剧学科传统。刚刚出版的南京大学戏文专业本科学生剧本集《青春戏剧档案》也许可以证实,温方伊在她的同龄人中也并不是孤立的,朱宜的《长生》、杨小雪的《人间童话》、刘天涯的《谋杀歌谣》,从戏剧技巧上看虽然都还粗糙和幼稚,但它们所展现的青年戏剧学子的精神自由高度却是令人欣慰的。” 此后,温方伊改编的沪语话剧《繁花》第一季(2018)与观众见面,获得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温方伊凭借《繁花》获得2019壹戏剧年度最佳编剧。

另有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戏剧工作的毕业生,在校园戏剧教育、地方院团发展、社会文化建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如厦门大学的郑尚宪、杨惠玲、苏琼在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或投身艺术创作,或指导学生的剧本创作,“在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学生踊跃创作,不仅进行文本创作,还拓展舞台创作” ,这些作品涉及戏曲与话剧,题材、风格、形式多样,但无一例外地延续着南大人的独立品格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二)舞台表演举足轻重

1924年吴梅组织东大国文系师生成立词社“潜社”,1928年重主潜社集会,先后雅集十次,得曲九十二支,汇编《潜社曲刊》。“课堂讲授只是吴梅先生教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将课内的理论与课外的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课外的词曲创作、吹笛唱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是吴梅先生教学的特色所在。这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法即便在今天,也仍有启发意义。” 一直以来,班级授课制在南大是主要组织形式,而舞台观摩、现场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组织形式,身临其境的直观教学具有直接交流、高效学习、加强互动、加强理解等特点,最终受益者是学生。

陈中凡指导学生研究古典戏曲,不仅要求他们熟读文学剧本,知人论世,更强调谙熟剧场艺术。戏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他一贯的教学主张,师生同台演出的现象并不鲜见,研究生学唱昆曲的传统保留至今,成为戏曲专业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正因他能演会唱,教学中说唱结合,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更加多元与开放,受邀讲学的民间师资可使学生接触到一线工作者,从而了解戏剧生态发展。从1957年春季开始,南大中文系研究生开设昆曲课,邬铠教学,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左右,教授南北曲、舞台身段、戏曲程式和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吸引了一批爱好者来旁听。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师资,既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分享,也为提升学生的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以吴新雷为开端,此后历届戏曲史研究生,陈中凡规定昆曲演唱为必修课,不仅突破了宫调曲牌的音律难关,而且熟背戏曲作品,为昆曲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就连留学生也不例外。

魏莉莎1979年作为南大第一批美国留学生之一,不仅学习戏剧理论,也学习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在留学生迎新茶话会上,魏莉莎表演的昆曲《游园惊梦》令人惊艳,匡亚明遂安排她去江苏省京剧院观摩、实习,在江苏省戏剧学校旁听相关课程,经过艰苦的训练,魏莉莎掌握跑圆场、折腰、卧鱼等基本功后,在沈小梅指导下排练《贵妃醉酒》。1981年春天,魏莉莎在南京大学礼堂表演《贵妃醉酒》,因其传神的表演获得“洋贵妃”美名而蜚声海内外。她在大洋彼岸传播中华文化,探索中国京剧的英语演出艺术,回美国后完成博士论文《京剧听觉艺术》,并通过教学,让更多外国学生领略中国京剧的魅力。1985年2月,在夏威夷大学肯尼迪剧场,魏莉莎翻译并导演的中国京剧《凤还巢》演出大获成功,被誉为“在美国艺术宝库中增加了一颗灿烂的明珠”,“是美中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使美国人能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高超的传统表演艺术”。 魏莉莎成为第一个把京剧移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魏莉莎之后,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培养的留学生,来自美、英、韩等国家,他们成为传播、弘扬中国戏剧文化的重要使者。

1980年代以来,在陈白尘、董健、吕效平等教授的倡导下,南大学子先后演出几十部校园戏剧。一场戏的创作及演出,涉及编剧、导演、表演、服装、道具、舞美设计、音乐、摄影、录像、制作、传播等方面,这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理想,促进学生人格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也展示出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真实水准。2007年9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成立,这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指导下的一个剧场艺术团体,主要成员为MFA硕士生,先后上演了《学一学鸽子》(根据美国戏剧《蝴蝶是自由的》改编),《油漆未干》(勒内·福舒瓦),《莱昂瑟和莱娜》(毕希纳),《海鸥》(契诃夫),《晚安啦,妈妈》(玛莎·诺曼)和《桃之夭夭》、《二零一一年九月》(实验戏剧)、《我是月亮》、《特洛马克》、《杂音》、《蒋公的面子》等原创剧目。《蒋公的面子》凸显文本,淡化舞台效果,“不止预示着南京的戏剧文化的新开端,也预示着中国戏剧文化的某种转向的开始” ;不仅被视为校园戏剧演出的典范,“校园戏剧可以借鉴南京大学《蒋公的面子》的演出模式,同一个剧目不断提升,不断改编,不断融进最年轻的观念和表演方式,这既可以形成校园戏剧的精品代表作,又可以不断改进,校园戏剧永远是代表年轻态的” ,更被看作艺术与商业融合的成功“样板”,“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正是经历了从校内售票的非商业演出到剧团注册、租赁场地、票务洽谈、巡回演出的纯粹商演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蒋公的面子》这个成功的案例充分发挥了校园戏剧的文化优势,结合戏剧演出的市场规律,需要用互利互助、争取双赢的战略眼光看待校园戏剧与市场的融合”

由上观之,剧曲创作在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师生中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创作出大量戏剧精品,并将创作、表演融入鲜活生动的教学活动,从教学体系、师资力量、培养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认知等方面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全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南京大学有一个数量最大、也是层次最高的戏剧学者群,因而他们开出的面向全校的戏剧课也最多,有《戏剧文化概要》《戏剧精品赏析》等三四门。但专门的表导演方面的课程,只能夹在‘戏剧理论与实践’这一听起来仍然很有‘学术气’的课程当中。近年来,为了配合理论戏剧的学习或为了戏剧教育的繁荣,南京大学的学生戏剧社团在导演教师的指导下日益活跃,以《蒋公的面子》为代表的一些针砭时弊的话剧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说明综合性大学戏剧活动一旦开展起来,它所具有的潜在集聚力、现实表现力是多么强劲。”

三、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推动了戏剧理论研究的发展创新,展示了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戏剧学科的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深厚的学术研究是关键,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的戏剧艺术教育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学术研究始于吴梅,吴梅在曲学上的成就体现在曲律研究、曲学文献整理、戏曲史等方面,《南北词简谱》凝聚了他的毕生心血,《顾曲麈谈》奠定了他在曲学领域的地位,《中国戏曲概论》则是放眼全局的第一部中国戏曲通史,《元剧研究ABC》和《<曲海目>疏证》对剧作家与作品的考证,也有承前启后之功,《霜崖曲话》、《奢摩他室曲话》和《奢摩他室曲旨》等采取传统的曲话形式,广泛评述散曲、剧曲的形式与内容,既为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材料。著书立说之外,吴梅在词曲研究领域培养了一众翘楚,蔡正华、王玉章、任中敏、韩世昌、钱南扬、卢前、唐圭璋、王季思、万云骏、汪经昌等词曲名家皆出自其门下。1949年后,《关汉卿杂剧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范例》(陈中凡)、《南戏怎样改编关汉卿<拜月亭>》(陈中凡)、《关于<西厢记>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陈中凡)、《魏良辅<南词引正>》(钱南扬)等论文,以及《中国戏剧概要》讲义(陈中凡、钱南扬编撰)等教材,善于吸收新观点、新方法来研究新课题,产生了重要影响。1977年以来,一部《戏文概论》(钱南扬)的问世,两部戏剧史著作《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的发行,《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戏剧卷》(陈白尘、董健等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戏剧卷》(董健等副主编),以及两部中外比较戏剧史著作《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胡星亮)、《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胡星亮等副主编)的出版,四部大型工具书《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陆炜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吴新雷主编)的编撰,每部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单以两本“戏剧史稿”和两本“总目提要”来说,“这四本书所构筑完成的宏伟的文化工程,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百年来戏剧史、文化史的研究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它在学术思想上的高度,研究规模上的广度,以及研究成果上的丰富性、系统性和扎实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难以整体超越的” 。此外,《田汉传》(董健)、《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李渔评传》(俞为民)、《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胡星亮)、《田汉剧作论》(陆炜)、《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周安华)、《戏曲本质论》(吕效平)、《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马俊山)、《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解玉峰)等学术著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获得诸多学术奖励。

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术研究的传承,以研促教,教研并进,为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培养科研能力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训练。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南京大学戏剧学科涌现了李龙云、姚远、赵耀民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剧作家,百余位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独树一帜,成为全国戏剧戏曲学教学与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术界、文化界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如果说吴梅、陈中凡、钱南扬、陈白尘、陈瘦竹等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是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开拓的一代”,吴新雷、董健等则是新时期创造诸多“第一”的学术传承者。199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戏剧影视学科发展迅速,承担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拥有国内戏剧学科中一流的师资和科研团队。

与戏剧研究的风生水起相适应,南京大学戏剧学科长期致力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1982年8月30日至11月30日,陈白尘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题为《古老而年青的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自此之后,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国外知名学者和戏剧艺术家频繁受邀在南京大学戏剧影视专业讲学、开设工作坊,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以及出境讲学、访学的人次也逐年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优质的戏剧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自我表达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对于培养人的个性和感受美的能力方面,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途径” 。一个世纪以来,南京大学的戏剧教育在曲折中寻求发展路径,自觉担负起人才培养使命,以集教学、研究、创作、实践于一体的跨界域模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体系。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实践,南京大学戏剧教育呈现出前瞻性、示范性特点,在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层面,全面、整体、有效地展示出服务社会的优势,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戏剧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pSDr/fyGNVEOgWrFyDjHBhQ8cGzkt5vo04eHHVG/sWvTA0znnw5zeWjLMTeHq5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