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前言

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加强教材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2020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先后颁布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明确指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心理学基础》是师范类专业学生心理学入门的基础教材,在强化内容基础性和科学性的同时,突出了教学适应性,特别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生心理学素养的要求。本次修改在葆有首版教材的“学生中心”“实践导向”“能力为重”特色的基础上,强化国家对高校教材的育人要求,适应网络时代师范生的认知特点,建设书网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

具体说来,主要修改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元素,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从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历史中搜索心理学的思想、内容和元素,增加中国心理学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心理学家介绍,将中庸之道、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念等融入情绪、意志理论中,促进心理学的中国化和时代性。凸显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思想价值,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实证依据。将近现代我国仁人志士的行为和心理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融入相关内容中,弘扬人性的制高点,提高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第二,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系统性、先进性和适应性。首先,丰富基本内容。增加学习科学的内容,在第二章增加了学习心理一节,介绍了学习内涵、理论、分类和迁移等,在第六章添加了学习策略;同时删减了部分相对陈旧、松散的内容,精炼了部分内容的表述。至此,本教材包容了师范生所需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的基本内容,且内容大致均衡。其次,优化拓展内容。大致对应师范生专业素养的“一践行三学会”,细分了见贤思齐(11个)、学深悟透(26个)、学海无涯(25个)、学思结合(27个)四类专栏(见下表)。其中,见贤思齐主要介绍了冯特、陈鹤琴等11位中外心理学家,为学生树立品德高尚、情怀深厚的学术榜样,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学深悟透介绍心理学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最新内容,保证内容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学海无涯则重点介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横向影响,目的是开阔师范生视野。而学思结合引导学习者反思、批判自身和学校情境中师生的心理行为现象,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学习。

各章拓展专栏一览表

第三,根据师范生学习的层次要求,增设了“真题实练”和“畅所欲言”。师范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资格证书是其入职的门槛要求,而部分学生有志于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指向升学的目标。为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学习的需求,本次修订为每章增添了数量不等、总计67道历年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典型的真题,供学生学习后及时自测。另外,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设置了23道在基础之上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课堂上畅所欲言。

第四,教材同步的在线网络上,有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练习讨论题、参考教材等,以及各章真题实练的参考答案,通过二维码可以链接,支持学生开展突破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

本次修订由宿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心理学团队所有教师参与了教材修改工作讨论。刘文负责全书的框架结构设计和文稿修改等,刘兰、刁力、朱丽娟、党峥峥、宗妮等老师分别负责网络资源建设的相关工作。小学教育专业王茜同学带领30名心理学爱好者,志愿组建了“真题组”“故事组”,主动开展心理学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搜集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钱梦菊,多年来持续推动本教材的建设。此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材建设是开放的、动态的、流动的、永不停歇的过程,教材出版也是一个留有遗憾的事情。一旦搁笔定稿,新一轮的修订已经在路上,让我们一起期待。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促使我们今后不断完善。

刘文
2023年7月12日聆湖畔 SPEshctu0MxHeEj/oKkB8AdINJ7WK3ZuMxdod4UC2KbiAwDcHo+V1jiTDb5m+o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