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个人,首先得研究他的家族变迁、成长环境,因为这些是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本书的主人公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因王旦出生时天即将亮,其父王祐为其取名旦,字子明。 与历史上其他名臣不同的是,王旦这一族人发展壮大,成了三槐王氏,也叫琅琊王氏,至今都是全世界王氏一族中人数占比较大的一支。对这一族人追根溯源,也能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三槐王氏一族后人发展的历程。
王旦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根据王氏族谱考证,北宋王旦这一族系琅琊王氏,最早的始祖是周武灵王太子子晋。《楚辞·远游》《逸周书》《列仙传》等书中都将太子晋捧为神仙,其实是不准确的。王子晋是实实在在的人。相传太子晋还未成年就被周灵王封为太子,参与国事。王子晋早熟聪慧,熟读经典,有王者风范。后太子晋因为直谏,触怒了周灵王,被贬为庶人。此后,太子晋郁郁不乐,最终病死了。然后,太子晋的故事也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五代十国时,前蜀的皇帝王宗衍大张旗鼓地将王子晋尊为王氏始祖,并对其加封庙号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这才让太子晋的身份、地位得到了确认。
事实上,王子晋这一族人并未因他的去世而消亡,而是一代代繁衍了下来。到了秦始皇时代,他们后世子孙(王子晋十八世孙)王翦,以及王翦的儿子王贲、孙子王离都成了秦朝统一中国的重要将才,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秦始皇去世,秦二世即位,李斯、赵高等人乱政,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岌岌可危。后来,又有项羽、刘邦起兵抗秦,王离也在巨鹿与项羽决战中战败而死。彼时,刘邦和项羽又开始角逐。王离长子王元担心乱世可能祸及子孙,加上他们又是王翦的后人,与项羽和刘邦是天然的仇敌。因此,王元不想在大争之世继续谋求发展。最终,王元选择举家迁往琅琊(今属山东)隐居。至此,王氏一族开始在山东定居。
王离的二儿子,也是王元的弟弟王威,跟着哥哥到了琅琊居住。由于生活所迫,王威最终出仕为官,曾担任扬州刺史。随着王威离开琅琊,他的子孙后代,散布到全国各地。
王威的九世孙叫王霸,生于东汉,具体时间无可考证。王霸在东汉时,厌烦那种尔虞我诈的日子,一直不想为官。但正是因为这种不仕反而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官方多次派人拿着任命书邀请王霸出任官职,王霸都予以拒绝。这样,王霸一直隐居读书,颇有成效。王霸自己不愿出仕,却并未阻止自己的儿子们出仕。由此,王霸的大儿子王殷成年以后,出任中山太守,在山西祁县生活,王殷的这一族也在祁县繁衍,成了琅琊王氏祁县的一支。王霸的小儿子叫王咸,和王霸一起在晋阳居住。以后,王咸这一支也成了晋阳王氏的分支。 需要说明的是,在王殷的后世子孙当中,有一个叫王允的人,曾经官拜司徒,与吕布联手除掉了篡汉的乱臣贼子董卓。
本书说的琅琊王氏其实指的是王元这一族人。王元成了琅琊王氏这一族人当中的始祖。
王元的四世孙叫王吉,字子阳,曾担任汉代谏大夫。当时,王吉全家居住在皋虞,后来又迁到了临沂都乡南仁里。
不过王氏一族虽不断延续着,但一直未出现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以汉代秦后,王氏一族人在汉代继续延续。在汉代王氏子孙里出现过一个叫王遵的人,跟着光武帝刘秀一起平定天下,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立下了战功。刘秀念及王遵忠义,授予王遵太中大夫,后来又加封王尊为向义侯。王遵有个儿子叫王音,王音有个儿子叫王融,王融有个儿子叫王览,王览有个儿子叫王裁。
从王遵到王裁这几代,虽子孙不断繁衍生息,王氏一族也不断扩大,但真正处在历史潮头的人不多。一直到了王裁时,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叫王导,王氏一族的后辈才真正再次走在历史潮头之上。王导所处的时代已是晋朝,当时由于八王之乱和十六国的战乱,已让西晋王朝分崩离析,王导便和琅琊王司马睿一起南迁,并在今天的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
建国之初,东晋王朝极不稳定,南方的世家大族不接纳北方政权司马氏,因为司马氏曾灭东吴,与南方世家大族有着血海深仇。王导放下成见和尊严,主动与江南世家大族联姻,为东晋王朝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由于东晋是门阀政治,世家大族共同参与政治。王氏集团的王导权力也达到了巅峰。后来,司马睿觉得琅琊王氏权倾朝野功高盖主,打算削弱王氏政权。于是,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为心腹,妄图解兵权,排斥异己,打压王氏兄弟。结果,引起王导的堂兄王敦强烈反击,王敦希望借用王导之手推翻司马氏,但王导还是主动维护了司马氏政权,帮着司马氏平定了王敦之乱。以后,王导继续参与为国家稳定发展的各项大事策划中,为东晋发展鞠躬尽瘁。王导去世后,皇家给他的谥号为“文献”,葬礼规格也是按照霍光、司马孚等人的规格举办的。
王导有五个儿子,其中第四子叫王洽。王洽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王珣,一个叫王玟。单说王珣这一支。王珣,字符琳,后来出仕,官至尚书令、前将军,去世后谥号为献穆。王珣又有五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昙首。昙首又生了两个儿子,名为僧绰和僧虔。
此时,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着,朝代也继续更替着。僧绰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王俭,一个叫王逊。王俭也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王骞,一个叫王暕。像《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一样,王氏一族也子又生孙孙又有子,繁衍壮大。王骞独子王规是典型的孝子,也是大学问家,有著作二十卷。王规的儿子叫王褒。王褒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北朝风云变幻的时代,当时西魏灭梁后,王褒随着西魏进入长安,成了咸阳王氏的始祖。
此后,王褒的后代经历四世,生下一个叫王 的人。他就是后来唐代武周时的宰相王方庆 。他平生有两大让后世津津乐道的逸事:一个是书法精湛,一个是藏书很多。王方庆有十个儿子,他们的子孙也都分散开来。第三子王曒后来还做了潞州刺史。王曒的子孙传到了第八世时,生下了一个孩子叫王言。
至此,王氏与本书的主人公王旦正式建立了联系。因为这位王言便是王旦的曾祖父。
王言所处的时代,已到唐朝末年。王言曾经担任滑州黎阳(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附近)县令。不过唐末是地方节度使独大的时代,县令似乎成了毫无作用的官员,一切都由手握重兵的节度使说了算。节度使们不仅仅手握兵权,还可以随时调拨地方物资。尤其是朱温集团和李克用集团已形成,天下格局似乎要重组。这一时期,这位黎阳县令的日子也不好过。后来,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王言自然也成了后唐黎阳的县令,全家人也在黎阳生活。根据王氏族谱相关记载,王言最终卒于后唐时代。此时的王言即便有一身抱负,也难以施展。所以,历史记载王言的生平是“滑州黎阳令”。或许王言一辈子只当了一个黎阳县令,政绩平平,导致历史中很难找到他人生的精彩。直到王旦成了宋朝的名相,王言也跟着沾了光,被追封为许国公。 而王言也成了三槐始祖。
王旦的曾祖母姚氏,史籍中没有过多记载,只因王旦后来当了宰相,才被追封为鲁国夫人。
王言和姚氏的儿子叫王彻,他是王旦的祖父。王彻长大后,继续努力学习,顺利地考中进士,进入了后唐官场。不过王彻并未做过什么大官,他在后唐也仅仅是做到了左拾遗(一种言官,杜甫曾经担任此职)的位置。这个官员品级不高,所以王彻家里的情况基本上也没有改变多少。后因王旦的原因,王彻被追封为鲁国公。 王彻在后唐担任左拾遗期间,与妻子田氏 生下两个儿子王祐、王祉。 王祐是王旦的生父,王祉是王旦的叔叔。
再后来,随着儿子王祐逐渐长大,王彻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接着到了后晋时代,当时王祐少年初长成,风流倜傥,文采飞扬,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 这样有名气的人,总会得到统治者的格外厚爱。恰巧此时的王祐年轻有理想,在乱世当中有一番作为。
发现王祐的人叫桑维翰,他是石敬瑭早期的幕僚,深得石敬瑭的器重。后来石敬瑭联合契丹灭后唐,建立后晋,石敬瑭也成了历史上的“儿皇帝”,桑维翰作为石敬瑭身边的谋士,顺势成了后晋的宰相。王祐给桑维翰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一篇文章,其文辞藻优美,论述新颖,得到了桑维翰的肯定,而这封信也开始在京城流传。后来,王祐被推荐给大将杜重威。
杜重威也听说过王祐的名声,自然也对王祐非常器重。王祐在杜重威身边做幕僚,做一些出谋划策的事情。
再后来,石敬瑭死了,后晋皇位由其侄子石重贵继承。石重贵当了后晋皇帝后,表示自己向契丹称孙不称臣。也就是说,石重贵依然遵从养父石敬瑭尊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亲的约定,但后晋此时是中原王朝,不会再向契丹称臣。当石重贵的使者到契丹宣布这个消息之后,耶律德光大怒,率领大军来剿灭后晋石重贵。石重贵尽管有心理准备,但面对契丹铁骑的冲击,依然难以阻挡。石重贵派出手握兵权的杜重威去阻拦契丹大军,岂料杜重威却带着自己的十万之众投靠了契丹。最终,石重贵被杀,后晋灭亡。王祐此时也正好在杜重威手下。
在耶律德光消灭后汉以后,后晋大将刘知远不想任由耶律德光摆布。耶律德光也清楚刘知远的势力,暂时不打算与刘知远交恶,极力拉拢刘知远。刘知远虽表面上表示归顺契丹,却私底下在谋划着在太原建立自己的王朝。不久之后,耶律德光在汴梁称帝,改国号为辽,准备定都汴京,逐渐向四周发展,将契丹人带到农耕地区。但耶律德光在汴梁驻扎期间,命令士兵在汴梁周围“打草谷”,激起了众怒,百姓揭竿而起,耶律德光只能灰溜溜地返回草原深处。
这样一来,整个中原地区暂时无人统治。驻扎在太原的刘知远看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正式在太原称帝,建立汉朝,史称后汉。由于耶律德光北撤,杜重威再次被晾在了一边,成为辽国弃子。杜重威为了保全实力主动向刘知远示好。为了暂时整合力量,刘知远也因帝国初建,不想大动干戈,遂接纳了杜重威。这样,杜重威带领着自己的人归入北汉。
不过刘知远清楚杜重威的为人,他奸诈圆滑,反复无常。这样的人留在身边迟早是个祸端。
为了解决杜重威的问题,刘知远想到了调任。可能当时刘知远认为,也只有将杜重威调离原来的盘踞之地,让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任职,才能解决这一尾大不掉的问题,以彻底架空杜重威。不久,刘知远下诏,令杜重威到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任职,命原来归德节度使高行周接任杜重威所部。实际上就是将杜重威与高行周进行岗位互换。
杜重威清楚这是刘知远在削弱自己的兵权,心有不甘。当时王祐作为杜重威的幕僚,给杜重威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认为杜重威应该听话,乖乖到归德军任职,到时会落一个好下场, 但杜重威并不听劝谏,举兵反叛,最终被刘知远镇压;杜重威战死,王祐因为是杜重威的幕僚,也受到了牵连,被贬黜到沁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任司户参军。王祐似乎早料到了这种命运,他不颓废、不抱怨,继续在沁州主持政务。后来,王祐写过一篇文章给同乡,文中志向高远,言辞恳切,沁州当地人都称赞王祐的志向。 王祐的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德,得到了官场的认可。
不久以后,刘知远去世。皇位传给了刘承祐。刘承祐继承皇位后,王祐因为是杜重威的幕僚,继续被刘承祐集团排斥,一直在官场之外游荡。所幸的是,此时的王祐因为政务轻松,继续研读典籍,已颇有成,诗文也多出佳作。这在五代乱世中,也算是独特的存在。王祐此时有了两个夫人:一个是任氏,一个是边氏。
王祐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文章写得也传神,一时间声名大噪。由此,王祐引起了后汉朝廷权贵的注意。但是,王祐的名气虽大,朝廷还是没有重用他。此时,后汉刘承祐忌惮大臣郭威,与郭威的关系也日渐紧张。后来,刘承祐害怕郭威反叛,将郭威家人全部都杀了,此举直接导致郭威的反叛。之后郭威代汉自立,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此时,由于王祐名气较大,后周将王祐任命为魏县县令。魏县是今天河北邯郸魏县,此处历来都是交界处,为重要之地。
此后,后周逐渐稳定下来。郭威去世后,皇位传给了其养子柴荣。柴荣素有大志,他曾经立誓要用三十年 的时间来完成统一。王祐在这样的帝王恩泽下,虽也增强了信心,但对自己的前途仍是一脸迷茫。王祐看清楚了当下的事实:这是个大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不再按照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推行政治,统一全国成了这些帝王的终生梦想,他们最看重的是开疆拓土、创立霸业,在此种情形下,士大夫的作用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正如安重荣所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且王祐是杜重威旧部,天下虽已换了朝代,但有些标签一旦贴上,一辈子都难以摆脱。
王祐深知这一点,他只能带着一家人寻找自己的出路。所幸的是,尽管后周皇帝没有重用他,但也没有放弃他,而是给了他一个魏县县令的职位。这也好,而今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活着。只有活着,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些年来,因为战乱,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土地陷于荒芜……
后来,还真的迎来了转机,王祐被调任到南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担任县令。
能挪动地方,说明上面有人关注着他,这又给了王祐信心。因为处在最底层的官员,往往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一辈子都有可能无人问津,相传有人为了一个职位等候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