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而简单的人

01.

简单,是人类追求的至高境界。

越有智慧的人,越是简单,越是如孩童一样天真快乐。

远离智慧的人,也简单,只不过这种简单给当事人带来的是不爽与痛苦。

这两种简单,有何区别呢?

02.

有部老电视剧,叫《天道》,讲的就是有智慧的简单与缺乏智慧的简单迎面撞车的事。

《天道》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资本大佬,因为内心纠结,隐居于一座小城。当地乡民立即发现这人有料,就故意堵住他吵架。目的是不打不相识,先吵一架,然后赔礼,建立深层关系,最后央求大佬帮大家指条明路,走出困境。

大佬心知肚明,但不为所动。

后来大佬的女友出面,说服了大佬帮对方。后来成立了公司,三个乡民都成了股东。但是大佬说,这三个人其实最惨,他们如在井底,根本看不到花花世界,可现在你让他们爬到井口,看到了世界的美丽,等他们再跌回去时,会活活憋屈死。

果然,随着大佬的操纵,新成立的公司乱搞一气,引来了行业巨头的诉讼。官司上门,三个乡民股东顿时崩溃,吓得脸白白,并且哭闹起来,要求退股。

那就退吧。三个乡民出局之后,才发现自己上套了。

03.

话说业内巨头起诉之后,坐下来研究案子,顿时傻眼了:这不对呀,这官司明摆着咱们会输啊,甚至连整个公司都会赔进去!

然后巨头困惑了:既然如此,对方的三个股东为什么要在稳操胜券的前提下哭闹退股呢?

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是巨头律师团醒过神来了:明白了,对方退股的三个股东都是乡民,他们接受的都是简单教育,形成了三个简单认知。

他们相信事实胜于雄辩,这是第一个简单。

他们相信疑罪从有,这是第二个简单。

他们相信有个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这是第三个简单。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正是这三个简单的认知,让他们站在财富城堡门前,却又叹口气,掉头跳回到认知的深井里。井下虽狭小、污秽肮脏,但那是他们简单的头脑唯一能够理解的天地。

04.

先来说事实胜于雄辩——你真的知道,什么叫事实吗?

自然界不说,单说人类社会,人性的不确定,导致了与人相关的现实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有客观事实和主观事实。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只能以主观的方式观察表达,这就形成了主观事实。

说一下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的区别。

有位叫顾猷的朋友,最近讲了个故事。他年少时,和小伙伴出门去买西瓜。刚出门,碰到一位大爷,手捧西瓜一个,问:小朋友,要不要买西瓜呀?要买的话,就买我这个吧。我卖的西瓜,只剩这一个了,你们买下,我就可以回家了。

少年顾猷顿发善心,把这个西瓜买下了。

买下之后,瓜还不够,就抱着这个瓜,来到一个西瓜摊前,挑挑拣拣,过秤交钱,买了第二个。

抱着两个瓜要走,人家卖瓜的不干了:哎哎哎,我说小朋友,你出门时,爹妈没告诉你什么叫要脸吗?你买了一个瓜,却捧两个走,还要脸不?

不是……少年顾猷蒙了:这个瓜不是你的,是我们刚刚从一个老爷爷那里买来的。

卖瓜人:开玩笑,这哪有什么老爷爷?就我一家卖瓜的。

不是……少年顾猷急忙回头,可天地茫茫,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卖第一个瓜给他的老大爷早就回家了。

卖瓜的乐了:好啦孩子,把我的瓜放下吧,非要抱走也可以,交钱就行。

不是……那啥……顾猷发现,他真的说不清了。

没错,他是事先在老大爷手中买了一个瓜,这是客观事实——至少是他理解的客观事实。

可卖瓜人没看到这个事实,卖瓜人看到的是这熊孩子买了一个瓜,却想抱两个瓜走——这是卖瓜人亲眼所见的客观事实,但顾猷认为,这只是卖瓜人的主观认知。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明明是自己的瓜,被强行夺走,还落了个贼名!

05.

如顾猷买瓜这类事情,好多人都曾遇到过。

甚至连法律都无力说清哪个主观事实更靠谱。所以呢,在诸多主观事实之间,又有一个法律事实。

老戏《天道》中,隐居大佬恶意挑起争端,是因为他在布局,混淆三类不同的事实,引诱行业巨头进行诉讼,而后利用法律事实欺负死对方。三个可怜的乡民股东头脑简单,打死也想不到,打官司不是看谁有理,而是看谁在法律事实上更占优势。所以,他们被玩惨了。

明白人讲道理,只讲法律事实。糊涂人却死咬着自己认可的主观事实,所以糊涂人活得痛苦而委屈,明明是事实,别人偏不承认,这世界怎么了?

06.

再说糊涂人的第二个认知,疑罪从有。

为什么糊涂人会认可疑罪从有呢?因为糊涂人需要一个确定的认知,有是一种确定,让人心安;而不确定,会让原本就糊涂的脑子抓狂。

讲个疑罪从有的故事。

有家公司有个女白领,不好好工作,所以严厉的男主管不断地训斥她,有意撵她走人。

女白领怒了,于是化了个精致的妆容,又穿了件薄透露的衣衫,上班时间敲门,进入男主管办公室,汇报了几件工作。出门时,她突然把自己的头发弄乱,把衣襟撕裂,露出半个胸脯,重重撞开门,然后掩面挥泪,发足狂奔。

霎时间,整个公司的人都惊呆了。

那个谁,色狼男主管,你把人家姑娘咋的了?

有好事者,急忙追上女白领,详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妙就妙在女白领一言不发,只是掩面垂泪。

这就不用问了,铁定是色狼男主管欺负人家了。

等男主管发现外边事情不对,根本无从解释。老板是明白人,懂得这种事要走疑罪从无的路子,但心里的芥蒂已经存下,男主管在这家公司的前程就算到头了。

《天道》中的大佬,采用的是与这个女白领类似的招数,明明是自己“非礼”人家,却营造出被行业巨头“非礼”的假象。可三个乡民哪想到这么多?他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透明人的错觉让他们陷入恐惧。

07.

糊涂人的第三个错误认知,是总以为这世上能有个说理的地方。

真的没有!

烧伤超人阿宝最近讲了个故事,说有个女教授,托关系找门路,入医院开刀。主刀的是一位名家医师。怕名医不尽心,女教授的老公送了医师5000元红包。

名医不差这点小钱,又把钱退给了女教授。但聪明的女教授悄悄地把钱揣起来,没告诉老公。大概她是想买买买,剁手快乐吧。

而女教授的老公是人大代表,无端给人家5000元红包,他不甘心。于是他在人大会议上发飙,指控名医不是东西,明明有病也不让人家住院,5000元红包到手,立即态度大变,床位也有了,也给主刀了。这可是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名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司查证此事,查到了收回钱悄悄藏起来的女教授身上。还钱时是有证人在场的,所以女教授无法否认,但她说:我老公发言,是针对收红包的社会现象,又不是针对具体的人。何况你没收红包,就敢打包票说别的医生也没收红包?再说你们收下了我们的水果,这可没冤枉你们吧?

最后的结果是,院方为平息舆论,勒令名医写检查,认真反省。

你看看,事情明明查清楚了,你却说不清。名医明明被冤枉了,最后还要写检查,这还讲不讲理?

08.

其实这世界是很简单的。认清事实的不简单,就会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世界的复杂,不知道事实还可以有各种版本,那你就难免要遭遇人性的滑铁卢,难免在人性上走麦城。

老戏《天道》中,三个出局的乡民中最精明的那个,说什么也接受不了这些,悲愤地爬上高楼,扑通一声跳楼了——跳楼是一个隐喻,昭示着旧我的死亡与新我的诞生。正如剧中的台词:当你不知道你时,你才是你。但当你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时,就明悟了成长的智慧,开始逐步改变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睿智,越来越简单,最终与这个简单的世界合拍。

09.

不是你简单,世界就简单。只有当你深刻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世界才简单。理解世界的前提,是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所认为的事实都是主观的,也认识到有些人能够理解这些,有些人暂时不能。对于能够理解的人,以之为师为友,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对于暂时不能理解的人,同样以之为师为友,他们虽然理解不了这个,但也有着让你无法理解的优势与特长。

小学的算术题在幼儿园的小朋友眼里天书般不易懂,在中学生眼里,却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 想要做个简单的人,享受简单的快乐,你必须要懂得认知升级,不断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你每优秀一点点,世界都会简单一点点。最简单的人生,莫过于走近智慧,打通人性。

当你认识到世界表述性的主观,才会最近距离地靠向客观。正如老戏《天道》所言, 智慧的本质,说透了就是实事求是, 但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四个字,承载着巨大的求索与付出。路漫漫其修远兮,最重要的是开始,每前行一步,认知清晰一点,充盈于心中的快乐就多一点。当你行走至无人之地,回首来路,唯见人性的暮色苍茫,才知道慈悲的要义,不过是对卑微生命最深情的爱。 dGTILuaxpvbM35jqNkvWc5eWxMBUR0sALpUQG9YmiNV9vKpqv0RLMxOvXqun9seB



愿你自己成为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01.

500多年前,阳明先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说:每个人,无论高矮胖瘦,无论粗短细长,都有着超凡的天质,都会成就伟大的事业。

话是这么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现实中,我们时时刻刻所感受的,是最真切的无能为力。真的想努力成就自己,可到头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分明是环境比人强。

所有的努力,终被外界环境所消减。能够维持现状,已经算不错了。

是阳明先生信口胡柴,还是我们的人生方法论出了什么问题?

想要知道答案,先听个故事。

02.

有座小镇,烈日炎炎下,半死不活,街道上空无一人。所有居民都躲在家里长吁短叹,他们都欠了别人的钱,却没办法偿还。

忽然有一天,来了个游客。

游客走进旅馆,啪的一声把1000块钱拍到柜台上:老板,哥是有钱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穷成什么模样,也好开心开心。这1000块钱是预付的房费,等我上楼瞧瞧,找间舒适房间。

游客上楼了,旅馆老板抓起这1000块钱飞奔出来,跑到隔壁王屠户家:隔壁老王,这是我欠你的1000块钱,还你!

屠户拿到钱,立即冲出门,跑到猪农家里:猪头,这是我欠你的1000块钱,以后少给老子甩脸子看!

猪农拿到钱,立即奔赴饲料商家:喂,不就是欠了你1000块的饲料钱吗,现在还你,以后记得进点好饲料,我家猪娃饿惨了。

饲料商拿到钱,立即去找批发商:这是欠你的货款,一次性还清。下次进货能不能便宜点?

批发商拿到钱,溜达回旅馆:老板在吗?上次住你这儿,好像欠了1000块钱房费吧?现在给你还上。

旅馆老板拿起钱来:咦,这钱好面熟啊,好像刚才见过。忽听客人下楼的脚步声,急忙把钱摆在柜台上,以免客人起疑。

客人下楼来:哎呀妈,你这家旅馆太差劲了,根本找不到能住人的房间。算了,我不在你这里住了,把钱退给我!

客人揣起钱来走了。

这一天,没什么大事发生,没人生产出什么东西,也没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小镇上所有的居民都露出了笑脸,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因为压在心头的债务,已经还清了。

03.

上面这个故事,是个经济学模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故事讲的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金钱与财富的流动,会使社会资源不断地重新配置,创造出价值。

但这只是模型,而现实却复杂得多。

第一个复杂,是现实中人们的债务,不是如故事中这般的标配。三角债或多方债务确属常见,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欠别人同样数额的钱。有人会欠多些,有人会欠少些,还有人成为大债主。

第二个复杂,是现实中的人不会那么乖。设若现实中真有这么一座小镇,旅馆老板未必会把钱还给隔壁老王。就算老板这样做,隔壁老王也不一定会立即还猪农。现实中总会有些怪人,拿到钱后不急于偿还债主,而是先享受人生,这条经济循环线在他这里被生生掐断,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人家阳明先生明明说过了,每个人都能成就伟大事业,为什么这句话到咱们这里,就不灵光了?

就因为我们把自己的事业循环线给掐断了。

04.

人类大脑,是天然短线的。比如小孩子,看到好吃的就奔过去。这就是短线思维。

但人生事业,是漫长而不确定的。

比如有个客栈老板,捡到了客人丢的钱包,费尽周折地找到失主,失主非但不领情、不感谢,反而怀疑老板偷了自己的钱。

老板好郁闷,哭诉好人没好报。但此事传开,客人纷至沓来。原因是出门在外,谁都可能丢三落四,入住这里就是看中了老板憨厚的人品。万一自己的钱包丢了,还指望老板帮自己找回来。

这就叫不确定性。

短线思维的人,喜欢确定性,他们宁肯坐视机会流逝,也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05.

我们每个人,打生下来就活在一个确定性的经济循环圈内。

婴幼儿时期,父母无条件地爱我们,照料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喂……不对,总之吧,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大。

父母负责辛苦,婴幼儿的我们负责卖萌。只要我们咯咯一乐,父母立即眉开眼笑,抱着我们不停地亲吻、喂奶,给予我们充足的爱。

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的互动是确定的,是即时回报式的。

确定性的即时回报,使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短线思维。

当我们年龄稍长,虽然仍在卖萌,但回报周期突然变得漫长起来,而且变得不确定了。

比如读书学习,回报周期至少是十几年,更有价值的回报可能要在几十年后。还有些可怜兄弟,读了一大圈书,硬是没获得什么回报。

规则变了,却没人跟我们说一声。许多人顿时变得不适应起来。

06.

40年前,一个4岁的小女孩卡罗琳,和一群同龄小朋友被带到斯坦福大学的一间心理学实验室。

实验人员让小朋友们坐下,端上来一盘美味的棉花糖。顿时,小朋友们个个口水直流,急切地想吃。

但是实验人员说: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特想吃到棉花糖。今天的棉花糖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现在就吃,但只能吃到一块棉花糖。另一种吃法是等一等,等到我们规定的时间,就可以吃到两块棉花糖啦。你们想要哪一种吃法?

多数小朋友和卡罗琳一样选择了等一等,要吃两块棉花糖。但等待的过程太痛苦,小朋友们抓耳挠腮,坐立不宁。最终这些小朋友放弃了,选择立即吃到棉花糖,哪怕只有一块也好。

只有卡罗琳不为所动,她抵制住了诱惑,最终吃到了两块棉花糖。

40年后,卡罗琳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又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返回头来追踪当年参加实验的小伙伴。

结果发现,当年最缺乏耐心的小朋友此后在学业与事业上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他们是学校里的差生、事业上的失败者,甚至连婚姻都充满了冲突与危机。

他们仍然渴求即时回报,无法理解周期漫长的事物。

然而人生事业,偏偏是一个长线的怪东西。

07.

为什么人生事业,回报周期会很漫长呢?

因为不确定性!

在父母面前,我们只要卖个萌,就会立即获得回报。那是因为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确定我们是值得爱的,始终无条件地信任我们。

然而,如果我们在大街上向行人卖萌,多半立即会被扭送疯人院。因为别人不了解我们,也没兴趣了解,我们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建立起确定性,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08.

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

如果那座死气沉沉的小镇大到是一个国家,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媒体上经常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国家好端端地发展着,却不知为何活力越来越弱,流通性越来越差,最后累积了无数资源,却沦为半死不活的穷国。

如果那座死气沉沉的小镇小到是一个人,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自己,我们所学所知超过古时最有智慧的人,却不明缘由地被一种无力感所控制。有心做事,首先想到的是障碍。想行动,先想到的是风险。最终长叹一声,一切维持原状。

我们陷入了自己的发展中陷阱!

只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仍然是短线、即时回报式的,而现实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无法行动。必须要把自己的心智调整为长线模式,以适应不确定的世界,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圈。

09.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但我不开心。

我们渴望着别人的信任,并对他人的不信任表示出十二万分的愤怒。

可是我们信任别人吗?我们看别人,短一点要三五个月,略长点要三五年,甚至要用一辈子看一个人是否真心。

我们知道别人是不确定的,以长线思维、慢回报的方式看别人,却不接受自己的不确定,要求别人以短线思维、快回报的方式对待我们。

我们是不是太难为这个世界了呢?

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却做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如一座死气沉沉的小镇,虽有无数优势资源,却尽皆沦为闲置资产。任凭灰败的思绪掠过,我们就沦为一座死镇。期待激情与动感到来,纵不留痕,也会激活我们全新的生命。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生事业循环圈的建立,犹如一株参天之树的生长,必须从现在开始,先挖坑,埋下志向的种子。而后不断地学习、做事,这只是一个浇水的过程,优秀的你正如幼苗一样慢慢萌芽、生长,而不会获得任何回报。再之后,你的事业之树慢慢长高,高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草,这时候才会有人注意到你,感觉你这孩子还行——但也只是还行而已,因为你的事业仍未成熟。

此后你的事业继续行进,渐至开花时节。你的事业已经有了眉目,人们对你的观感渐由不屑转向赞赏,但仍然不会把钱给你!等到你花开繁盛、飘香结果之时,你就成熟了。此时你能够向这个世界呈献专属于你的创造,你需要世界,而世界更需要你。这时候,你经过漫长的付出,终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回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之所以行动能力不足,是因为你短线式、快回报、确定性的幼年心智,与成人世界的长线式、慢回报、不确定性的法则不合节拍。 聪明的人会应时而变,智慧的人会调整内心。唯愿你成为光华四射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带给你所爱的世界爱与温暖。 BV8F2b7nhNPqqJJ2PzbluqrlPs2J6xncmsmT/3sWPfRZS0AQ64JuUooITSy3Se2U



接受自己的平凡,才会成就非凡事业

01.

我们一生努力,不过是为了做个平凡的人。

《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接受自己的平凡,才会成就非凡的事业。

欧洲时报网曾讲了个湮没于历史中的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故事的配角叫贺拉斯·卡朋蒂埃,1824年生于美国。

他16岁时,中国正遭遇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帝国被列强打惨了,国际声望低到不能再低。

但卡朋蒂埃顾不上这闲事,他是个学霸,考取了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正赶上美国西部大淘金,不过卡朋蒂埃没有加入淘金潮,而是于荒原兴建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奥克兰。

兴建了奥克兰后,卡朋蒂埃封自己为市长,又因为时常带童子军野营操练,他要求大家管自己叫将军。

卡朋蒂埃的事业高开高走,蒸蒸日上。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不堪,美国甚至公开搞起排华法案,无视中国人的权益。

国际地位低,导致国人极悲惨。就有一批中国人,当时被称为猪仔,被当作奴隶卖到了美国。上船时是批发价,到了美国,就走零售渠道了。

既然中国人便宜,卡朋蒂埃将军就去市场上雇用了一批。

其中有个奴工,明显跟别人不太一样,引起了卡朋蒂埃将军的注意。

这个奴工,名叫丁龙。

02.

卡朋蒂埃发现,奴工丁龙读过书,会写字,而且说话有板有眼,所言皆有出处。

是什么出处呢?卡朋蒂埃很好奇,就询问丁龙。

丁龙回答:此乃孔圣人的教诲。

嘿,你都成奴工了,还圣人教诲呢。圣人没教诲你怎么做个好奴工吗?

卡朋蒂埃觉得这事有意思,就有意把一些事情交给丁龙去做。每件事,丁龙都做得稳稳当当,挑不出毛病来。

就这样,丁龙在卡朋蒂埃身边工作,越来越受信任。没多久,他就成了卡朋蒂埃的私人仆人,专职给卡朋蒂埃做饭,以及打理日常事务。

但丁龙再努力,也终究是居于人下。卡朋蒂埃既然是主人,当然就有点小脾气。

有一天,卡朋蒂埃发了脾气:滚,都给我滚,你们统统给老子滚蛋!

火气上来,他把所有的用人都解雇了。

解雇之后,卡朋蒂埃神清气爽,上床睡觉。一觉起来,听到肚子咕咕叫,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

糟糕,把丁龙撵走了,今天没人做饭,要饿肚子了。

正在懊恼,卧房门突然被打开,丁龙一如既往地端着餐盘站在门口。

当时卡朋蒂埃就震惊了:你你你……你没有走?

丁龙严肃地回答:我原谅你了,虽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你并不是坏人。圣人曾经说: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做人呢,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卡朋蒂埃彻底被打败了,说:在我有幸所遇的出身寒微,却生性高贵的天生绅士性格的人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丁龙,你就是一个!

你改变了我!你改变了我的性情,改变了我的世界观。

03.

从此卡朋蒂埃不敢再视丁龙为奴工,而视其为师友。他从丁龙身上学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彻底消除了对中国人的成见。

过了一段时间,丁龙向卡朋蒂埃辞行:我要退休了,请允许我离开。

离开也可以,卡朋蒂埃说,但你必须先答应我一个条件。

丁龙:请讲。

卡朋蒂埃:为了表达我对中国人优良品质的尊重,请你务必允许我为你做一件事。任何事都行,只要你说出来,我一定做到。

丁龙:这不可以。子曾经曰……

卡朋蒂埃:少来,甭管你家的孔子曰没曰过,你不答应我,我就不放你走。

丁龙:真的不可以……

卡朋蒂埃:必须要可以!

丁龙:那好吧。子曾经曰:老板赐,不敢辞。我真的有一个要求……

等丁龙把他的要求说出来,卡朋蒂埃就傻眼了。

中国人丁龙,不是要求卡朋蒂埃给一笔丰厚的养老金,而是要求卡朋蒂埃帮他把自己的血汗钱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请这所大学设立一个汉学系,专门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积贫积弱的中国根本没有任何国际地位,而且美国正公开排华。丁龙却提出这种要求,根本没可能。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残酷环境下,丁龙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作为一个中国人,正应该在这时候站出来。

04.

丁龙的要求难死了卡朋蒂埃。

想来想去,他把丁龙交给他的1.2万美元全部寄给了自己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并附上丁龙的亲笔信,希望母校看在自己当年是学霸,现在是名流的分儿上,给丁龙一个机会。

哥伦比亚大学的回复是:去死!门儿都没有!

卡朋蒂埃急了,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整整50万美元,全部寄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并写信大打悲情牌:50多年来,我是从喝威士忌和抽烟草的花销里一点一点省出钱来的。这笔钱随信附上,我以诚挚之心,献给您筹建一个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并请您以“丁龙汉学讲座”为之命名。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收到这么多一笔钱,心花怒放,说:可以考虑。不过……不过这个丁龙是谁呀?我以前怎么从未听说过?别是你在神话书里看来的吧?要不,咱们换个人如何?对了,清帝国的李鸿章大名鼎鼎,咱们就把它命名为“李鸿章汉学讲座”如何?

别价,卡朋蒂埃大急:丁龙不是神话,是个真实的人。他是正直、温和、勇敢、友善,遵从于儒家之道的伟大平凡者。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失笑:平凡者怎么可能伟大呢?不行不行,钱我们收下,还是换个人名吧。

不可以换,必须要用丁龙的名字!

双方你来我往,不停地写信争辩。哥伦比亚大学坚决不肯用丁龙的名字,卡朋蒂埃发了狠,你不用丁龙的名字,这事咱们就没个完!

双方争论到了1900年,逢庚子国难,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脚不沾地地逃往西安,中国再次被打惨。看起来丁龙这边更不可能有戏了。但是,哥伦比亚大学认输了。

丁龙赢了。

05.

在当时的美国,不止一个丁龙!

这些孤居海外的漂萍游子,他们失去祖国,也失去了自由,但是他们的心从未屈服,始终在以平静而温和的节奏,为他们的心灵自由而战。

被他们所感动、所征服的,也不止一个卡朋蒂埃。

这些伟大的低贱者,改变了整个美国对中国的看法。

1901年,美国第一个东亚系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此后中国很多有名的大学者,诸如胡适、陶行知、冯友兰、闻一多、马寅初等,都曾到这里学习。

平凡的人,也可以极伟大。

这就是丁龙的故事。

06.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成长。

第一次,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

第二次,发现即使再努力,有些事情也终究无能为力。

这两次所谓的成长,实则不过是巨大的创痛,会让很多人陷入自卑与绝望。就这么个处境,就这么个现实,爹没权妈没钱,满手是烂牌——上帝关上了我的门,顺手也关上了我的窗子,临走还捎带脚用门板夹了一下我的脑壳。

不公道啊,不公道。老天凭什么这样虐待我?

就这样抱怨不休,却忘记了, 其实人生还有第三次成长:明知有些事情无能为力,但仍然会努力争取!

只为平凡而战!

07.

丁龙的故事,是一个伟大人格的故事,一个心灵的故事。

在被卖为猪仔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人类最悲惨的不公正,被鞭打,被囚禁,被虐待,失去自由、自尊与人格。而且,作为异国他乡的一个奴工,他也注定没有逆袭的机会。更惨的是,他还指望不上国家力量的救助——积弱的清帝国,恨不得多卖几个奴工换钱呢!

但是丁龙从未放弃!

他用心灵中最温和的力量,迫使高高在上的卡朋蒂埃承认了他的尊严,而最终,让这个即使是在美国,也算是精英的不凡之士心甘情愿地为其所驱策,成就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历史。

丁龙,做到了一件他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当我们说不可能时,往往是在强调环境,而忽视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强大力量。

诚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一个人可能卑劣,也可能颓废,那只是他的心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与绝望——而这样的人,他们的处境绝对要比丁龙好上一万倍。但心灵力量的匮乏,让他们自暴自弃,终沦为不堪之人。

处境艰难与否,与我们的心灵力量成反比。心灵强大,举目尽是坦途;心灵卑微,坦途亦充满艰危。

丁龙的悲哀时代,在先行者不懈的努力下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我们,终将拥有无尽华美的未来。或许我们此生无法期望成就如丁龙这般的伟大功业,但有些人陷入成长的苦痛,唉声叹气,有心无力,连梦想都不敢有,这就辜负了自己,辜负了丁龙时代的付出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改变命运的能力。如蔡志忠所说,一朵花可以开,树可以长,杯子可以装水,这就是功;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是德。雨会飘,水会流,风会吹,树会长,花会开,时钟会走,这就是功。找到自己此生的目标与方向,把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我们的功德。

一如丁龙所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积跬步,至千里。汇溪河,成江海。人生就是这样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一点点积累而成的。而我们的人格、尊严与事业,也是于这平和的积累中渐而形成,终至伟大。而后回首望来路,唯见暗淡的行迹上都刻着平凡与平淡。 BV8F2b7nhNPqqJJ2PzbluqrlPs2J6xncmsmT/3sWPfRZS0AQ64JuUooITSy3Se2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