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其实贪嗔痴也没有实质性,犹如海市蜃楼一般。“但据众生而言矣”,只不过从凡夫的角度讲,贪嗔痴是存在的。
“若能返照”。好,这个地方讲的就是窍诀。“返照”这两个字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体会,到时候一定要用上。
什么是返照?返照是禅宗用语,平时我们的意识一直都是向外研究、分析或者观察,在外面寻找真相;返照则是让它自己去看自己——以自己的心去体会自己心的本质。
是谁在用这个返照?中观的方法不是返照,而是逻辑推理,以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佛经教证来证明万事万物是无相之相;普通密法有一部分也不是用返照,而是用气脉明点的修法;返照是禅宗、大圆满、大手印都用的一个方法。证悟禅宗六祖所讲的那些境界,唯一的方法就是返照。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证悟,而不是用逻辑、气脉明点等。
我们又该如何返照?比如心里冒出了一个贪念,没关系,让它出来,这时候就用自己的心去看这个念头,看看它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返照它的时候,也就是欲望自己在看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么一看之下,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出乎意料的结果——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
之前,欲望认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一直都是向外探求和辨别什么是真与假、存在或不存在,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是否真实。现在返照去看自己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无相之相其实就是自己!这时候,烦恼立刻就会失去生命力,原本犹如暴风一般的力量瞬间就消失了,它再也没有能力让我们继续造业。
举例而言,就像眼前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们用手电筒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了;但如果不打开手电筒,黑暗则依然存在。同样地,如果我们不懂得返照,那欲望永远都是欲望,这种情况下说欲望不存在是没有用的。正因为欲望存在,才使得我们造下各种各样的业。所以返照特别重要。
平时大家常说“要把烦恼转化为智慧”,当我们这么返照的时候,烦恼也就不再是烦恼,它已经转化成类似于佛的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此时还不太成熟。如果把佛的智慧比喻为一个成年人的话,我们现在的智慧就是一个小婴儿,但婴儿也是人啊,与成年人一样都属于人类。
即便是讲大圆满、大手印,在某种程度上也只能这么讲,因为语言只能表达到这里,不可能把心的本性放在手里展示给大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返照的方法,这个非常重要。
“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了了见”,非常清楚地见。见什么呢?见到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
如果能够返照的话,就能清楚地看见贪嗔痴性的本性是无相。此时深深地体会到,原本以为欲望是一个多么了不得、邪恶的东西,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一个无相之相而已!这样以后,就把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里了。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经中说,诸佛本来就处于贪嗔痴三毒中。
这里的“诸佛”主要指法身佛。法身佛不在东方、西方的某一个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内心每一个念头的本质都是光明的,这个光明不就是佛性吗!所以,无论它表面上再糟糕、再邪恶,本质上却不坏,因为它的本性是佛性。
然而,尽管念头的本性是佛性,对我们来说却丝毫不起作用。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是它的表面,也就是烦恼,深层次的佛性我们永远接触不到,这是最让人遗憾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返照的方式去了解它,这样才有机会接触到贪嗔痴的最深处——佛性。
“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白法即善法,尤其是无漏的善法;长养白法就是积累善法。法身佛常处于三毒中,它是不会修行的,但遮障法身佛的烦恼会逐渐地减少,这样不断地积累善法之后,最终就成为世尊了。
三毒者:贪嗔痴也。
所谓的三毒,就是贪嗔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