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丛书序

战争的历史就是指挥控制的历史。在《孙子兵法》中,指挥的艺术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阐述如何进行指挥控制的著作,而任务式指挥思想也源自克劳塞维茨。中西方“兵圣”都高度关注指挥控制也恰恰说明了指挥控制在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指挥控制(C2)的成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联合作战、全域作战的重心在于指挥控制,取得体系优势的关键也在于指挥控制。在战争中,任何一项其他活动的重要程度都无法与指挥控制相提并论。

指挥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战争规模等都在牵引着指挥控制的发展演变,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加速了这种演变,拓展了演变的广度与深度。同时,指挥控制在应急管理、反恐维稳等社会治理领域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研究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武器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作战方式的变化,由此深刻地影响着指挥控制的演变甚至变革。与此同时,指挥控制的发展也影响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催发各种新型指挥控制组织形态。由于士兵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其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军队不仅必须改进训练方法,增强士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搞好相互间的协调,由此演化出新的组织形态。

影响战争与战争指挥控制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组织形态的演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催化作用,这种演化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从中心化组织形成中心化指挥控制,到一线自主协同形成边缘指挥控制,呈现出“集中—分布—自组—敏捷”的演化过程。人类组织形态最开始以中心化为主,是集权的、层级制的、金字塔形的,马克思·韦伯将之归结为官僚制模型。这是一种严密、高效、精确的组织体系,指挥单元和行动单元严格分开,上下级之间形成指挥命令的层级关系,上级负责政策制定,有指挥、监督、命令之权;下级则必须依据官僚规则如实地执行上级命令。这种由中心化组织演化而来的中心化指挥控制也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指挥控制方式,它在解决静止性问题,以及不确定性较少的问题时得心应手,并长期受指挥员娴熟运用,成为一种范式。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不确定环境的显现和去中心化趋势的加强,中心化指挥控制范式的不足逐渐显现,去中心化的一线自主协同边缘指挥控制弥补了中心化指挥控制的不足。这种指挥控制方式是典型的自组织,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指挥控制方式,呈现出自任务、自组织、自行动、自适应等特征。未来战争的规模可能进一步缩小,战场环境充斥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单纯地依靠他组织或自组织显然难以做到进退裕如,这就需要有更加敏捷的指挥控制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心+边缘”的指挥控制。适合中心化指挥控制的就用中心化指挥控制,适合边缘指挥控制的就用边缘指挥控制,两者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指挥控制的发展离不开指挥控制理论方法的创新,指挥控制理论方法是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在指挥控制理论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化时代采用预测、统计、运筹等数学方法,主要还是还原论的方法;信息与智能化时代更注重系统、体系的科学方法,也更加注重整体论。我们要善于引导指挥控制理论方法广泛吸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不同尺度的指挥控制,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方面,应该像现在鼓励人们研究自然科学那样,提倡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各个角度,从体系等更加宽广的视野和维度深入研究指挥控制理论方法,拓展指挥控制研究的范畴;另一方面,继续采用预测、统计、运筹等数学方法,加深微观尺度的指挥控制研究。

数字化、智能化给今天的指挥控制带来机遇和挑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兴起,催生了以智能无人为代表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改变了装备与战争形态,指挥控制的主体客体、要素结构、技术手段、系统形态等面临根本性的变化,整个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指挥控制理论方法创新必须敢于直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挑战,同时又要善于抓住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契机,必须着手研究更好的数字化、智能化方法,努力探索指挥控制领域新的数字化、智能化分析方法和手段,促进指挥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为了总结并创新指挥控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指挥控制领域的发展,信息系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我国指挥控制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国内相关优势单位,牵头组织、策划、撰写了“指挥控制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丛书涉及指挥控制的原理、方法、技术、系统等方面。其中,原理层面主要介绍指挥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理论基础、领域模式、组织设计、过程模型等;方法层面主要介绍指挥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架构设计方法、综合集成方法等;技术层面主要介绍指挥控制的技术体系,涵盖态势认知、决策规划、行动控制等三类技术,以及智能化指挥控制、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指挥控制等新技术;系统层面主要介绍联合及各军兵种的典型指挥控制系统。

丛书力求包含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实验室作为指挥控制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水平,作者均为长期奋战在指挥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一线的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希望通过此套丛书的出版,为推动我国指挥控制领域的理论方法创新、前沿技术探索和工程建设实践做出贡献。

丛书的出版,是实验室系统性梳理指挥控制领域理论方法与技术的重要探索,不仅得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十七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的指导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所限,丛书中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信息系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Bm45/ATUTxz5jj+z187SjlL6j5sKtF8+xB6cme+LtgwxjrCzoXRpSk0YUagmBa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