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业初期

在我24岁那年的春天,公司提拔我做检查员。我的晋升之路异常顺畅,“检查员”可是工程人员晋升的重要目标,这份工作十分轻松,只需要第二天检查负责人前日做的工作即可,有问题就责令其改正,一天虽然需要检查15~20家,却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

升职到轻松的岗位后,不可思议的是,我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工作了,而且心中总有些许的遗憾。升职前我刚好在研究新型插座,当我把做好的插座给主任看时,对方淡淡地说了句:“这个不行啊。”听罢我反倒有了一定要做好插座的想法。“好!我不干了!虽然七年的努力很可惜。”当时年轻心急,主任挽留我也没听,直接递上了辞职信。

离职证明

虽说只是造插座,但是创业依然缺少前期启动资金。当时我只有离职金33元20钱日元、公司发的公积金42日元和存款20日元左右,加起来还不到100日元。也没有人手,于是我邀请了前同事林加入,妻子的弟弟井植岁男(后来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也刚好从老家的小学毕业,就一起被喊了过来。林的朋友S君辛辛苦苦攒了200日元,他答应借给我们100日元作为启动资金。大家一起改造了我住的平房,把房间的一半隔出来做厂房,在地面铺上三合土,我“失去”了好好睡觉的地方。

创业的第一步是产品研发,当时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合成材料的调配。我们尝试了很多次也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吃了不少苦头。这时大家听说之前在电灯公司上班的小T正在一家生产合成材料的工厂学习,就赶紧和小T见面请教,终于掌握了合成材料的调配方法。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1917年10月做好了一批插座,到了销售阶段,反而不知道要卖给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带着产品直接找了一家电器店询问,结果被对方断然拒绝。店主说:“这种新型插座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我不能贸然订货。”就这样,我在大阪市内跑了10天左右,最终只卖出了100个插座,销售额却不及10日元,还有人反馈新插座的各方面性能都不行。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却只卖了10日元,继续研发改良势必令大家更加不安,最终我下定决心向大家宣布:“创业暂时放弃,大家先各自谋生吧。”不能强迫别人做出牺牲,最后只有我和井植两个人留下工作,那段时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和妻子甚至把像样的和服都当给了当铺。

进入12月,突然一家电气商会给了我们1000个电风扇绝缘底盘的订单。有家电风扇制造商想把现有的绝缘底盘材质从陶瓷换成合成材料,就通过商会下了订单,并且承诺:“如果市场反应好的话,可能会增至两万或是三万,之后的电风扇全部替换成合成材料。”我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了拿下订单,和井植一起熬夜做出了样品,并且通过了测试,全力投入生产。当时只有压膜机和合成材料的熬煮锅,产品生产十分艰难。临近年关,1000个产品终于完成了,对方很满意产品的品质,算下来一共有80日元左右的利润,这也是公司第一次赢利。虽然插座宣告失败,但得益于源源不断的绝缘底盘订单,工厂得以运转下去。第二年(1918年),工厂开始研发电器产品,我也在市内大开町租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ZYme9p/eCvpCysUwye7d4w4ccdEz2tCLkgvb6Alv1XN6JaTiW0CiJD2McteuHa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