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亲的米市惨败

我的少年时代可能更适合被称作学徒时代。因为家道中落,我的童年很少有快乐的回忆,更多的是辛苦奔波的日子,下面就顺着时间线和各位读者一起分享吧。

1894年11月,我出生在一个名叫海草郡和佐村(现和歌山市祢宜)的小山村。从和歌山市出发,沿和歌山线向东行两公里就可以到达这里。

我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在当地还算得上世家,家里大哥在县里唯一一所中学上学,家境也还算殷实,父亲先后在村议会和公所供职。我是八兄弟中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备受家人的疼爱。回忆起来,至今还依稀记得保姆背着我在小河里玩耍的时光。傍晚时分,听她哼着催眠曲,徜徉在黄昏的田埂上,晃晃悠悠地向家走去,这是我童年为数不多的幸福回忆。童年的幸福生活转瞬即逝,在我六岁那年,家里突然破产了。当时和歌山市成立了大米交易所,大米行情水涨船高。父亲一直热衷于参与新事物,于是马上投身于米市交易,结果当然是一片惨淡。不久,祖传的房子和土地都被人收走了,我们一家被迫搬到和歌山市。父亲在熟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木屐店,哥哥也被迫在初中四年级时退学 ,帮父亲打理生意。好景不长,木屐店不到两年就开不下去了,家里越来越穷,父亲也为了赚钱而更加努力奔波。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当时在和歌山纺织厂工作的大哥抱病三个多月后去世,二哥、二姐也相继病逝。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可能患的是流感吧。

在家庭的不断变动中,我上了和歌山市内的一所小学。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只身去了大阪,在一所创立不久的私立大阪盲哑院谋得差事,负责照顾学生和处理杂务。靠着父亲的微薄汇款,我和母亲、姐姐勉强过上了一段稳定的生活。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秋天,父亲突然来信说:“幸之助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这边有家名叫宫田的火盆店想招收学徒,把孩子送到大阪来吧。”事情很快定了下来,同年11月下旬,我第一次从纪之川站(当时的南海铁路)出发,坐火车出远门。到了车站,母亲止不住地落泪,把我托付给一位去大阪的乘客,一直叮嘱我去大阪后应注意的事项。这些情景交织着第一次出门的兴奋,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就这样,我当上了火盆店的学徒,正式进入了社会。

学徒的第一份差事是看孩子,看孩子的间隙,我也在店里擦擦火盆、打打杂工。为了制作一个好的火盆,我动辄要用木贼草打磨一整天。很快我的手就因为擦伤肿了起来,而早上擦灰的时候水渗进手上的伤口里,刺痛得厉害。

体力活儿其实并不辛苦,寂寞才是真的难挨。最开始的几天,每晚关门一上床,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眼泪流个不停,而我本来就是个爱哭的人…… Dz3urTSFr8ShGuB1g2F4QnJUNtIML+aaITQw9ngfsfx0QUIqCL1qU1P3SC8JVo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