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乔尔乔内与提香

考虑到上文已阐述过的内容提香会被乔尔乔内深深吸引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乔尔乔内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贝利尼兄弟的,不过问威尼斯共和国的公共事务,也不表现爱国热情的新艺术风格。在乔尔乔内那里,对“自然”的参照胜过对传统或是已制度化的公共文化的借鉴,他的画作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为私密和微妙的世界。提香在帕多瓦绘制的湿壁画中,用精妙的笔法刻画了田园般的景象,画中人物的衣着十分考究,令人不禁联想起当时流行的式样,这正反映出了乔尔乔内对提香的早期画作产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令人宛如身临其境的画中人的动作与姿态,又赋予了这些作品独特的厚重感和形式力量,这与乔尔乔内笔下的梦幻世界迥然不同。提香在其他早期作品中,同样借用了乔尔乔内式的浅黄褐色温暖色调以及大而化之的笔法,但这样做的效果,又被热烈的威尼斯本地着色风格、画布的表面灵动与精细的质感抵消了。提香与乔尔乔内之间的另一项差别在于,在提香的笔下,巨大的人物形象盖过了背景,这一点在帕多瓦的湿壁画中有着极为明显的体现。

在乔尔乔内的《三哲人》( The Three Philosophers )、《暴风雨》( The Tempest )和《日落》( The Sunset,图18 )等作品中,画家都在风景中安插了神秘的人物形象。这些风景既会令人泛泛地想到所谓“坚实的大地”(即威尼斯城邦之外的内陆地区),其理想主义成分又会让人回想起古代或当下那些田园牧歌般的世外桃源。在《暴风雨》和《日落》这两幅画中,人物形象都被缩小了,以便更加凸显风景本身。 即使画中这些人物依然具备表意功能,由于受到微小身形的限制,其传递出来的意义也势必显得含混不清。这种“为主角戴上面纱”的做法似乎是乔尔乔内有意为之的,或许他是为了满足更为老练的贵族赞助人对于开放叙事或“诗意”图像的全新爱好。

哪怕在青年时期的提香绘制的最具乔尔乔内风格的作品中,他也更加重视人物形象。提香会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并围绕主要人物之间激烈互动的场景来组织构图。在《耶稣基督与水性杨花的女人》( Christ and the Adulterous Woman,图19 )等早期作品中,内敛与宁静等乔尔乔内式元素与人物的急促运动以及激烈情绪共存,显得很不协调。 但经过了四五年时间,提香更加彻底地吸收了乔尔乔内的技巧,并将其与自己的风格相结合。于是在《男人的三个阶段》( Three Ages of Man,图20 )和《勿碰我》( Noli me tangere,图21 )等作品中,这两种风格之间的潜在冲突被消除了。在提香的笔下,微风吹拂着牧场,矮小的树木散布其间,远方的建筑物若隐若现,地平线呈现为蓝色与金色——这样的风景会令人想起乔尔乔内。但风景仅仅是配角,其视觉形象或象征意义是为了呼应整幅画面的意义,而传达画面意义的则是前景中各位主人公之间的激烈互动。

图18:乔尔乔内, 《日落》 ,约1506年,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与女子的形象占据了很大空间。他们色彩明亮,沉浸在对彼此充满爱意的凝视中,构成了整幅画面的焦点。提香在画面的其他地方暗示了两人过去与未来的样子,但这些内容终究都要让位于当下两人之间浓烈的爱欲。 这幅画作的标题很传统,暗示了这是一幅乔尔乔内风格的隐喻作品,刻画的其实是人生的循环往复。16世纪的一份画作清单部分地佐证了这一点。这份清单对该画的描述很简单:“象征爱与死亡。” 但是,提香对这两位爱人的细致刻画,使得他们比画作主题的人格化身更进了一步。近乎全裸的男子的肌肉线条暴露出提香再次借鉴了米开朗基罗在《男人的三个阶段》中,年轻男子的技法,但是提香使用了自然主义艺术语言,对这一理想化的范本进行了全新的表达,该范本即《卡希纳战役》( Battle of Cascina,图22 )一画的前景中一个坐着的裸体形象。如前所述,提香的这种做法就如同在《善妒丈夫的奇迹》中一样彻底。 提香对年轻女子的刻画还要更进一步。年轻的女子坐在男子膝头,发型和着装都和16世纪初威尼斯流行的样式如出一辙。她的金发轻垂在裸露的脖子和肩膀上;她的领口敞开,微露春光;再加上手握阴茎形状的排箫这一富于暗示意味的姿态——这些细节使得两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浓烈的欲望,这是在乔尔乔内的画作中无法看到的。

图19:提香, 《耶稣基督与水性杨花的女人》 ,约1508至1509年,格拉斯哥开尔文格罗夫美术博物馆(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图20:提香, 《男人的三个阶段》 ,约1513年,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图21:提香, 《勿碰我》 ,约1513至1514年,伦敦国家美术馆

在绘制《勿碰我》时,提香更是自如地将乔尔乔内式风格用在了宗教画的创作中,他以典型的自信笔法,将世俗元素注入宗教题材之中。如果说在《男人的三个阶段》中,带有象征含义的具体事物(如排箫、枯树、颅骨、教堂)散布于画面四周,是为了传达出某种深远的隐喻意味,那么在如今收藏于伦敦的这幅《勿碰我》中,整片风景都被置于次要地位,以烘托前景中人物的互动。在两名主角之间依旧存在着炽热的欲望,但当跪倒在地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伸手试图触碰耶稣的身体时,后者却扭身躲开了。他重拾虔诚的信念,用袍子裹住了自己的身体。抹大拉的马利亚呈匍匐状,耶稣基督则作出闪躲的姿态,这样的造型与其身后低矮树丛与树木的形状宛如镜像。或许,这些树丛与树木亦构成了画面中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分界线。画面上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侧的农场建筑,呈现出16世纪的模样,这与耶稣一侧的羊群以及深蓝的配色(二者都带有宗教意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22:阿里斯托蒂莱·达·桑加洛(Aristotile da Sangallo),根据米开朗基罗 《卡希纳战役》 湿壁画原作绘制,1542年,诺福克候克汉厅(Holkham Hall) 3orYoCW6obpaaNdDfs9DsUkKD6qKWr9NZw88GjhAASQdO5IqIaHAvdwrzH2JXm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