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我们为什么要学《诗经》?

一、风雅颂

孟春季节,冰河解冻,早莺初飞,田埂上,阡陌间,一个峨冠葛袍的清瘦官员踽踽独行,摇着木铎,吟着歌儿,走过水远山遥,一村一县,遇到男女对唱或儿童嬉笑时便驻足倾听,听到悠扬的曲调、清逸的歌词会面露微笑,还会拿出小刀和竹简,一笔一画地记录下来——这就是采诗官。

早在西周时,朝廷就设置了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官员,采集民间歌谣,献于朝廷。如《汉书·食货志》记载:“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献于天子。”真是风雅。而风雅这个词正是源于西周,“风”和“雅”是分开的,连同“颂”共同构成《诗经》的三大组成部分,代表不同的音乐风格。

宋代学者郑樵在《六经奥论》中指出:“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虽不够确切,但可见一斑。其中“风”被公认为是《诗经》中最具华彩的、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共分为十五国风,也就是周王朝分封的十五个诸侯管理地区的民间小调。“风”指乐调,又称“土风”。这部分音乐主要来自百姓在田间巷陌的口头创作,最能代表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而“采风”这个词也由此而生,流传至今。比如《卫风》,就是卫国的民歌;《周南》《召南》,就是周公、召公管辖的地方的民歌。

“雅”有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小雅”。周人把正声叫作“雅乐”,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而成语“大雅之堂”的含义也典出于此。只有身居朝堂,才能听到大雅的音乐,以喻身份。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或举行其他大典时演奏的乐歌,就更加黄钟大吕了。其内容多为向祖先神灵报告王侯功德的赞美诗,配以舞蹈与礼仪,极具仪式感。

孔子是鲁国人,祖先是商人,一生崇尚周文化,所以《诗经》中没有录入其他诸侯国的祭祀颂歌,而只保留了《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共40篇,因而又称“三颂”。

那么,为什么要把民谣叫作风?周天子又为什么要派遣官员各处采风呢?

古时候,人们相信瞽者更能听风辨时,接收上苍的命令。其方法是把各种不同长短的乐管分别定律,交给盲乐师来吹奏,不同的温度湿度下,律管会吹出不同的声音。这极细微的变化,盲师分辨得最为清楚,便会根据这音律来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该翻地了,什么时候该播种了,何时种瓜,何时种豆……

这管中吹出的气流就是风,人吹管发出风声,这就是天地人的融合,而瞽师就是通过吹音定律来聆听上苍的声音,所以风就是天地的声音,自然的意志。不同的季候有不同的风气,古时将季候分为八种,而每一种风都与一种音律相和,故有“八风”与“八音”之说。佛教有“八风吹不动”“乐昌八音”等语,都是源自《周礼》而来。

君主发布政令让百姓耕种收割固然要听风辨律,管理治下也要听从民声民意,关注八方来风,这就需要采集民风了。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采集民间的歌谣。《汉书·艺文志》载:“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天子不能亲往治下各地,但是通过民谣,却可以约略了解民心所想、民风所向,也就是“采诗观风”。比如听到《溱洧》《静女》会知道民间男女的婚恋风俗,听到《硕鼠》《伐檀》会了解民生疾苦,接收农民对于贫富不均的控诉,听到《采薇》《无衣》会得知军中战士的处境与想法……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民众最真实的心声,是情绪的集中抒发,没有比听取民歌更能了解民心的了。于是天子就可以准确地切中民生之脉,忧民所忧,乐民所乐,得出合理的政见。

因为乐管有长短刻度,故称“尺管”,而定出的音律,叫作“律吕”。《宋书·南朝梁·沈约志第一》上说:“制十二管,以听风鸣,以定律吕。”“昔先王之作乐也,以振风荡俗,飨神佐贤,必协律吕之和,以节八音之中。”意思就是天下纷扰,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秩序,与时俱进。这是从吹音定律渐渐引申发展而成的律礼意义了。

不仅风雅,而且明智。可惜的是,今天的“采风”一方面貌似领域变宽了,不只限于采集民歌,也可用于绘画等其他艺术创作,包括搜集创作材料,寻找艺术灵感的一切行为;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只限于艺术领域,而失去了治国初衷,则意义又变得狭隘了。

二、孔子修诗

这些诗本来是各自散落的,但是孔子晚年述而不作,整理上古诗歌编成《诗》,约计收入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又因句式多以每句四个字为主,遂亦称“四言诗”。

后世编诗选或词选,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都以三百为限,就是向孔老夫子致敬。关于孔子删诗,自古便有争议。但是《论语》清楚记录了他从卫国回到鲁国后开始整理校正礼乐的事迹,使雅归《雅》,颂归《颂》,这就是编校的工作啊: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史记》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也就是说,孔子在三千多首诗中删削择选,编辑了一部“金曲榜”,选了305首,弦歌谱乐,“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而孔子,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编辑。“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就是孔子选诗的标准,更是孔子传诗的目的。

诗三百原本只称“诗”,后来因被儒家为经典,成为“六经”之首,故称《诗经》,堪谓中国韵文的源头,中国诗史的起点。不读《诗经》,非但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就连中国历史也是不能真正亲近的。

秦始皇焚书后,汉代传授译注《诗经》的主要有四家: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鲁人毛亨和毛苌的毛诗。其中又属毛本流传最广,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并因为郑玄作《毛诗传笺》大行于世,遂为诗学之专宗,直到民国时学生启蒙仍采用这一版本。因此《诗经》就多了很多别名,人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四言”以及“毛诗”,都是指《诗经》。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教化世人:要学诗、学礼、学乐,方可为人。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述的: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翻译过来就是:小孩子怎么能不学《诗经》呢?学诗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世界,可以交朋友,可以刺不平;从小处说,懂得孝敬父母,从大处说,可以忠君治国;最不济的,还可以通过学习《诗经》来了解自然常识,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了解十五国的地理风情,这不是很好吗?

《诗经》中牵涉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实在是太多了,并且由此衍生了大量的专论文章,争辩讲解诗中的“关雎”“桑扈”“棠棣”“卷耳”“嘉鱼”“芄兰”“晨风”“扶苏”等究竟为何鸟,为何鱼,为何花,为何木。

清人朱筠言:“诗有性情,兴观群怨是也;诗有寄托,事父事君是也;诗有比兴,鸟兽草木是也。”就是对这段话的总结发挥。不仅如此,《诗经》中对于战争、耕作、礼仪、婚恋的描述,不仅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的文明与生活,更是通过流淌在华夏后裔血液中的诗的基因,为我们纾解了很多当下的困惑与挣扎。

读诗时,我们或许不应该以当下的思维方式去注释经义,但却不妨以《诗经》来解答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许多礼仪与行为方式的渊源。

美国学者柯·马丁教授是这样评价《诗经》的:“它是中国诗歌的活化石,最初我们做选本的时候,远远没有料到它具有如此不可超越的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部上古时期的诗歌总集,而且是研究后世文献的一条路径。仅凭这点,就值得学好汉语。”

如此,作为华夏后裔、炎黄子孙的我们,“小子何莫学夫诗”?

三、诗无达诂

庄子《齐物志》里有一段关于风的描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这段话,形容的乃是自然之风,却也太适合描写国风了。人能呼吸,天地也要呼吸;宇宙混沌呼吸之时长吁出一口气来,那就是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孔窍都要随之怒吼。山陵上高耸峭拔的各种棱层洞穴,百围大树上无数的坑洼洞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围起的圈环,有的像舂米的臼,有的像洼地,有的像浅池。当风吹过这些孔穴,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清风泠泠就有微细轻柔的和声,长风呼啸便有高荡激昂的回响,一旦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孔窍也都寂然无声,简直就像一个大型乐队的演出。

你可曾看见风过处,万物响应,万籁齐发?

同样的一股风,因为进了不同的孔窍,便有了不同的回声,而当“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时,传唱的过程中又有了不确定的变化。十五国风凡160篇,面貌各自不同,有的如泠风,有的如飘风,有的如厉风,调调刁刁,一唱三叹,正如同风入万窍,各作其声。它会在你的耳中脑海引起什么样的回响,不仅要看个人的悟性,更还有当下的语境与心境。

《诗经》在流传的过程中,每隔数百年便掀起一次译经的高潮,比如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清的训诂,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把三百篇全都当作“谏书”来看,甚至认为“风”就是“讽”;有人则以为凡是美好诗篇都是歌功颂德,美帝后、颂圣明;也有人动辄将《诗经》中传情达意之类视为“淫奔之诗”,大加挞笞。而在这些争鸣中,《诗经》的意义被一再延伸或扭曲,渐渐让人找不到门径。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中叫作“噪声”,就是那些在表达或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和歧义的用词和语句。因为语意含糊不明,便会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和传播的力度。

我们究竟该相信哪一种声音呢?

古往今来的《诗经》解读版本浩如烟海,书读得越多,脑子里的声音越容易打架,所以我不得不自己动笔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再剔除噪声,同时尽量放下诸多引申联想,只是用心聆听远古的声音,单纯地理解字面意思,带着不染的心思,体会“无邪”的美好,理出自己的感受。要学会把自己放空,让心思清澈、空灵、敬畏、宁静、内视,然后去和思想对话,体悟历史与自然。

读诗,也是一种修行。

这便是我写这本读诗笔记的由来,而将它王婆卖瓜地推荐给大家,又多制造一种噪声,则纯粹是因为学生的怂恿。早在多年前,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诗经》太难读了,自己实在读不进去,如果您能带着我们一起读就好了,肯定您讲一首,我背一首。

我也问过:为什么会觉得《诗经》难读呢?综合考量,大约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僻字太多。因为年代久远,《诗经》中的很多字我们现在已经不常用了,需要查字典才知道读音,甚至查了字典也仍然不能确定读音,因为那个字的音义和今天并不相同。而且很多字有多种读音,比如一个“说”字,就有三种读音,三种意思,很难判断在诗中应该读哪个音,当何义解。

二是西周的历史距离今天太远。很多风俗礼仪与今天的认知大不相同,也就无法很好地了解《诗经》的意思,那些祭祀、婚礼、民间风俗,都与今天大相径庭,以至于人们无法很好地理解诗中所云,而读不懂就让人兴趣阑珊,觉得“隔”。

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古人指东说西的方式,也让读者有点儿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果是抒情诗还好,如果这暗喻的是政治背景,就完全无法理解了。尤其是历代诗家的解释,更让这些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让很多诗具有多重解释,极其晦涩曲折的历史背景,就更让人敬而远之了。

因此,我虽然酝酿多年,反复筛选,但直到2021年元旦才终于将《诗经》讲座推上日程,建了微课群,陪大家每天读一首《风》诗,并每周选取一两首诗详细分析。

又经过一年的增删整理,将这些课程编辑成书。

我选编的原则是:第一是选择流传度广、易背诵、生活中经常会引用到的诗;第二是代表性强、开创一代风体的诗;第三是生僻字少、不太容易引起歧义的诗。如此,或许可以让读者与诗相亲,愿意走近《诗经》。

宋代李龙高《郑笺》诗所云:“老郑东都一巨儒,未知楠树与梅殊。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所以,究竟要相信哪一种声音呢?不妨多读诗、多读书,然后,安静地沉淀下来,聆听自己的心。 TEMo0RQZCu+AqpX2G+h+rQ9xsxMB0zurie2Lsg2Zmvq67BfSUOyL6Q+3SwsaBZW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