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话千千解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在“女娲造人”这个神话里,女娲是那样伟大,所以人们尊奉她为始祖神和大母神,与我们熟知的伏羲、神农、黄帝等上古圣贤并列。后来人们还将她神化为地位尊崇的大地之母,很多民间神话故事中也有她的影子。

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女性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女娲作为女性神祇,受到这样的尊崇,足以说明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而动人的女性,是怎么成为被这么多人敬仰的女神的呢?

1964年,新疆阿斯塔纳墓葬群出土了一幅唐代的画作《伏羲女娲图》,图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互相缠绕,表达了古人对人类起源的理解。其实,女娲的形象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女娲造人传说的背后有一定的母系社会的影子。

生存是一个物种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人类也不例外。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口众多、人丁兴旺就是一个部落最大的生存优势。这是因为部落的人口越多,就拥有越多的劳动力,也就越容易获取食物。而且,部落和部落之间不是永远和平的,他们经常因为食物而发生冲突,人口多的部落更容易在冲突中赢得胜利。因此,女性与新生儿在部落中是极其重要的。

新生命的诞生在远古时代是一件神圣而又庄严的事情,久而久之,人们对能够孕育新生命的女人形成了一种崇拜与敬仰,而女娲这一神话形象就蕴含着生殖崇拜的影子。

或许,女娲不是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伟大母亲的集合。她们为了亲族的生存、部落的繁衍,付出了汗水,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们感恩于她们的付出,便创造出“女娲”这个神话形象,来祭奠她们、纪念她们、歌颂她们。

有人或许会好奇:女娲造人为什么用黄土,而不是用石头、木头,或其他东西呢?

女娲用黄土造人,说明创作这个神话的部落,生活在有黄土的地方,并且他们的生活与黄土息息相关。

中国大地多黄土,也正是生活在黄土之上、拥有黄色皮肤的先民们创造了这个神话。

屈原在《天问》中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可见,关于女娲的神话在战国时便已流传。《山海经》中记录了关于女娲化生最早的文字:“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化,即化生的意思。从“女娲之肠”到“抟土造人”,关于女娲的神话在流传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但无论是文献记载或口头传说,这一神话都蕴含着极为古老的生命信息。 q0+G4+qNIv5dvUxMjpnjhH4S5Tc67asyeKEgTr/u3WJ2iblCfwjRTtEskgvo8v2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