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日本能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对外净资产能够保持增长,日本就能保住“世界最大对外净资产国”的地位,日元也能保住“避险货币”的地位。可是,日本对外净资产虽仍保持盈余,但在2011年、2012年之后,其构成已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从2000年到2004年、200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的半数以上是证券投资余额,也就是以美国国债、美国股票为代表的有价证券。但正如图1-7所示,以2011年、2012年为节点,日本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占比开始增加。而到了2021年末,日本对外净资产中,直接投资额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接近一半(45.8%)——这是日本企业积极收购海外企业(即“跨国并购”)的结果。
图1-7 日本对外净资产及其构成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
如图1-8所示,2011年、2012年之后的十年间,在日本对外净资产中,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超过了证券投资的比例,而前者还在不断扩大。虽说在雷曼事件之后,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成为常态,这时比起直接投资,投资者确实倾向于证券投资,但直接投资所占比例急剧上涨,其原因不只是这一点。不少分析指出,这段时间内日本接连面临各种国家风险,包括日元大幅升值、多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海啸)、僵化的雇用条例等,其中许多是日本所特有的;而投资者考虑到这些国家风险,自然会提高直接投资的比例。考虑到2011年、2012年这个时间点,日元的大幅升值以及日本的“3·11大地震”,更是诱使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不过,即使日本经济的结构发生了上述变化,只要对日本经济投资的利润率依然保持高水平,投资者也不会急着“搬到”日本之外。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人口这个因素上来:随着日本的少子老龄化进程加深,日本本国市场的规模不断缩小,日本企业自然要把目光转向日本之外。
图1-8 日本对外净资产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
日本对外净资产结构的变化,对日元行情,特别是作为“避险货币”的日元买入,有着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当市场上避险情绪较高时,投资者可以把海外的有价证券卖出而买入日元,但已收购的海外企业,却不能简单地把它们抛弃。因此,日本对海外直接投资占比的提高,就意味着更多的外汇无法换回日元。现在日本的外汇风险之所以这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跨国并购的不断开展,在日本的对外净资产中,不再像以前那样,以每个月因贸易顺差而产生的流量为主,而是由于跨境并购增加,以存量的形式计入日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那一部分在不断增大。存量比流量“反应迟缓”,对外汇市场也更难以施加影响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投资者将不再出于“避险”的目的继续买入日元了。
在前面几节中我们已经说过,日本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由贸易顺差转为初次收入,会导致投资者更不愿意买入日元。而这一节又指出,日本对外净资产结构的变化,也存在使投资者买入更少日元的可能性。而以上两点,都是以2011年、2012年为节点,日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确实发生的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