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脸生成器

8.Matthias Dörfelt的作品《奇怪的人脸》(Weird Faces)(2012)。虽然这些脸看起来是手绘的,但实际上都是用软件代码生成的。

人脸生成器

生成参数化的人脸

概述

写出代码,设计人脸的图像,要求至少具备三个以上的参数来控制。比如,你可以设置变量来控制人脸的大小、位置、色彩,或者眼睛、鼻子、嘴巴等视觉特征。通过调整参数,改变脸的表情(快乐、忧伤、发怒)、身份(约翰、玛利亚)、种群(猫、猴子、僵尸、外星人)。设计参数来调整面部的精确形状,如鼻子、下颌、耳朵、面颊的精确曲线,以及肤色、胡茬、发型、疤痕、瞳孔间距、脸部不对称性、头宽指数、下颚突出程度。调整连续性参数(脸的大小、特征的位置)和离散参数(打孔的个数、眼球的个数)。是做成2D还是3D的人脸?人脸是正面像、侧面像还是四分之三正面像?你的程序需要做到用户一按下某个键,就能生成一张新的人脸。

学习目标

● 使用绘图函数和笛卡儿坐标系进行参数化设计。

● 使用生成设计原则进行人物角色设计。

● 进行元设计(开发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

引申

● 用软件生成一副可收集的卡牌(就像口袋怪物或者垒球卡),卡牌上是一系列想象中的英雄或者怪兽。把卡牌打印出来。

● 尝试使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变量数据来生成新的人脸,而不是随机生成人脸。

● 开发一个交互式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画出卡通风格的自画像。然后保存你的程序和示例。

● 一种设计方法是通过各类预制元素(胡须、鼻子等)的组合生成各种人脸。还有一种设计方法是不断调整人脸的各种曲线和形状,从而生成人脸。对比这两种设计方法。

● 为生成的人脸添加功能,让人脸随着外界的音频、麦克风或者语音输入产生变化。

按语

人类对于人脸极其敏感。从儿时开始,我们就能够察觉人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感受到情绪上的波动。而计算机目前依然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人脸,轻松地在人群中找到家人或朋友。人脸是视觉感知的核心要素,“如果人们识别人脸的能力出现问题,那么就得了 脸盲症 (prosopagnosia)。如果本来没有人脸,却有人看出了人脸,则叫作 幻想错觉 (pareidolia)” 。本次作业的灵感来自“切尔诺夫脸谱图”(Chernoff face)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其中通过人类对于人脸的敏感性来表现多元数据的变化。切尔诺夫脸谱图上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等元素,其形状、大小、位置和朝向都受数据控制。艺术家Herman Chernoff使用了18个变量来合成人脸。艺术家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的作品《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用到了46个参数,每个参数代表脸部的不同肌肉。

开发出生成人脸的程序能创造出更多的概念和想象空间,比如能够做出家族合影、高中同学录、卡牌游戏。

9.Heather Dewey-Hagborg的伟大作品《陌生人的视野》(Stranger Visions)(2012),根据已有的DNA片段进行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三维人脸肖像。

10.《切尔诺夫脸谱图》(Chernoff faces)(1973),通过将人脸器官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朝向做参数化处理,形成最终的人脸。

11.艺术家Kate Compton的软件作品《基于用户输入进化的人脸》(Evolving Faces with User Input)(2009),采用基因算法来控制人脸的进化,每个人脸由一个浮点数矩阵控制。用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脸,作品通过用户的决定来推动所有人脸的进化。

12.Mike Pelletier的作品《参数化人脸表情》(Parametric Expression)(2013),控制人脸的参数能够突破真实世界的限制。

13.Karolina Sobecka的作品《所有的世界都充满了完美的生物》(All the Universe Is Full of the Lives of Perfect Creatures)(2012),作品中出现的模拟动物像会随着参观者的脸部表情变化而变化。

14.《死亡处方》(Prescribed to Death)是一个挂在墙上的纪念艺术品。作品由22000片雕刻了人脸的药片组成,用来纪念2017年由于滥用阿片类药物(译者注: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等毒品)而死去的人。在美国,每24分钟就有1人因为滥用阿片类药物而去世。艺术家使用Rhino Grasshopper脚本语言,直接控制一台联网的数控机床,每过一段时间,就在一片新的药片上雕刻一个人脸。这个项目是为美国安全委员会的“终止日常杀手”运动所开发的,参与的艺术家及团队包括:海芬实验室(Hyphen-Labs)(译者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艺术创作的实验室)、天联广告(Energy BBDO)、MssngPeces艺术设计和Tucker Walsh。

相关项目

Zach Blas, Facial Weaponization Suite , 2011-2014, masks computationally modeled from aggregate face data.

Lorenzo Bravi, Bla Bla Bla , 2010, sound-reactive phone application.

Joy Buolamwini, Aspire Mirror , 2015, mirror and generative face system.

Heather Dewey-Hagborg, How Do YouSee Me , 2019, self portraits generated via adversarial processes.

Adam Harvey and Jules LaPlace, Megapixels , 2017, art and research project.

Hyphen-Labs and Adam Harvey, HyperFace , 2017, computer vision camouflage textile.

Mario Klingemann, Memories of Passersby I , 2018, system for synthesizing portraits using neural nets.

Golan Levin and Zachary Lieberman, Reface [Portrait Sequencer] , 2007, system for generating face composites.

Jillian Mayer, IMPRESSIONS , 2017, facial analysis and billboard campaign.

Macawnivore, Nose Chart , 2014, digital drawing.

Kyle McDonald and Arturo Castro, FaceSubstitution , 2012, face-swapping appl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Orlan, The Reincarnation of Saint ORLAN , 1990-1993, facial surgery as performance.

Ken Perlin, FaceDemo , 1997, interactive face simulation.

参考文献

Greg Borenstein,“Machine Pareidolia: Hello Little Fella Meets Facetracker, Idea for Dozens (blog), UrbanHonking.com, January 14, 2012.

Charles Darwin, The Expression of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London: John Murray, 1872).

Heather Dewey-Hagborg,“Sci-Fi Crime Drama with a Strong Black Lead,” The New Inquiry , July 16, 2015.

Paul Ekman and Wallace Friesen,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 , 1976.

Zachary Lieberman,“Más Que la Cara Overview,”Medium.com, April 3, 2017.

Bruno Munari, Design as Art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71).

Jean Robert and Francois Robert, Face toFace (Zurich: Lars Muller Publishers, 1996).

George Tscherny, Changing Face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4). DqxFmjpxbEU3KiFbhYjOA5TWJkYo5G+y10lF9mLlWw6WbC3y0sHptj4fqWOEju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