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三

王志鸥

黑弓BLACKBOW创始人,国庆70周年视觉总设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2023年10月

英国文化理论家、媒体理论家、思想家Stuart Hall曾对大众媒介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分析,他认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通过技术媒介过程建构意义,呈现给阅听者关于世界的图景”。在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使艺术呈现出多元性和实验的多样性。当新的媒介或技术介入艺术创作中时,一种新的审美体系和美学架构也随之形成,即数字艺术。创作者可通过算法编程等新的创作手法来丰富自我的表达,艺术作品的载体和呈现形式也随之得到拓宽。可以说,数字艺术突破了传统语言和物象表达方式与呈现方式的有限性,以不断扩充、更新的“有限”来表达东方意境的“无限”,是一种具备科技前沿性的哲理性创构。

顺应数字化浪潮,我国诸多大型活动也依托数字手段,不断实现与完善着对于中华文化符号的当代建构,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意蕴与独特的美学浪漫。2019年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上,通过将真人构成的图形与虚拟影像结合,又将虚拟影像延伸到真人演绎中,以人屏交融的流动数字演艺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震撼人心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则是通过建立东方水墨意境的纹理特征模型,实现了对其奔涌磅礴之势的呈现。

我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为传统东方美学及人文意蕴的呈现带来了无限可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更加多元的审美维度。以算法、编程为手段,构建东方美学的多维度感官演绎,推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也已经成为当前时代艺术发展的前沿趋势。而随着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科技元素也在影响着我们对艺术的观看形式。这种多样的、大众的、即时的美学形态也为数字艺术的普及提供了可能与土壤。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建立相关学科,开设相关课程,“科技艺术”等学科的建立也为我国系统开展数字艺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张宜春先生在此时对本书进行翻译,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在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进展。

本书讨论了以代码作为创意媒介的多种创作方法,涵盖作业、课堂练习、采访等内容,配有170多幅创意作品插图。对于想要探索如何将代码作为创意媒介的艺术教育者和业界人士来说,本书是必不可少的资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代码艺术作品的创作理论,提供一系列经典的创意编程方法和作业,并附有经典和当代艺术项目的注释示例,本书系统地与读者一起探讨了代码作为艺术媒介的各种可能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可以使用这些创意提示来探索数字技术的构建模块。它非常适合作为编程艺术的入门书籍或相关课程的教材,帮助创作者在脑海中形成基于系统编程规则、用户交互、全球连接和虚拟体验等方式的创作路径,这种路径能弥合计算机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差距,而不仅仅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在这些大大小小又富有诗意的编程创作练习中,我们或许能真切感受到用代码“执剑而舞”的创作之趣。

本书完整呈现了创意编程者的学习路径,在创意编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原因之间建立了链接,也使得教学更富有实践意义。在信息飞速更迭的数字时代,也许我们教学的目的也应当随着媒介的变革而从观念上更新,从而帮助创作者找到更多元的创作语言去进行艺术表达,而不仅仅是使用“机器”来创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国内广大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及学习者重新认识编码的艺术与诗意,促使更多的创作者以数字技术为媒介,赋无形以有形,在科技革新中实现东方美学的数字再生。 6CIqWZf15nBrnZAKpoWgU8i9llicTpnqZCAwjsrpI78MGEcoYlWqIsytpLQ0Ny8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