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张晴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艺术家

2023年10月

当前,我们迎来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与创新的时代,数字化与计算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艺术创作,在当下国际艺坛,已迅速呈现出艺术实践的多媒体融汇与跨界拓展趋势。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这一发展迅猛的工具在社会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作品也就不断涌现。发展到今天,艺术家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代码和程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和逐步得到认可的新兴艺术创作方式和手段。新工具、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都为艺术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与无限性。因此,相关知识的更新和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需求。

艺术家用计算机代码和程序创作艺术,并且建构起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美学问题域。与计算机相关联的艺术概念非常丰富,比如电子艺术、计算机辅助艺术、新媒体艺术、计算机艺术、计算艺术、算法艺术、过程艺术、生成艺术、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等,但是其核心,都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将工具理性价值融入艺术家的浪漫创造。

艺术与科技的关联是计算机艺术的基础性问题。1969年,在一次计算机与视觉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技术专家宣言,计算机技术能够促成“艺术与科技的相遇”,而艺术家走入计算机技术领域,也有助于“将人性与美带入技术研究,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其实计算机艺术本身就是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纽带,而艺术性和科学性也正是计算机艺术的重要表征。计算机艺术以理性形式表达了感性内容,不断弥合着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情感性之间的鸿沟。

本书由Golan Levin和Tega Brain共同撰写。Golan Levin是一位跨界数字艺术家,同时兼具软件工程师、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等多种身份,在计算机编程领域也具有很深的造诣。Tega Brain是一位艺术家、环境工程师。本书的重要贡献者Casey Reas教授是Processing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创意编程、计算机艺术与人工智能领域长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书作为艺术和科技融合的范例,并没有采用传统编程类书籍的严肃撰写方式,而是按照艺术家创作的思维和逻辑,将计算机艺术领域多年来的作品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类,方便艺术创作者、艺术设计师和艺术院校的学生按照动手、动脑的方式,实现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统一,以及冰冷的计算机科技和温暖的人文关怀的统一。

本书是对全球计算机艺术领域30多年创作和教育经验的总结,其中的数百个艺术作品和案例,凝结了全球计算机艺术领域的灵感和智慧,是全球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的心血结晶。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和案例探索如何用计算机代码创作艺术。本书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意编程教程,适合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融合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作为入门手册和练习用书。

本书译者张宜春先生是国内数字艺术领域的翘楚,他从事以计算科学为切入点的文化科技融合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工作,有许多学术成果,翻译本书只是他在此领域深耕的注脚,背后体现的是他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现。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同样需要艰辛的付出,本书由他这样一位造诣高深、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操刀,再合适不过。作者与译者强强联合,必能开启我国数字艺术教育的新篇章,让中国的艺术创作插上科技的翅膀,奏响新时代数字艺术的华丽乐章。

是为序。 e8M+l+bbxzOuRYar92VwAMZCpW+7WYhLaHuWhqub5mtMukzhEyZr/2RlVKB17o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