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3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步骤
(综合单价计价法)

施工图预算应由有编制资格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编制。应用“计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如下。

1.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编制预算的基本依据。只有熟悉图纸,才能了解设计意图,正确地选用分部分项工程项目,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分项工程量。对建筑物的建筑造型、平面布置、结构类型、应用材料以及图注尺寸、文字说明及其构配件的选用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能否准、全、快地编制预算。

土建工程施工图分为建筑图和结构图。建筑图一般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件大样图等,是关于建筑物的形式、大小、构造、应用材料等方面的图样;结构图一般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和屋面结构布置图、梁柱和楼梯大样图等,是关于承重结构部分设计尺寸和用料等方面的图样。

收到施工图之后,应进行图纸的清点、整理和核对,经审核无短缺即装订成册。在阅读过程中如遇有文字说明不清、构造做法不详、尺寸或标高不一致以及用料和强度等级有差错等情况时应做好记录,这些问题在编制预算之前必须予以解决。

此外,预算人员还要参加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以便进一步分析施工的可能性,发现问题后可向设计部门提出建议,使设计更加经济和合理。

2.了解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应全面了解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设备、器材供应情况,并通过踏勘施工现场补充有关资料。例如,预算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土壤类别情况等,就能确定建筑物的标高,土方挖、填、运的状况和施工方法,以便能正确地确定工程项目的单价,达到预算正确,真正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同时,预算人员应和施工人员相配合,按照施工需要,分层分段计算工程量,为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制定月、季度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和安排全年施工任务提供方便,避免重复劳动。

3.熟悉计价表(定额)

计价表(定额)是编制工程预算的基础资料和主要依据。在每一单位建筑工程中,其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消耗量都是依据计价表来确定的,必须熟悉计价表的内容、形式和使用方法,才能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正确应用;只有对计价表的内容、形式和使用方法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才能结合施工图纸,迅速而准确地确定其相应一致的工程项目和计算工程量。

4.列出工程项目

在熟悉图纸和计价表(定额)的基础上,根据计价表(定额)的工程项目划分,列出所需计算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如果计价表上没有列出图纸上表示的项目,则需补充该项目。一般应首先按照计价表分部工程项目的顺序进行排列,初学者更应这样,否则容易出现漏项或重项。

5.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预算的原始数据,计算工程量是一项既繁重而又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求认真、细致、及时和准确,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和顺序进行,从而避免和防止重算与漏算等现象的产生,同时也便于校对和审核。

6.编制预算表

建筑工程预算书是采用“建筑工程预算表”进行编制的。当分项工程量计算完成并经自检无误后,就可按照计价表(定额)分项工程的排列顺序,在表格中逐项填写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量、计量单位、定额编号及综合单价等。

应当注意的是,在选用计价表单价时,分项工程的名称、材料品种、规格、配合比及做法等,必须与计价表中所列的内容相符合。在确定综合单价及定额编号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

(1)直接套用综合单价。如果分项工程的名称、材料品种、规格、配合比及做法等与定额(计价表)取定内容完全相符(或虽有某些不符,但定额规定不换算者),就可将查得的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及定额编号直接抄写入预算表中。

(2)换算综合单价。如果分项工程的名称、材料品种、规格、配合比及做法等与定额(计价定额)取定不完全相符(部分不相符内容,定额规定又允许换算者),则可将查得的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换算成所需要的综合单价,并在其定额编号后加添“换”字,以示区别。然后,再将其抄写入预算表中。

(3)编制补充综合单价。如果分项工程的名称、材料品种、规格、配合比及做法等与定额(计价表)取定内容不相符(即计价表中没有的项目,定额又规定不允许换算者),则应进行估工估料,并结合地区工资标准、材料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编制出补充综合单价。补充综合单价的定额编号可写“补”字,如果同一个分部工程有几个分项工程的补充综合单价时,可写“补1”“补2”等。补充综合单价应作为预算书附件。然后,再将其抄写入预算表中。

7.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1)将预算表内每一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综合单价所得出的积数,称为“合价”或“复价”,即为分项工程费。其计算式为

(2)将预算表内某一个分部工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合价相加所得出的和数,称为“小计”,即为分部工程费。其计算式为

合价和小计计算出来之后,分别将其填入预算表的相应栏目内。

(3)汇总各分部小计得“合计”(即单位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总和)。

8.工料分析

计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要的各工种人工(工日)总数、各种材料数量和机械台班数量,并填入预算费用汇总表的相应栏内,以便进行价差的调整。工料分析是计算价差的重要准备工作。

9.进行价差调整

由于计价表中的工、料、机的价格,是根据计价表编制期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单价计算的,但在工程造价编制时的预算造价中,其工、料、机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用计价表计算预算造价时还必须进行价差的调整。

10.计算各项费用及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1)措施项目费=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总和×费率。

(2)其他项目费、规费、材料差价和税金。按有关规定计算。

(3)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总和+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材料差价+税金。

(4)计算单方造价(即技术经济指标)

将以上计算所得的各项费用,分别填写入预算表的“预算费用”项目栏内。

11.复核

复核是指预算编制出来之后,由预算编制人所在单位的其他预算专业人员进行的检查核对工作。其内容主要是查核分项工程项目有无漏项或余项;工程量有无少算、多算或错算;预算综合单价、换算综合单价或补充综合单价是否选用合适;各项费用及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12.编写预算编制说明

工程量和预算表编制完成后,还应填写预算编制说明。其目的是使有关单位了解预算编制依据、施工方法、材料差价以及其他编制情况等。预算编制说明无统一内容和格式,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2)预算编制所依据的预算定额或计价表名称。

(3)预算编制所依据的费用定额及材料调差的有关文件名称文号。

(4)预算所取定的承包方式及取费等级。

(5)是否已考虑设计修改或图纸会审记录。

(6)有哪些遗留项目或暂估项目。

(7)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的办法、意见。

13.填写封面和装订签章

将单位工程的预算书封面、预算编制说明、工程预算表、工料分析表、补充综合单价编制表、工程量计算表等按顺序编排并装订成册。

预算书封面应填写的内容包括:工程编号和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名称,建筑面积和结构类型,预算总造价和单方造价,预算编制单位、单位负责人、编制人及编制日期,预算审核单位、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及审核日期等。

在已经装订成册的工程预算书上,预算编制人应填写封面有关内容并签字,加盖有资格证号的印章,经有关负责人审阅签字后加盖公章,至此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 T3eGnxo7jgvinLYpwN75iZ0ScT1t+5xfgfJWOSs859y3pzfT4graT6NvwRCw1q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