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任务一
规范安全用电

学习情境概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电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能源汽车的工作电压是数百伏高压电,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36V安全电压。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小则损坏汽车,大则危及人身安全。本任务是学习如何规范安全用电,通过搭建电路,在安全的前提下模拟人体对不同大小电流的电击反应,以此感知高压电的伤害,并通过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讲述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

2.能讲述触电的种类。

3.能讲述触电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进行安全操作。

2.能使用实训板模拟触电,验证人体对不同类型电流的反应。

3.能正确运用施救措施应对触电事故。

素养目标:

1.规范实训7S管理。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崇尚劳动,形成敢创新、敢挑战、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知识链接

安全用电

一、人体电阻

人体本身是一个导电体,相当于电阻,如图1-1-1所示,人体电阻的大小是影响触电后人体受到伤害程度的重要物理因素,但其阻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一般情况下,干燥的皮肤在低电压下具有比较高的电阻,阻值大约是100kΩ。当电压高达数百伏时,人体电阻便下降为1kΩ左右。人体电阻的大小与人体触电面积、身体状况、皮肤干燥程度等有关。

图1-1-1 人体电阻分布示意图

二、触电的危害与影响因素

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

科学研究表明,电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通过途径、电流的种类以及人体的状况有关。其中,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所触电压值和人体电阻。一般来说,低于0.7mA的交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不会有明显感觉,10~16mA时人可以自行摆脱带电体,超过50mA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心脏颤动。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效果不同,见表1-1-1。

表1-1-1 不同大小的交流、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续)

三、触电的原因与种类

1.触电的原因

总结触电的原因,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人员失误,如忽视安全操作规程、违章冒险作业,触碰到正常工作中的设备带电部分;二是设备异常,如输电线或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意外带电伤及不知情人员。

2.触电的种类

大多数的触电事故是因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所致,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 是指人体触及一根带电导体(相线)或接触到漏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如图1-1-2a所示。

两相触电: 是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如手或脚等)分别触及两相带电导体(相线),电流从相线通过人体流入另一根相线,如图1-1-2b所示。两相触电的危险性比单相触电大。

图1-1-2 触电的种类示意图

跨步电压触电: 当输电线路断线跌落地面或是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将向大地流散,跌落点或接地点附近有电。当人在这一区域行走时,虽然人体没有直接接触带电体,但其两脚之间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会使人体内产生电流,从而发生跨步电压触电,如图1-1-2c所示。

四、触电事故的预防方法

从触电的原因出发,要有效地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从人员防护和设备防护两个方面入手。

1.人员防护

绝缘是最好的防电击伤害的办法,使用不导电的防护用具将身体保护起来,隔绝电流的导通,以此来达到预防电击的目的。带电作业时必须穿工作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鞋属于绝缘安全用具(见图1-1-3),是用特种橡胶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阻隔电流,起到预防触电伤害、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图1-1-3 绝缘安全用具

2.设备防护

除了对人员进行绝缘防护,还可以通过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防护,达到预防触电的目的。对设备的防护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干燥处理 潮湿环境下,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设备内部含水分的积尘可能将原来不通的电路连通,使设备出现无法预计的漏电、短路等异常情况。为此,设备需要保持干燥。

(2)绝缘防护 绝缘防护就是将设备中可能带电的部分用绝缘材料封护或隔离起来,如导线外包绝缘层、将变压器浸泡在绝缘油内等。

(3)接地处理 所谓接地就是将电气线路或设备的某一点与大地进行可靠的连接。

(4)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当电路或用电设备漏电电流大于装置的规定值,或人、动物发生触电危险时,它能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

(5)设置屏护、安全间距与安全标志 要预防触电事故,除了做好人员、设备的防护以外,还需要注意工作场所是否达到安全电压的要求。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根据使用环境、使用方式等规定不同的安全电压,见表1-1-2。

表1-1-2 不同工作环境的安全电压等级

五、触电事故的紧急处理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在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迅速使触电者脱离带电导体,然后进行现场急救,同时派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治。

1.脱离电源的方法

根据现场情形用“拉、挑、拽、垫、切”等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拉: 就近拉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挑: 周围有干燥的木棒、木板、竹竿等绝缘物体,可手握绝缘物体迅速将电线挑开。

拽: 触电者身上的衣服干燥且没有紧缠在身上,施救者可用干衣服、干毛巾等把自己一只手做严格绝缘包裹后,单手拉触电者的衣服将其拉离带电体。(注意:不要触及触电者的裸露皮肤,且此法只适用于低压触电。若施救者未穿鞋或鞋已潮湿,则不能用此方法。)

垫: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可用干燥的木板等绝缘物垫入触电者的身下。

切: 以上方法均不适用时,用带绝缘胶柄的钳或带绝缘木柄的刀斧等工具将电源线切断。

2.现场急救措施

脱离电源后应遵循“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据现场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现场急救。若触电者心跳及呼吸均有,只是晕倒,可用嗅氨水、按“人中”穴的方法对其进行抢救;若触电者心跳停止,则要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若触电者呼吸停止,须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若触电者心跳及呼吸均无,应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即实施心肺复苏法,如图1-1-4所示。

图1-1-4 心肺复苏法示意图

课后习题
一、单选题

1.让触电者脱离电源的五字口诀“拉、挑、拽、垫、切”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可手握绝缘物体迅速将电线挑开

B.用绝缘物体系住触电者,将其拉离带电物体

C.救人重要,没多余时间做防护,立即用手握住触电者,拽其离开带电体

D.以上都不正确

2.电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 )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有关。

A.电阻

B.电压

C.电流

D.功率

3.发生火灾时求援的最佳方法是( )。

A.拨打电话110

B.拨打电话120

C.拨打电话119

D.拨打电话114

4.发现家里有人发生触电意外时,首先应( )。

A.敲邻居家的门,向邻居家求救

B.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C.拉断家里的电源总开关

D.拨打110求助

二、判断题

1.触电一定有电流通过人体。( )

2.为了方便儿童对玩具进行充电,可将电源插座安装在儿童容易触摸到的位置。( )

3.电气设备(用具)长期不用时,最好将电源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下。( )

4.触电者心跳停止,但呼吸尚存,可用胸外按压的方法抢救。( )

5.脱离电源后应遵循“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基本原则。( ) NYZ7Zfo+XKVSNOHgK67l1IhOU9PcwnyrcIARfg5SikJ/koovdHdqHMC8mRU2++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