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本轮全球汽车供应链调整的判断和思考

【精彩观点】

“只要中国庞大的销量规模仍在,外资企业要把供应体系外迁出去就既不合理,也不现实,除非它们决定放弃这个市场。”

“供应链究竟如何调整,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这其实是一个重新确定效益与安全平衡点的战略选择问题。”

“我判断,重点区域本土化与多区域联动布点相结合的供应链布局战略,是合理的优化方向,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出这样的选择。”

【编者按】

针对新冠病毒疫情和国际政治双重影响,不少车企因断供、停供而陷入生产中断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供应链转移倾向,2020年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组织了“畅谈全球汽车供应链研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及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应邀参会者为中外主要整供车企的领军人,赵福全教授则作为学界的唯一代表应邀参会并发言。本文根据赵教授现场发言整理而成。整个发言精明扼要、提纲挈领,明确指出本轮供应链调整的本质是国家和企业都需要重新确定效益与安全的平衡点,但是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为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坚定信心:只要保持市场规模和效益优势,中国汽车产业的吸引力就不会减弱;另一方面也要在保障效益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供应链的安全度,以进一步增强中国汽车产业的韧性。赵教授发言中的诸多观点高屋建瓴、直击要害,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的决策和行动,都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和参考价值。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也正当其时。下面针对大家共同关心的产业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观点,供诸位参考。

第一,我认为,疫情的到来将加剧汽车产业异常激烈的竞争,并使产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期,但汽车产业重构的大方向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在汽车“新四化”创新上持续投入,不断提高汽车产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力度和速度。

第二,在全力应对疫情冲击的当下,我认为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确保汽车市场稳定。只要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规模依旧,中国汽车产业的吸引力和韧性就不会动摇,这样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已经遇到或者后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三,回到今天会议的主题,重点讲讲汽车供应链的问题。我认为,疫情期间汽车供给端之所以会出现断供、停供等备受关注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链竞争力、建设难度与受控程度,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成本与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的。也就是说,供应链布局及建设既是国家确保产业安全的战略问题,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术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多种要素相互交织的复杂影响。事实上,这也是今天我们讨论当前汽车供应链相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些问题包括:汽车供应链布局正面临哪些变化?中国供应链有无外迁的风险?今后我们应该如何打造汽车供应链?

在我看来,外资企业想不想把供应链搬走是一回事,能不能把供应链搬走是另一回事,后者才是真正核心的问题。说到底,供应链布局有其客观规律,而企业的目标终归是盈利。只要中国庞大的销量规模仍在,外资企业要把供应体系外迁出去就既不合理,也不现实,除非它们决定放弃这个市场。因为对整供车企来说,“现地生产、现地供货”的方式是最经济也最高效的,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大市场就更是只能如此。

除此之外,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研发、制造体系以及成熟的产业人才队伍,外资企业只有把供应链留在中国,才能充分享有这些优势。如果企业基于某种经营需求之外的非常规因素,把供应链搬出中国,那就无法凭借上述优势来参与竞争,最终结局一定是逐渐失去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各国以及各企业不应该基于当前形势适当调整自身的供应链布局。只不过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上过度强调效益(效率、成本)或者安全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这次疫情确实挑战了企业此前过于偏向效益的供应链布局策略,于是有些企业在惊慌之余,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超越经济规律的高度来讨论,谋求确保供应链绝对安全。然而绝对安全恐怕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如果没有效益,再安全的供应链也毫无意义。因此,供应链究竟如何调整,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这其实是一个重新确定效益与安全平衡点的战略选择问题。而本次疫情的发生,无疑要求企业必须深刻反思和重新评估应该把这个平衡点放在哪里。

鉴于当前的全球大环境,很多企业都会考虑把供应链布局的平衡点从疫情前的“重效益”向疫情后的“重安全”偏移一些。这也是行业原本习以为常的“集中采购、全球供应”模式受到挑战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模式只追求“效益最大化”,几乎没有考虑安全风险。我认为,企业对于供应链布局的再思考及再调整,只要是在自身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无须过度解读或忧虑。而那些过于放大企业经营安全风险的供应链布局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这些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建设有效平衡效益与安全、更加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必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新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重点。而我判断,重点区域本土化与多区域联动布点相结合的供应链布局战略,是合理的优化方向,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出这样的选择。

此外,必须强调的是,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保持和提升中国的市场吸引力和产业优势,使关键的供应链继续留在中国,同时也要重新审视中国汽车供应链存在的短板,把握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机遇,加快自身的补链、强链。这意味着新时期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建设,不仅要实现效益与安全的再平衡,而且要提升包括材料、工艺、装备、设计开发及生产管理工具等在内的体系能力。而这种全方位的供应链体系能力,也会有力支撑在华外资汽车企业实现安全且有竞争力的经营。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在坚信中国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全球供应链布局调整的潜在风险。一方面,要全力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开放和改革力度,尽可能为中外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舆论和投资环境。我相信,在更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支撑下,中国汽车产业一定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赵福全教授2020年5月19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畅谈全球汽车供应链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lgnqBqWG8YOZXkCR0T8R30sdvWSDA7Gd5ad/6ZXsVoy9yq/oativ80XqsQXm/O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