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体现的标志之一。汽车材料是汽车生产制造及运行的基础,与汽车的性能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汽车产业开始向着低能耗、低污染、高安全的方向发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这一切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材料的更新迭代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变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汽车新材料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竞相发展的领域。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作为传统汽车强国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汽车新材料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美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汽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轻量化合金、耐温合金、复合材料、塑料及橡胶、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等领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以德国、法国、英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则在汽车用新型钢材、轻量化合金、塑料及橡胶、复合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在汽车新材料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注重实用性,目前在碳纤维、高性能钢材及铝合金、工程塑料、高端磁性材料、液态锂电池及高端三元正极材料和隔膜、全固态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韩国在汽车新材料领域同样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汽车用新型钢材、液态锂电池及高端三元正极材料等方面有一定竞争优势。

我国非常重视汽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经数十年的奋斗,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技术、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三代高强钢具有国际领先优势,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铝合金、中低端塑料及橡胶、碳纤维技术取得突破,产能规模逐渐扩大;玻璃纤维材料方面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液态锂电池及相关材料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实现小规模自主生产,固态电池技术进步明显,逐步缩小与欧、美、日、韩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虽然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大部分汽车新材料在性能、规模、绿色化生产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时,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而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则使我国汽车新材料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及时梳理和掌握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脉络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汽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清晰认识我国汽车新材料产业面临的短板,明确未来创新发展的方向。《中国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蓝皮书》是在我国汽车材料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编制的行业书籍,全书分为钢铁材料、铝合金材料、塑料及橡胶、复合材料、动力电池五章,围绕我国汽车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实例以及国内外产业进展展开论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建议,供相关业内人士参考。本书的编制对汽车材料产业及其上下游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材料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汽车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批)
dOmmLiSUCuO4y7NBD7hFJBGihMUwL7550q267qK2wyIrzj6x/f+sbituRY0nAZ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