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从宏观层面来看,自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总量(GDP)从1978年的3 6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 983亿元,城镇居民收入连年递增,居民消费倾向发生重大变革。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加快、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后保护期结束、北京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这些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的内外环境,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尤其是加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12.2%增长到2009年的34.1%,对被称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黄金发展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一段时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华尔街金融风暴爆发,美国经济持续下滑,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经济受到外部金融风暴、内部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生存压力很大,我国体育企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这些企业对资本和金融政策的需求超过以往。为此,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和缓解融资困难等诸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加快多层次市场金融体系建设,切实为各类企业服务。

从中观(行业)层面来看,体育产业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而形成的以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为特征的产业群体,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非资源依赖性行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体育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不仅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贡献,拉动内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相比,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更不容忽视:各种体育赛事活动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体育文化产品,培育人们的健身意识,为提升社会再生产中人力资本的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格局,2008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52%,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成为当前形势下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1]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依然滞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存在落后倾向;第二,与国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落后倾向 [2]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重点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第三产业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体育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体育企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体育企业是从事体育产品生产流通、体育运动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体育活动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迈进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表现,而体育企业是体育产业的载体,体育企业的发展水平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迈进体育强国的目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体育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企业资本的扩张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制于产权关系不明晰、产品经济性质的复杂性、体育管理体制的双轨制、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的不完善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3] 。从资本构成来看,我国体育企业发展的资本量存在不足:第一,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存量资本的不足;第二,以资金形态出现的增量资产的不足;第三,以人力资源为形态的人力资本的不足;第四,以技术、品牌为核心内容的无形资本的不足 [4] 。从资本扩张角度来看,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模式、路径呈现“中国特色”,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性和政府“依赖”性特征,运用市场进行资本扩张的步伐较为缓慢,方法措施较为贫乏,发展战略与管理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 [5] 。为加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企业可持续发展,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该文指出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各种方式筹措发展资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体经字〔2011〕178号)也指出通过加大体育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等多项措施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和转型期并存的时期;因此,一方面,我国体育企业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加速发展,如各层次各类型的中小体育企业和民营体育企业;另一方面,我国体育企业要转变战略思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如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尤其是以李宁、耐克为代表的民营体育企业和以中体产业、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体育企业。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对我国体育企业在资本扩张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改善体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战略思路问题。

1.1.2 研究目的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慢,竞争力很弱,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问题。现阶段,作为体育产业的载体,我国体育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一方面来自世界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其进一步扩张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性和政府“依赖”性特征。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局面,如何使我国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和重要推动力,如何使我国体育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6]

资本扩张对于体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扩张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体育企业扩张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通过提出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过程和形成机制,进而分析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特征和要素、目标与模式,总结出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路径,并运用实证方法对这一路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新模式、新路径和发展策略,以此为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及其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效而可行的模式和思路。

1.1.3 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基于对企业成长周期理论、资本扩张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了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理论体系,试图尝试完善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理论体系,为体育企业资本扩张提供科学的方法。因此,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具有完善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理论体系的意义。

此外,是基于我国体育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和体育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对适应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变革、适应社会经济形势改变下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实证研究,对促进我国体育市场改革,增强体育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应用价值方面,本研究具有创新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模式和路径的意义。 MkAZ1GNR7yTGdWtfH4blKboVMU6K9mzSGcljUO8I0M7Dt1s1nmPrjZE6ngBF8g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