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论》 [115] 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属性,其自然属性是资本本身表现出来的实现价值增值的属性,社会属性是资本的所有制形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的认识以“生产要素”和“获利的财物”为特征,只对其自然属性做出表述,而未谈及社会属性,这和资本主义形态和市场特征有很大关系,如萨缪尔森 [116] 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它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经济产出的耐用投入品。从更一般的角度而言,适用于居民、家庭、企业和国家这些主体的资本是指那些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形态 [117] 。
资本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第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二,资本表现为运动形式;第三,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分析资本的内涵与特征,可以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与西方资本市场的区别在于:第一,发展的起点和历程不同。西方国家资本市场的起点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它以完成资本家获取最大价值为目标,强调资本的自然属性。此外,西方国家资本市场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其制度和模式较为成熟,而我国是以公有制基础,强调资本的社会属性。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让全社会开始注重资本的自然属性,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制度和模式相对不成熟。第二,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政策及行政力量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国家针对少数城市进行扶持,其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西方国家以自由的市场体制为核心,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弱,其资本市场也是依靠竞争而形成的;此外,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本市场结构、机构组织、实力以及文化价值理念也是中西方资本市场的区别。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了我国在资本市场摸索过程中呈现出典型的“中国特色”,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自然也不例外,将在第5部分重点分析我国体育企业资本扩张的模式和特点。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金融融资、吸纳外部资源(包括兼并和收购)等多种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扩张是资本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资本具有的本质属性;资本扩张是一种市场化行为,这种市场化行为表现为企业的内在冲动和需要。
关于资本扩张的理论基础见表2-2。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为基础而形成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系正逐渐成为现代体育市场经济的核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现代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源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化和全球化基础上的强大的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为现代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为体育行业大重组提供了运作平台,要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运作。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资本运作主要有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两种渠道,当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时,主要依赖风险投资;而当其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时,则主要由证券市场来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英国和西班牙,资本运作更多是依赖证券市场,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主要还是依赖大公司的风险资本。
表2-2 资本扩张的理论基础
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样化的资本表现形式和运营方式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的体育资本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发展至今,可以说摸索出一些经验,但受制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体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体育资本市场也只是在摸索。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本发展在项目与资金投入方面,主要是国家规划与国家投入,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相关企业进行资本运作表现不尽人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资本扩张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使现有管理者的收益更大;资本扩张结果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产业(企业)的经济增长,内部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资本扩张模型也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模型。下面将利用索罗-斯旺模型和新增长理论对我国体育企业扩张的目标函数进行分析。
索罗-斯旺模型是围绕生产函数与资本积累函数两个方程展开的,其生产函数为Y(t)=F[K(t),L(t),t],其中假定只有物质资本K(t)和劳动L(t)两种投入,Y(t)表示t时所生产的产出流量,生产函数对时间t的依赖反映了技术进步的影响:资本积累函数为: K =I-βK=s*F(K,L,t)-βK,其中假定资本折旧率β是一个常数,在一个时间点上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总投资减去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损耗, K 表示K对时间t的导数,代表相邻期资本存量的变化,且有0≤β≤1;假定人口以不变外生的速率增长,且每个人的工作强度时给定的,t时间的人口(劳动力)表示为L(t)=e nt 。
索罗-斯旺模型的核心是依赖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性质,该模型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数量既定,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
从模型来看,技术进步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外生因素,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影响经济增长,但从其假设和相关因素来看,该模型呈现的两大缺陷表现在:第一,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这和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第二,该模型投入要素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动,而对其他外在变量没有考虑,因此也无法解释所有的经济增长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发展的内生增长理论不断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假定的外生因素内生化,认为这些因素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经济增长本身的结果,内生增长理论也被称为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模型称为AK模型,即Y=AK,A表示生产技术水平的常数,反映资本边际产出,所以不存在资本规模报酬递减;K包含了规模报酬递减的物质资本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人力资本,所以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
该模型突出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强调了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该模型的提出与当今社会国际化、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激烈化有很大关系。此外,该模型还确立了政府政策的地位,虽然该模型相较其他模型在因素变量、假定条件等方面有所改进,但在解释规模效应问题(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正比例关系)还存在不足。
企业的资本扩张模式从根本上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但其中融资战略是影响企业资本扩张路径选择的最直接因素。根据研究的需要,根据资本来源不同将资本扩张分为两种:内部化扩张、外部化扩张。
内部化扩张是指企业通过内部资本积累形成资本规模的扩大,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盈利的投入及经营条件的改善实现企业成长和资本扩张。内部化扩张主要优点在于融资成本和风险较小,产权性质不易改变,可控制性较强,其不足之处在于扩张速度缓慢,利益分配不均引发效率低下等。一般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难以获得外部融资,企业资本扩张往往采用内涵式扩张方式,初期阶段我国部分国有、集体企业和大部分民营企业采用内部化扩张方式。
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原始资本积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身积累将无法满足扩张需求,外部融资成为企业资本扩张的重要途径。外部化扩张是企业通过外部行为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如兼并、收购、吸纳外部资源、建立战略联盟,其优势在于实现快速扩张,不足之处在于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增大控制的难度和成本。外部融资行为对于企业实施长期、全面战略有很大帮助作用,也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如体育产业领域中的耐克收购匡威、茵宝,阿迪达斯收购锐步等,通过外部市场行为获得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进而提高其竞争优势。企业进入成长期后主要采用外部化扩张,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可以将外部化资本扩张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阶段,本土化扩张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而第2阶段是企业的国际化扩张,通过国际化战略提高市场份额,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最终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根据我国体育企业所处的阶段将外部化扩张分为两期:第1期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企业通过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和渠道的快速建立等有形资本扩张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如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体育企业尤其是民营体育企业;第2期是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打造品牌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本扩张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以李宁、安踏等为代表的我国大中型体育企业(包括各类上市体育企业)正处于这一阶段。本研究将在第5部分详细分析我国体育企业所处阶段的原因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