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关于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理论研究现状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中的分类标准,把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和水球6个项目归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五人制足球运动是从十一人制足球运动中演化而来的,所以,它与以上这些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针对五人制足球专项理论的研究,只是封闭在十一人制足球运动领域内进行,通常很难总结和揭示出五人制足球运动特有的主导规律和个性特点。同时,以十一人制足球竞训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竞训理论,更不可能在五人制足球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普遍的适用性。然而,借助前人对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成绩影响因素、动作结构与运动形式、项群本质属性和竞赛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竞赛特征、主导因素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信息。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都做出了有代表性的研究。其中,田麦久提出:“足球、篮球、手球等6个项目,运动能力都是以技能为主导因素,对抗性是其技能的表现形式。”麻雪田提出:“这一项群比赛得分的共同逻辑公式是争得控球权—组织进攻—创造射投机会—射投得分—取得胜利。”刘丹提出了:“这一项群具有集体协作的前提性、全面对抗的激烈性、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比赛技术情境的不可重复性、对抗中的准确性、专项心理能力的制约性、教练员的主导性等竞技特点。”邢尊明提出:“在有限的场地内展开速度、空间、时间上的竞争必须以充沛的体能为保证,并能合理运用体能,才能保证各方的速度优势、技术优势和战术优势等。所以,该项群类项目是以技能性和体能性并重的。”蒋国勤提出:“运动队竞技表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整体的涌现性;其次,运动队竞技表现行为的核心是战术组合,人数越多,组合关系越复杂;教练员的活动也是集体竞技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庆春提出:“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的训练具有规则制约性、实战技能性、赛练结合性、个性特征性和本质特征性等规律。”张徐刚提出:“本项群的训练规律有集体协作性、全面对抗性、个人能力的特殊性、体能训练的技术化、变化无常的比赛情景、训练与比赛的不完全一致性、对抗中强调准确性、稳定的心理素质、教练员的主导性等特点。”

总之,技能和体能水平是本项群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在构成本项群训练和竞赛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而集体协作性、对抗性、心理稳定性、个性特殊性和教练主导作用则是本项群的竞赛表现特征。依据项群理论的分类标准,五人制足球应该属于该项群中的一个子项目。在本文针对五人制足球专项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应该重视项群训练理论的指导作用,即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理论对五人制足球的训练和竞赛起到了制约和影响作用。

项目的本质决定和影响着该项目竞赛的性质、组织形式以及训练实践等多方面的表现特征。任何体育项目的竞赛特征都是该项目本质规律的体现。我们对项目竞赛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一方面成为我们认识该项目的本质规律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为我们制订训练计划、选择训练内容以及设计训练方法提供了客观性的实践素材。

根据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项群特征以及自身发展历程,本节从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中着重挑选出了篮球、手球和传统十一人制足球作为本节研究的主要信息参考对象。其主要原因是,在本项群中十一人制足球运动、篮球、手球这3项与五人制足球竞赛形式更为接近,具体表现如下:它们都是同场对抗的集体性球类项目,比赛上场人数每队分别为足球11人、篮球5人、手球7人、五人制足球5人;它们都是运用肢体的一部分来控制球,不需要借助器械控球,分别用手或脚控球;比赛都在陆地上进行,十一人制足球在室外、其余三项都在室内,并且场地尺寸的大小更为接近(十一人制足球最大);部分竞赛规则更接近,如没有换人限制、每队可以自由换上、换下比赛中的运动员;由两名裁判员共同执法,第三裁判员辅助以及由计时员计时;比赛规定时间更为接近;对比赛阵形和战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十一人制足球为1-4-4-2/1-4-2-3-1、五人制1-1-2-1/1-3-1、篮球2-3、手球1-3-3等。五人制足球与篮球、手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对比,详见表1-2。

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这些项目的竞赛基本特征是,双方队员在同一块场地上争夺(时空特征),在高速运动中身体频频接触的条件下组织进攻和防守(运动状态特征),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受到对手的技术能力和临场表现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特征),最终以命中球门或篮圈的得分判定胜负(成绩评定特征)。

表1-2 五人制足球与篮球、手球运动的基本情况表

一、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本质特征的研究

在针对篮、足和手球项目的本质特征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曾利用该项目历史信息的搜集、文献分析、专家访问、实地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研究的资料,通过逻辑论证或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

关于篮球运动本质特征的主要观点是:杨桦提出:“篮球运动的本质指篮球运动内部根本矛盾的特殊性,即在强力对抗下的准确。篮球运动的特征可概括为高空性、瞬时性、对抗性、多变性、主体性及观赏性。篮球运动的规律是指篮球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体体现为准确转化、高速均衡、攻守平衡。”李明达提出:“高空立体对抗特征、运动内容结构多元性竞赛规则限定性、社会性与教育性以及观赏性是现代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其中,高空立体对抗是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进攻与防守对立统一规律、高度与速度均衡规律、准确与失误转化规律、规则与技、战术相互促进规律、技术与战术协调规律是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5条规律,其中进攻与防守对立统一规律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陈国慰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现代竞技篮球运动规律是非平衡对抗规律和无序对抗规律。”

关于手球运动本质特征的主要观点是:手球运动是一项集激烈性、对抗性、动作的衔接性和密切的配合性于一体的球类运动。郎正平提出:“在比赛中运用有创造性的、符合本队情况的快攻战术,继承和发展我国手球运动的‘快速、准确、灵活、多变’的指导思想。”高斌提出:“技术细腻,高快结合,技巧与力量结合,整体配合,强化体能,强调智能,凶狠勇猛,是当今世界女子手球运动的发展潮流。”高斌、何丽娟提出:“各强队表现出位置技术全面,优秀选手辈出,更强调整体协同作战,具体表现出助攻增多,作战向广度、深度均衡发展,攻守兼备,防守更加凶悍,体力充沛。”刘志民提出:“我国手球队以良好的技能和体能储备保证球队风格欧亚相糅,既拥有欧洲球队的高大队员、扎实的基本技术和丰富的战术系统,又具备亚洲球队快速、灵活、多变、以我为主的风格”。

关于足球运动本质特征的主要观点是:刘丹提出了:“足球运动的制胜要素包括对抗、快速、准确、整体、多变、意志力;竞技特点是团队精神和战术纪律是获胜关键、个人能力结合快速多变的集体配合、全方位的对抗充斥比赛的全过程、技战术能力与体能高度统一、训练效果和比赛表现的非一致性、定位球对比赛结果的贡献、技术准确性与战术突然性的完美结合、球员的心智能力要适应比赛中任何场景的战术要求、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举足轻重。”吕文元提出:“对抗激烈是当今足球比赛的鲜明特点。一支球队只有在最紧迫的比赛条件下、在强对抗的情况下,熟练而准确地掌握比赛技能才能适应当今足球比赛的要求和夺取比赛的胜利。”孔祥宁提出:“现代足球比赛的高速度、强对抗给予比赛运动员的时间越来越短、空间越来越小、完成动作的限制越来越严,而快速争夺时空的主动权则是有效控制比赛的关键。”

二、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竞赛时空特征的研究

在针对篮、足和手球项目的竞赛特征的分析中,研究者经常运用不同的指标来对研究对象(技术、战术、体能等因素)的特征按某种标准进行统计和比较,最终以测定的数值表达研究对象的特征情况,或求出某些因素之间量的变化规律。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研究领域:竞技项目特定的时空特征、体能特征、技战术应用特征以及机体生理特征等。

关于该项群项目的时空特征,包括时间、距离、比赛节奏等因素。主要研究如下。

(一)比赛节奏涉及到指标有攻守转换次数、一次进攻时间、比赛的速度等。主要研究有:“在足球比赛中,攻守双方要进行300次的转换、一次快速进攻,从发动到结束仅10s左右的时间;进攻方在25s内射门进球占总进球数的91%;3次以下传球将球射入占总进球数的65.2%。” “第26届奥运会男篮冠亚军美国队和南斯拉夫队平均每次进攻时间分别仅为10.3s和12.2s。”

(二)时间特征涉及到指标比赛用时、持续比赛时间、控球时间、一次进攻时间、队员平均上场时间等。主要研究有:“男女足球比赛每次持续比赛时间20s以内占50%以上,而比赛持续时间在60s以上占10%左右。” “美国NBA强队和其他世界强队在转入进攻阶段时,通常以4~6s时间将球推至前场,至前场后以3~5次过渡性或战术性传球(运球),捕捉时机投篮结束攻击,总计平均一次攻击约20s时间。”

(三)空间方面涉及的指标有跑动距离、不同场区的攻守特征等。主要研究有:“根据利森对1990年世界杯统计,运动员在场上跑动最低为8 706m,最高已达到14 273m。2002年韩日世界杯,韩国队在同意大利的比赛中,前锋、前卫的跑动距离平均都超过12 000m。”

三、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竞赛技能特征研究

该项群项目的技战术能力是本项群竞技能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技战术应用特征涉及到的指标较多,如技、战术应用次数、对抗状态、成功率、区域特征、位置技战术特征、技战术影响因素等。

技术方面主要研究有:“在篮球比赛中,实力相当的男子队每场比赛各队进攻次数平均在120~150次,其中,60%左右是个人变化攻击和运用2~3人变换配合结束攻击。” 关于一项技术的位置特征的研究数据,见表1-3

表1-3 篮球、足球和手球不同位置队员抢断球分布

另外,“手球比赛的传接球失误直接影响进攻质量,导致运动员士气下降。在1997年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中,我国女手5场比赛传接球失误高达117次,平均每场23.4次。传接球失误多直接影响了我国女手进攻成功率。” 针对各项目技战术应用规律和特征是该项群竞技项目的主要研究领域。麻雪田(1987)提出的足、篮、手球比赛中强干扰最大距离情况统计,见表1-4

表1-4 强干扰最大距离表(单位:m)

战术方面主要研究有:“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是由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和机动配合进攻形式组成的。” “固定配合进攻战术是以各种进攻战术配合(即两三人间的进攻基础配合)为基础,由全体进攻队员共同参与实施的针对性极强、有组织、有预谋、有步骤的阵地进攻战术配合法。” “手球快速风格在世界强队中愈加充分体现,攻守转换速度加快、快攻次数增多、快攻成功率高。” “手球比赛进攻形式主要分为快攻和阵地进攻。雅典奥运会女子手球冠军丹麦队,快攻发动次数最多为57次,得44分,占全部得分的19.6%。”

四、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竞赛体能特征研究

关于体能研究涉及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跑动距离、跑动类型、动作特征、运动强度、即时和运动后心率指标等。主要研究包括:“在国内的手球锦标赛中我国队员心率平均为154.7+8.3次/min,在中韩对抗赛中我国队员平均心率159+10.1次/min,韩国女子手球队成员162+6.9次/min。” “在现代一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常常需要往返奔跑5 500~6 000m的距离,而且运动强度大,时间长。” “根据现场统计,一场60min手球比赛场上队员人均跳起约15次,最多达31次。” “优秀足球运动员两次行动之间的间歇在35s左右,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有良好的速度素质,还要求有较好的恢复能力。” 学者Reilly和Thomas对足球比赛中不同类型跑距离的统计研究,见表1-5

另外,根据本项群中的足球、篮球项目有关人员的测定,运动员比赛中最高心率都在200次左右。孟宪武等(1980)提出:“国家足球队、甲级足球队训练最高心率196次/min,比赛213次/min,确定大强度心率为180次/min。”篮球方面郑于莲等(1982)提出:“国家青年队训练最高心率168次/min,比赛197次/min,确定大强度心率180次/min。”

表1-5 每场比赛各类型跑动距离和方式及出现频率

五、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特征的研究

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由不同的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所构成。它主要包含了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5个方面。 我们在制订和安排训练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以项目本质规律和竞技特征为出发点,同时又要考虑到新形势、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从事的训练实践活动是有效的、科学的、符合项目竞技需要的原则。有学者总结当前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训练特征是:(1)重视培养全面竞技能力;(2)强调整体攻守效果的训练;(3)突出训练的负荷强度;(4)加速疲劳后的恢复训练;(5)加强高级运动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训练

(一)关于训练内容的研究

在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全面的竞技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技能、体能和心智能又是该项群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和核心部分,在本项群各项目训练中训练内容的确定,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因此,该项群训练内容的制订具有3个特征:内容的全面性、与实战一致性、针对性。(1)在全面性方面麻雪田提出:“如果我们把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来看,可以分为多级训练系统。”这个多级的系统是由横纵两个维度来构成的,从横向来看它是由5个不同的因素构成(技、战、体、心、智),从纵向看每个因素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其包含的具体内容。这些因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了该项群各项目的训练内容。例如,体能训练是该项群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自身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同时依据发展的目的不同,又包括力量练习、速度练习、耐力练习等训练内容。(2)依据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的竞技需要原则,专项训练的内容必须与实战相结合。与比赛实战情景越是接近、越是符合项目本质规律的训练内容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依据该项群的竞赛特征,训练内容与实战的一致性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贯彻执行的。例如,刘丹提到的:“手球部分比赛技术可在训练中模拟,如任意球战术不论对手如何,都是以我为主按照既定战术进行;篮球比赛技战术的变化已经高度程序化了,经常可能看到教练员在比赛间歇期布置多种战术变化,要求队员在比赛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练员安排的战术。”(3)训练内容安排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根据运动员个体特征,在训练过程中贯彻区别对待原则,发挥运动员的特长技术,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是根据队伍整体的实力情况,选择和制订适合队伍发展的训练内容,借此实现队伍长短期目标和培养队伍特有的技术风格、比赛作风。不过,这种针对性是建立在全面性的训练基础之上的,它是在全面的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个性特点。

(二)关于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一般训练学认为: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构成训练方法的主要结构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训练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体系 ,它强调了训练方法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另一观点,马特维耶也夫在其“竞技运动理论”中把训练方法看成训练练习系统,在运动训练系统中有机地包含了比赛和增强训练作用或加快工作能力恢复的某些辅助因素。与此同时,广泛地使用了一般教育学手段和方法。他把训练方法分成3类,比赛练习、专项训练练习、一般训练练习。专项训练练习又分成两类,一是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接近正式的完整比赛,充分符合运动的专项特点;二是专项训练练习并不是与竞技专项的练习完全相同,它们是要能保障比完整的比赛练习具有更专门性的和在各个训练负荷参数方面更大的作用。 例如,五人制足球训练中3/4场的教学比赛可以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员比赛需要的技能,另外,短时间4v4间歇对抗练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他更多强调了训练方法的实践本质和目的性。

目前针对本项群具体的训练方法研究有:依据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的训练中有无器械“球”的方式分为有球训练法和无球训练法。在80年代学者张骏翔就提出:“联邦德国足球队在重大比赛前的集中训练中,主要采用有球训练手段巩固和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实战应变能力。” 吕文远提出:“依据运动员比赛中的活动形式,可分为有球对抗和无球对抗。严格的、针对性强的、针锋相对的强对抗训练是培养与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有效途径。” 与本项群竞赛特征最接近的训练方法应该是比赛法,白杨威提出:“小型比赛这类对抗性的训练模式,因其本身的“比赛”性质,既符合篮球比赛对抗性规律,又能体现重复的训练原则,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训练方法了。” 在赛前的战术训练中,刘浩提出:“我国女子手球队赛前战术训练较多采用了模拟比赛法。通过录像分析同一小组中各个对手的战术特点,利用陪练人员模仿对手的打法特点、动作特点及突出队员的技术特点,针对不同防守阵形演练不同的进攻套路。” 另外还有一些观点,依据训练的内容分为体能训练法、技能训练法和心智能训练法。体能训练中以训练负荷与间歇时间为标准分为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依训练负荷时代谢特点分为无氧训练法、有氧训练法及无氧/有氧混合训练法等。间歇训练法被广泛应用到本项群中各个项目,这符合了本项群的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的竞赛特征,目前也是各国球队较流行的一种训练方法,它不仅用于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素质,也用于发展技战术的能力,实践中常常把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训练。

(三)关于训练负荷特征研究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两个方面。一般训练理论中负荷量的评价指标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是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荷量或练习难度,这些测量的方法和指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练习。本项群项目的训练负荷在实践中有一般性特征,即首先是该项目中训练负荷同样包含量和强度,负荷量主要表现在练习时间、活动距离、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练习次数;负荷强度表现为练习的速度、技战术练习的难度、密度和负荷的重量等。其次,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群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负荷安排也是不同的。第三,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与训练负荷控制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应用、心理负荷程度的判断、负荷与生理恢复的关系以及训练周期的安排特征等。如在生理指标应用方面,亚足联B级教练员培训教程中提到了足球训练的强度与心率变化的关系,见表1-6。

表1-6 足球训练负荷强度与心率变化情况

另一方面,在本项群训练实践中,由于足、篮、手球都属于通过身体一部分控球的对抗性集体项目,其训练负荷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如负荷量中的练习时间的指标,不仅强调了总练习时间,更加强调单元和总练习中的触球时间和次数;从负荷强度中的技战术难度来看,不仅仅指的是单个动作的结构和组合特征,更多是强调技战术完成的状态,即位移的状态(速度的快慢)和对抗的程度。如陈明提到:“在足球发达国家对职业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的强度控制中,在对抗激烈的比赛法中强度指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见表1-7。

表1-7 职业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训练的强度控制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五人制足球训练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其所属项群竞赛训练规律的了解,其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起到很好指导性作用,同时对篮球、十一人制足球、手球的项目本质、竞赛特征的了解,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信息。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中,都不可能处于完全封闭的环境,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人员流动和媒体宣传等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势必会不断地接受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依据迁移理论中的“共同要素”说:“迁移正是由于各任务中各种成分具有‘共同要素’造成的。” 因此,对于十一人制足球、篮球和手球运动规律、竞赛特征、训练特征方面研究成果的借鉴,为本文开展五人制足球训练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8nt6KuihWIgm1WAEcn6MSzECG8sa370oHweaRHuaGxxDu1B6l1rl547wrQ2svO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