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健美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国际健美运动发展概况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和生活孕育了舞蹈和体育,那么人们对自身美的追求,当然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倾注更大的热情,并潜心去挖掘人体本身所蕴含的某种深奥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正如高尔基所说的:“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去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他的‘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就已盛行“赤身运动”。当时的健身场是贵族青年必进的学校。每个青年要在这所学校里参加系统的机体和肌肉的训练,如跳跃、拳击、掷铁饼都是训练中的必修课,通过训练使身体强壮、轻巧、健美,没有在练功场接受过训练的人,被人们看成是没有教养的人。而且在当时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他们不仅要在强手如林的竞赛场上以高超的运动技巧压过对手,并且还要在众多的观众面前以令人钦慕的健美体格和姿态赢得更多的赞誉。竞争者们为了表现身体线条的优美,浮凸而富有弹性的肌肉,把全身都涂上了当地盛产的橄榄油,裸体进行角逐。涂油运动的人体,在充足光线的照耀下,又使肌肉线条的表露更加明显美观。这种普遍进行的赤身运动,实质上也就反映了古代人们集体推崇健美运动的思想和自然形式。至今,健美比赛仍然保持着涂油和在强光下进行。

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曾经有过这样一条规定,艺术家要为连续获胜的体育健儿塑像,作为宙斯的骄子,永远屹立在宙斯神像的身旁。因此,可以认为忠于生活的古希腊艺术大师们留下的某些艺术珍品,是那个时代人的健美体格的真实写照。如珍藏在古罗马博物馆里的大量人像雕塑形象地告诉人们,对健美体格的向往和追求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希腊的雕塑家米隆的杰作“掷铁饼者”,刻画了运动员全神贯注、铁饼脱手欲出的刹那姿势和匀称而丰满的肌肉质感,生动准确地表达了人体运动的美,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健美的特殊观念:即宽厚开阔的胸部、灵活而强壮的脖子、虎背熊腰的躯干及结实隆起的肌肉在臂腿部的突出表现。在古希腊人眼里“掷铁饼者”就是典型的健美人物。又如后来,人们在米洛斯岛上发掘出的维纳斯大理石塑像,其体态丰满和神情端详的女性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珍品。这些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生命在于运动”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衣裳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的哲理。

19世纪以前,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德等国家,早就有人用杠铃、壶铃等器械及其它重物来锻炼身体,这种形式锻炼,既是现代竞技举重的起源,也是现代健美运动和力量举重的起源。当时人们锻炼主要追求的是力量的增长,而在体型方面并无特殊的要求,他们常在舞台上或其它场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演和比赛体力。当时这些大力士们的体型大多数是宽厚的肩膀,粗大的腰围,给人以健壮有力的印象,吸引人们进行锻炼。

大约到了19世纪初期,大力士们的体型逐步有了改变,他们在各种场合除了表演各种力量外,还经常运用肌肉控制、造型等形式来表演自己发达丰满、线条明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体形。为了收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必然要求在训练方法上有所改变,因而在增长力量,发达肌肉,改善体型体态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举重比赛的出现,于是有的人就主张增长力量,到竞技场上去参加角逐。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将举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另有一些人则喜欢尽力在发达肌肉,锻炼健美的体型和塑造健美的表演形象方面下苦功夫。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举重运动开始一分为二,逐步形成为竞技举重和健美运动。

19世纪末叶,健美运动萌发于德国山道(Sandow)的自我锻炼。山道(1867.4.2~1925.10.14)的原名叫法德勒·穆勒,山道是他的艺名。生于德国的普鲁士的康斯尼堡,少年时体弱多病,10岁时还不知“体育”是什么意思,有一次他与父亲去罗马旅游,在参观佛罗林美术展览时,山道被古代角斗士的健美雕像所感染,便好奇地问其父亲:当今是否也有这样体格健壮的人呢?”其父说:“恐怕很难看到这样的人,可是在古代,人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没有自己的武器,双腕就必须有过人的臂力,以保卫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如果要想有强壮的体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锻炼上下功夫。”其父的这段话,使他深受启发,联想到他常被当时某些蛮横的人欺辱,从此以后,为获得健美的身躯他不懈地坚持每天自行锻炼,决心改造自己的身体。到了15岁那年,山道便与哑铃、杠铃和角力等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像雕塑中的力士一样,他经常背着父母到马戏班里跟演员一起练功学艺。后来,他拜闻名全欧洲的大力士兼教练路易士·布马捷为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山道表现得异常刻苦。直到18岁上大学,他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等医学书籍,懂得了科学锻炼的重要意义,他不断地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发达肌肉、提高力量的锻炼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短短的几年,他无论在体力和肌肉发达方面,以及力的技巧表演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几付扑克牌叠在一起,他可以凭借手力,一掰为二。有几个欧洲素负盛名的角斗家同时登场与他一人相搏,他竟无惧色,勇猛矫捷,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力挫群雄。随后,他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洲各国等地表演各种健美技艺,演毕常显露肌肉造型,展示健美训练的方法和效果。山道在当时的表演,到处受到人们狂热的崇拜,其原因是他除了有过人的力量和精湛的力的技艺表演之外,还有那刚柔相济的肌肉和完美无暇的体格同样令人钦羡。站在舞台上的山道,上披单襟豹皮力士服,下着三角裤,足蹬半高统皮靴,活脱脱一座希腊大力士雕像,在英国,每次表演有山道出场,总是座无虚席。从此,山道声威大振,名扬全欧,成为人们心目中传奇式的伟大英雄人物。

1898年7月,山道创办《山道杂志》,并发表文章筹备举办健美比赛。经过三年的积极筹备,1901年9月14日,在英国伦敦能容纳一万五千名观众的皇家阿尔勃特剧院举行了“世界健美比赛”,参加比赛的有来自世界各国60名大力士,经过预先淘汰,最后有12名运动员进入了决赛。这次比赛,山道制订了根据“体型比例、肌肉发达程度、身体发展匀称性、健康状况和皮肤色泽”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评判的标准。担任裁判的有山道、亚瑟、纳杜列博士和雕塑家却尔斯、洛斯5人组成。比赛结果,英国诺丁汉郡的威利姆·摩莱获得了金质奖章,美国伯明翰市的迪·库帕获银牌,艾·尔·史密斯获铜牌,并分别得到由山道赞助的相当于5000和2500美元的奖金。这次世界健美比赛的举行,在健美思想、方法、评判标准和比赛组织等方面为现代健美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现代健美运动在各国的发展。

山道在年高退出健美表演舞台时,还创办了一个健身函授班和世界上第一所健美锻炼体育学校。大量吸收青年们参加这些组织,并进行热心的指导和训练。到了1898年他还创立了《体育文化》期刊,同时又在伦敦的圣詹姆士街设立了体育学校总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及美洲等地建立了分校,教授健美、举重、角力等体育项目。不仅如此、山道还到世界各地现身说法,表演技艺,向世界宣传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的好处。对世界上数千万的男女青年进行了健美训练的指导。

山道之所以能受到当时人们的崇敬和后世瞻仰,不仅因为他有雕塑般的健美身躯,突凸而滚圆的肌肉,刚中带柔的线条和高超的控制肌肉的力的表演技巧,以及在举重和角力方面的高深造诣;还因为他具有一般大力土所不能比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他上过大学,专门研究过人体解剖学,并著有《力量以及如何去得到》、《哑铃锻炼法》、《体力养成法》、《实验祛病法》等书籍,对健美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受到各国健美爱好者的欢迎。山道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在他身上丝毫寻觅不到当时大力士所惯有的那种暴躁和粗野的鄙习。由于山道为开创健美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山道被后人尊称为“体育家、表演家、艺术家和国际健美运动的鼻祖”。

20世纪初,虽然健美运动首先在德、英、法等欧洲国家兴起,但后来美国成了这项运动开展得最为广泛的国家。美国的医学专家列戴民早在1920年前就开办了健身函授班,是美国各种健身组织中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组织。他不仅精心传授各种健身方法,还积极从事健美运动系统的研究和写作,著有《肌肉发达法》、《力的秘诀》等著作,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在指导实践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03年,美国的麦克法登,在纽约麦迪森广场花园举行了“世界体格最完美人”的比赛,阿特拉斯获得了冠军。这是继山道创办比赛后,第1个在国内举办的比赛。阿特拉斯在健美函授体格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使现代健美运动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1928年12月,麦克法登还倡导和主办了“全美男子健美比赛”,竞赛分为轻量、中量和重量3个体重级别。他首创了健美比赛,并亲自向优胜者发奖品,并将优胜者的照片刊登在《体育》杂志上,推动健美运动的开展,人们誉他为“健美竞赛之父”。这样一来“健美运动热”和“健美比赛热”席卷欧美国家。麦克法登曾任《体育》杂志主编,提倡健美运动最有力、影响最大,在开展健美教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他虽然未受过正规教育,但平时好学,潜心研究健美运动的理论,并付诸实践。他的健身著作已达50多种,还有8大本《体育百科全书》巨著,也是他毕生最有影响的作品。另外他还创办了一所医院、一所体育学校,专门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由于他对健美运动做出的突出贡献,在美国他被尊称为“健美运动之父”。

30年代中期,加拿大健美运动的创始人本·韦德和乔·韦德兄弟创办了《您的体格》杂志,积极推广和宣传健美运动。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他俩创办了月刊《肌肉与健身》、《形体》、《柔韧》和《男子健美》等杂志,并且不遗余力地先后周游了97个国家,为发展国际健美运动,开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支持下,创建了“国际健美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Bodybuilding,缩写 I.F.B.B)。该会是一个单项协会性质的国际体育团体。国际健美协会的宗旨是发展体育与健美运动,并规定每年要在不同国家举行一次世界健美锦标赛。该协会还经常组织有关项目的科研,并将其成果报到奥林匹克全国委员会、国际体育运动协会、国际体育医学会,以及世界各地的一些健身俱乐部和教练员。设主席1名、副主席6名和秘书长1名。国际健美协会的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该组织的职能是领导国际健美运动的开展。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口号是“健美运动有利于国家建设”和“身体建设比国家建设更为重要”。该会创立以来,创办了各种业余和职业性质的国际健美比赛,为国际健美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到2011年为止,国际健美联合会有176个会员协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之一。本·韦德先生是该会的奠基人,由于本·韦德先生的卓越贡献,他被推选为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终身主席。本·韦德的哥哥乔·韦德,是一位有创见精神,并善于总结经验,是科学健美法则的创立者和积极推行者。当代许多健美冠军和世界著名的健美运动员,在训练中都严格遵循着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因此,他享有“健美冠军训练者”之美誉。

1947年美国的鲍勃·霍夫曼的约克杠铃俱乐部,借在美国举行世界举重锦标赛之际,同时举行了第一次以“环球先生”为称号的国际健美比赛。1948年英国的“全国业余健身者协会”得到一家出版公司的资助,趁在英国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之机,举行了规模盛大,拥有世界上最健美的明星参加的“环球先生”比赛。20世纪60年代,职业健美运动开始崛起,并与业余健美运动一起发展。1965年开始创办了每年度世界水平最高的职业运动员参加的“奥林匹亚先生”大赛。1971年,国际健美联合会开始举行环球先生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1980年开始正式举行每年一度的“奥林匹亚小姐”大赛。1981年第一届世界运动会上设置了男子健美轻量级、中量级、轻重量级和重量级四个级别的比赛项目。1995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奥林匹亚健身小姐”大赛。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东欧国家也相继举办全国性的健美比赛。例如,捷克、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1986年4月,在波兰华沙举办了第一次由东欧国家参加的欧洲健美锦标赛。比赛分为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和男女混双等项目。

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各国开展健美运动的基础上,亚洲健美运动开始确立。1959年,锡兰(即今斯里兰卡)业余健美联合会发起并举办了亚洲先生健美锦标赛,揭开了亚洲健美比赛的序幕。1961年后,以锡兰、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等6国为基本成员的亚洲健美联合会成立,并组织了第 1届亚洲健美锦标赛。至此,亚洲健美运动上升至组织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层次。1970年,亚洲健美联合会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接纳为会员,确立了亚洲健美运动在世界健美运动领域的地位。

1901年9月14日,世界第一次健美比赛的评判是根据体型比例、肌肉发达程度、身体匀称性、健康状况和皮肤色泽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至20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出现并盛行按身高分甲(高)、乙(中)、丙(矮)3组,从正面、侧面、背面,对选手不同姿势,就全身肌肉的发达程度、身体各部位比例的匀称性、肌肉线条的明显性和体姿造型的健壮优美性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4个方面各以5分为最高分,共20分,先后名次是以5位裁判给分的总和多少来评定,满分是100分。全场冠亚军和第三名也用同样方法评定。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评判办法被淘汰。1976年,斯塔特(State)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国际健美协会竞赛规则。开始使用按体重分级别,男子根据全身肌肉发达程度、体格比例的平衡性、全身肌肉发展的匀称性、肌肉线条的明显性和造型能力等5个方面;女子根据整个身段是否具有女性美,全身肌肉发展的匀称性以及肌肉和脂肪的含量比例是否适当、肌肉的发达程度、肌肉和体型线条美以及造型技能等5个方面的优劣,按相对比较排序的评分方式进行评判,得分少者名次列前。这种评分方法的出现是现代健美比赛规则诞生的标志。

自国际健美联合会成立后,世界健美运动逐步向健全和完美化方向发展,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和竞赛规则趋于健全和完善。

1998年1月30日在日本长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上正式承认国际健美联合会,接纳健美运动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二、中国健美运动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健美运动走过了诞生、初步繁荣、惨遭禁止、复苏、初步发展和稳步发展的历程。

20世纪初期,国外健美运动信息,已传入中国。1917年4月毛泽东(1893~1976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介绍过德国山道(Sandow 1867~1925年)。把他誉为是由柔弱变为强健的世界体育家(文中将山道译为孙棠)。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国外健美函授学校甚为活跃。

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健美运动由欧美传入我国,最初仅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兴起。开始用杠铃和哑铃作为发达肌肉和改善体型的现代健美器械。1924年在上海沪江大学上学的赵竹光(1907~1991年),为了使身体能支撑紧张的大学生活,积极寻求健身之道,以便能胜任繁重的学业。于是他积极参加了美国查理斯·爱技斯举办的健身函授课,开始了进行练习自抗力的锻炼,并成立起锻炼小组,将国外健美函授学校教材集中,择优采用训练方法,拟订科学锻炼计划进行研习和训练,因效果卓著,因而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参加了练习。1930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沪江大学健美会”,后因该组织的锻炼效果显著,校方还做出了凡是参加健身会的同学都可把他的锻炼成绩作为体育课成绩,而免修体育课的规定,它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健美运动组织,使中国健美运动进入组织化层次发展。中国健美组织的出现,为近代中国健美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30年代,健美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得到迅速发展。1932年,上海健美社开始发行半月刊《健美画册》。1934年和1937年,美国人著述的《肌肉发达法》和《力之秘诀》两本健身著作,由赵竹光先后翻译出版在中国问世。1938年,《健与力》杂志由上海健与力社开始发行。它们为中国健美运动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创设了舆论环境。到20世纪4O年代,健美运动组织化发展得到加强,并显露出制度化发展的端倪。

1940年5月,赵竹光与其学生曾维祺,创办了上海健美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健美学校,开始培养中国健美运动师资。当时的校训为:“健全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头脑,健全的灵魂”。翌年7月,由赵竹光出任主编,该校开始出版《健力美》杂志。至此,在健美运动组织化发展得到加强的同时,由《健与力》和《健力美》共同构成的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宣传和传播健美运动知识和训练方法的文化氛围业已形成,为中国健美运动制度化发展作出了准备。

1942年,曾维祺先生又在上海开办了现代体育馆,致力于健美运动的训练事业,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1名健美冠军柳颙庵。此后,各种健身院和健身活动竞相在各大城市出现。在上海,娄琢玉和胡维予分别在业余时间担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和精武体育会的健美教练。在广州,谭文彪创办了谭氏健身院,并有刘英和卢伟等为健美运动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在南京,戴毅创办首都健身院。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北京和苏州分别有林仲英和李钧祥开展健美活动。至1950年,仅在广州和上海用于健美训练的健身馆和体育馆就增加了10多家。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国健美运动初步繁荣的图景。

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上海健美男子比赛。由20余人参加了按身高分为甲(高)、乙(中)、丙(矮)3个组的角逐。赛会聘请健美专家赵竹光、梁兆安、曾维祺、雕塑家张充仁和印度的摄影家泰泰等5名裁判,按当时在美国盛行的美国先生比赛办法,从4个方面进行评分。结果上海银行职员柳颙庵获全场冠军,大光明电影院职工黄辉获全场亚军。比赛由著名医学博士余新思主持。这是中国第一次健美比赛,它是健美运动进入制度化层次发展之始,标志着中国健美运动的诞生。

解放后,健美运动深受广大青年群众欢迎,各地健美运动蓬勃发展,仅广州、上海等地就有30多家健身院和健身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封建主义“露体不雅”的思潮悄然泛滥,由于缺乏宣传,错误地把健美运动作为西方资产阶级体育进行批判,健美运动遭到扼杀停止了发展,使其出现文化断层。1958年,加拿大本·韦德(B.Weider1925—2008年)访问中国,期望启动健美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但未获得成功。

20世纪80年初期开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重新启动了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使停滞近三十年的健美运动重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健美运动被认为是一门可以陶冶情操,改造社会风气,增强体质和塑造人体健美的体育科学。全国各地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又蓬勃兴起。1981年,健美运动首先在上海、广州、北京、太原等地恢复,是年《健与美》杂志问世,它们共同敲响了中国健美运动复苏的音符。

1981年,由体育报编辑部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体育报增刊《健与美》,后成立《健与美》编辑部,先由双月刊杂志后定为月刊。专门刊登健美史话、健美人物、健美运动、健美方法、健美体型和健身知识等方面的文章。对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健美运动走向复苏,为了检验复苏后健美运动所取得的成绩和推动中国健美运动的开展,中国《健与美》杂志社创设力士杯健美邀请赛,比赛受到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B.Weider 1925~2008年)提供比赛规则资料的帮助。并于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健美邀请赛。虽然只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但对刚刚复苏的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加速促进的作用。后在陈镜开、薛德明和娄琢玉等人的倡导下,决定每年举行一届,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由复苏走向初步发展的标志。力士杯健美邀请赛的创设是新中国健美运动向制度化层次发展的一个标志。

1984年10月24~28日,应国际健美联合会邀请,国家体委派出许放和娄琢玉二人,组成中国体育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美国举行的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并观摩国际业余健美锦标赛。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B,Weider 1925~2008年)重点介绍了中国健美运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情况。娄琢玉应邀作了题为“健美运动在中国”的发言,并介绍了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开展的情况。在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授予娄琢玉“功劳奖状”。这是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健美联合会活动,为中国取得国际健美联合会会员国资格奠定了基础。

1985年6月,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和他的两个儿子(爱力克和麦克)应邀来我国北京进行访问,并观摩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比赛期间,本·韦德主席对来自全国的360名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了有关健美运动的学术报告,表彰了我国在健美运动中作出贡献的陈镜开、娄琢玉、赵竹光、曾维祺等9人,并颁发了奖章或奖状。

1985年11月,第39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年会。在会上赵启鑫和许放二人代表中国,提出了中国台北健美协会使用组织名称、会旗、会歌及会徽的有关条件后,正式申请参加国际健美联合会。国际健美联合会执委会和出席本届大会的全体会员一致通过了接纳中国为第128位会员国,确立了中国健美运动的国际地位,为中国参与国际健美活动创造了条件。

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是年的1986年11月28~30日,第四届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在深圳举行,这是我国健美史上令人难忘的一次比赛。有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地区的48个参赛队和228名运动员,是历届“力士杯”参赛总数最多的一次。历届为表演项目的女子健美运动,首次列入了正式的比赛,并按国际健美比赛规则统一着三点式比基尼泳装出赛,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本届比赛基本按国际比赛规则组织竞赛,比赛的项目也从原来的男子个人,增加了女子个人和男女混合的比赛项目,设立了男子、女子、男子集体和元老杯的比赛。而其中女子健美比赛的服装,经国家体委批准,按照国际健美比赛规则,穿“比基尼”(俗称三点式)。至此,中国健美运动全面地进入组织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发展层次。

1986年10月,国家体委邀请了国内有关学者,根据中国近年来举办健美比赛的经验、并参考国际健美规则,制定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竞技健美比赛的正式规则和裁判法。

1987年4月29日~5月3日,全国首届长城杯健美邀请赛在北京举行。来自21个省市的286名选手,参加了男子4个级别,女子2个级别男女混双等健美运动项目和男女单人操;男女三人操、混合双人操等健美操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首次将两种健美运动内容安排在一起的比赛。

1987年10月14日在安徽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并规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健美锦标赛”;一次“全国健美冠军赛”。

1988年10月,由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任领队,健美运动员何玉珊和孙伟毅为代表的中国健美队,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男子健美锦标赛。他俩参加的级别分别是中量级和轻量级。这是中国首次派选手参加世界性健美比赛。这是中国健美运动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1988年9月,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决定将“健美运动”列入全国高等院校学生选修的体育科目。

1988年12月,应《中国体育》杂志社的特邀,由美国、英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的10名职业健美明星来华,为中国观众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这是中国自恢复健美运动以后,首次来访的国际健美队,也是水平最高的健美队。这次来访促进了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

1989年9月20日中国健美协会正式加入亚洲健美联合会,并参加当年的亚洲健美锦标赛。确立了中国健美协会在亚洲的合法地位。

1989年11月27日~12月7日,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了苏联国际健美邀请赛。美国、西德、西班牙、希腊、保加利亚、荷兰、芬兰、苏联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10支代表队参加角逐。中国煤矿体协健美队的王力劲、张树文、王宪军和魏媛等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依次分别获得70公斤级第5、6名,90公斤级第6名,王宪军和魏媛夺得混合双人第5名。这是中国健美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首次取得进入前6名的好成绩。

1990年国家体委举重处处长薛德明同志被选任为亚洲健美联合会副主席。

1990年10月,第26届亚洲健美锦标赛和第5届亚洲青年健美锦标赛,在马来西亚巴州举行。中国首次派队参赛。中国运动员王力劲、甘清春和杨新民分别夺得7O、75和80公斤等级别的第3、第5和第6名。王力劲还荣获了“最佳表演奖”和“进步最快奖”,成为获奖最多的选手之一。这是中国首次恢复开展健美运动以来,在正式的亚洲健美比赛中获奖。它是中国健美运动被亚洲健美文化圈认同的一个标志。中国健美选手,在体型和肌肉发达度上具有优势,体现了中国健美运动员的潜力,但也因绝大多数选手缺乏比赛经验而未能发挥水平。

1990年11月2~4日,全国健美冠军赛在南京举行。19个省市及行业体协的60名运动员参赛。全国健美冠军赛是国家体委指定的全国性的健美比赛。每年一届。本届设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混合双人和女子双人表演项目。参赛者限第8届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10名的运动员。大会组委会针对中国运动员的特点,特设“最佳表演”、“最佳动作配乐”、男子“最佳小腿肌”和女子“最佳腹肌”等奖项。这一举措是中国健美运动竞赛项目向科学化、定量化和完善化层次发展的标志。

1992年初,国家体委首次公布了《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等级最高的为健美大师,凡在世界健美锦标赛中获得前8名的,均可荣膺此称号。其次为健美先生(小姐)。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健美先生(小姐)称号:(1)获亚洲健美锦标赛前3名者;(2)获国际健联批准的6国以上参加的国际健美邀赛前4名者;(3)在全国健美比赛中获第1名者或一年内2次获得全国比赛第2名者。最后一种称号为健美士,共分3级,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健美士称号:(1)获全国健美比赛2~6名者;(2)获省、自治区、直辖市健美比赛第1名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健美士称号:(1)获省、自治区、直辖市健美比赛第2~6名者;(2)获地、州、市健美比赛前2名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健美士称号。(1)获地、州、市比赛第3名者;(2)获县级健美比赛第1名者。在上述所有比赛中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在同级比赛中至少须有8人参加,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1993年5月20日~23日中国健美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安徽铜陵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健美协会的前身是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由于它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体委决定成立中国健美协会,以更好地推动该项运动的发展。中国健美协会的成立,是我国体育战线上深化体制改革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大会期间,代表们就协会的章程等三个文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并经过协商推选产生了由11人组成的协会第一个专门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大会最后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协会领导机构,国家体委四司司长李斗魁当选为主席,健美界老前辈曾维祺被聘为顾问。

1994年11月24日~30日,在上海举行了第48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这是在我国第一次举办规格最高的国际性健美赛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

1997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全国健美锦标赛期间,召开中国健美协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共商我国健身健美事业的发展大计,这次会议对我国健身健美运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和中国健美协会先后出台并颁布了健身健美运动行业管理政策法规文件,为我国健美运动和健身健美产业市场持续、健康和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了《关于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暂行)制度的通知》和《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暂行)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制度》强调健身指导员是中国健美协会为发展我国健身健美事业、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专业技术力量。是在各类健美组织和群众性健身活动、健美锻炼和健身操示范(以下统称健美)教学、经营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其等级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和荣誉级。

为保证各阶段培训工作的实施,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健美协会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该委员会收集了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健身健美专业理论,编写了《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全国健身指导员考级大纲》和《韦德健美训练法则》等专项培训教材。这套丛书由古桥任主编、相建华、田里、张盛海、郑庆继等专家学者撰写,为我国健身指导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法制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7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健美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代表资格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1998年10月27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关于加强健美运动竞赛、表演及技术培训工作管理的规定》。

1999年1月27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关于委托举办健身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1999年12月29日经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核准并颁布《中国健美协会章程》。中国健美协会,简称“中国健协”。英文名称为“CHINESE BODYBUILDING ASSOCIATION”缩写为“CBBA”。中国健美协会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国健美协会会址设于北京。

2000年5月9日中国健美协会修订发布《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000年5月23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关于坚决禁止在健美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通知》。

2000年5月23日,为了禁止和防范健美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的首次全国体育大会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先是下发了《严禁健美运动员在全国体育大会中使用违禁药物的通知》;后在运动员报到后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填写《禁止使用违禁药物保证书》;三是在赛前召开的组委会上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王筱麟同志作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报告,从国家利益和项目生存发展的高度,反复强调使用违禁药物的危害和对国家体育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重申国家体育总局对待违禁药物行为“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一贯政策;四是邀请大会药物检查人员对运动员讲解接受检查的操作程序。从不同层面加大宣传攻势,对服用成分不明营养产品的运动员,作了相应安排,确保了健美比赛的公正性。经对6名健美运动员抽查,其结果均为阴性。

但在2001年的全国健美锦标赛上,经对5名男子健美运动员的抽查,其中一名男子运动员的测试结果为阳性,中国健美协会按规定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但该事件的发生成为本年度中国健身健美界的一大“丑闻”,在健身健美行业内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2000年和2002年两届全国体育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健美运动进入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赛第一次把健美和健身小姐竞赛融为一体,提高了健美竞赛的可观性,让人们了解到健美运动的魅力。

2000年7月在北京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首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有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9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审批了第一批76名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2000年10月中国健美协会组织了评选先进健身健美组织和个人活动。

2000年10在安徽亳州市举办了首届全国健身健美科研论文报告会,其目的是为提高健身健美项目开展的科技含量,提高健身健美运动的科研水平。这次报告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汇编了首届全国健身健美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集,这项工作的开展带动了中国健美运动和健身健美产业市场的科技化进程。

2000年11月在深圳市召开全国首届健身健美俱乐部会议,这是我国健美运动恢复开展以来,中国健美协会为推动我国健身健美市场发展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把握机遇,开创健身健美运动的新纪元》,会议介绍了我国开展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依据和我国健身健美项目管理的主要途径,介绍了健身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意义,对我国健身市场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因会议主题顺应了健身健美市场和项目发展的规律,取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1月28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布《关于加强健身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2001年9月中国健美协会选派许勤华(上海)、曹新丽(新疆)、粱月云(广东)、程丹彤(北京)、杨新民(山东)、钱吉成(海南)、吴哲(北京)等10余名运动员参加在韩国釜山市举行的第37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第5届亚洲健美大师、第18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3届亚洲健身小姐锦标赛。取得5金1银的佳绩。

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

2001年11月28日国家标准计量局和中国健美协会联合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健身房等级的划分及评定)》。

2001年12月29日中国健美协会制订《中国健美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2002年7月25日~8月3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全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数达450人,创下中国健美协会专业培训班历史上一期参加培训人数的最高记录。

2002年8月4日~10日,受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委托,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以提高我国的健美训练水平和专业健美教练员的指导技能为宗旨”的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有297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从2000年7月起至2002年8月止,中国健美协会分别在北京、西安、成都、郑州、沈阳、福州、杭州、广州、上海、武汉、山东、吉林等省地市举办了近20期全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审批了近4000名不同等级的健身指导员。为我国健身健美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后期,我国健美运动迅速发展,不仅每年举办了“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全国健美锦标赛、冠军赛和全国健身小姐大赛,而且成立了国家健美集训队并多次参加亚洲和世界健美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5年7月14日~16日,中国健美代表队在德国杜伊斯堡市参加了“第七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三个级别的竞技项目。代表我国参加世运会健美比赛的林沛渠、曹新丽和梁月云三名运动员均成功打入决赛,其中曹新丽获得了女子52公斤级第三名(铜牌)、梁月云获得女子52公斤以上级第4名、林沛渠获得男子70公斤级的第五名,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创造了中国竞技健美有史以来在世界最高水平大赛上的最好成绩。中国健美代表队名单:领队:王瑞霞(女);管理兼翻译;周卫中;教练员:相建华;运动员:曹新丽、梁月云、林沛渠。

2005年11月27日晚7时,我国选手钱吉成夺得2005年上海第59届世界健美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并获得最快进步奖,实现了中国选手在健美世锦赛上的历史性突破。此外,中国老将杨新民、林沛渠分别获得70公斤级第四和第五名的好成绩,邹俊东获得男子60公斤级第四名。中国代表队共派出7名运动员参加此次比赛,有四人杀入总决赛,一人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健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前,中国男选手最好的成绩是世锦赛第八名。因此,钱吉成也成为中国健美“第一人”。第59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是我国继1994年举办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以来举办的第二次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广的一次国际性健美大赛。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国健美代表团名单:团长:林洁(女);副团长:王瑞霞(女)、曹国臻、白厚增;教练员:相建华、秦承勇;运动员:60公斤级:钱吉成、邹俊东;65公斤级:哈建伟;70公斤级:林沛渠、杨新民;75公斤级:徐清、耿海涛;80公斤级:华波。

2005年11月24日~28日在上海举办的59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期间,我国派出八名有着多年裁判经验的优秀健美裁判参加国际级健美裁判考试。他们是田振华(北京)、相建华(山西)、张盛海(上海)、张巍(吉林)、曹维臻(上海)、程路明(浙江)、牛爱君(北京化工体协)、保文莉(云南)。经过26日一天的实践考试,27日晚国际健联主席助理、国际健联秘书长拉菲尔宣布,此次参加健美国际级裁判考试的我国八名裁判员全部顺利通过,成功地由亚洲A级晋升为国际C级裁判。这八位裁判将成为我国首批健美国际级裁判,填补了我国长久以来国际级裁判缺失的空白。

2006年12月8日21:00,在卡塔尔多哈第十五届亚运会健美项目60公斤级的比赛中,我国选手钱吉成以绝对优势摘得金牌,这不仅是本届亚运会的首枚健美金牌,这也是中国健美队第一次在亚运会上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健美项目在亚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由于健美项目是第二次在亚运会中设项,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历届亚运会健美比赛参赛队和人数最多的一次。在本次亚运会健美项目的比赛中,中国健美队由李杰任领队、相建华担任教练,一共有4位健美运动员组队参加。他们分别是钱吉成(海南、36岁、60公斤级),李博(四川、31岁、60公斤级、第7名),庄广友(江苏、36岁、70公斤级、第11名)和潘敬辉(安徽、34岁、70公斤级、第12名)。

进入21世纪,我国竞技健美运动和群众性健美活动蓬勃发展,健美组织日益壮大,各种类型的健美比赛和健美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深受人们喜爱。健美运动之花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竞相开放,充分显示了现代健美运动的魁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LdUcEiIEfux6VADVLki7hUPn6WgnqVYpvdZBJYeUcr9P17PTR9Aba7tHoDDOVO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